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2012版中考科学精品课件专题34 金属 金属材料
专题34金属金属材料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专题训练考点一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___,熔、沸点___,具有良好的____性、____性和____性。在室温下,除__外,金属都是固体。2.化学性质(1)与O2反应:许多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发生反应。如:铁丝在O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下同)(2)与酸反应:活泼金属可与酸溶液反应生成___和____,如:锌与稀硫酸Zn+H2SO4===ZnSO4+H2↑,铁与稀盐酸Fe+2HCl===FeCl2+H2↑。3Fe+2O2=====点燃Fe3O4,铜受热2Cu+O2=====△2CuO。大高导电导热延展汞盐氢气(3)与盐溶液反应:一些金属可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和,如:铁与硫酸铜Fe+CuSO4===FeSO4+Cu;铜与硝酸银Cu+2AgNO3===2Ag+Cu(NO3)2。考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3.金属活动性顺序4.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___;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___,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位置在______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______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强H2前面后面新金属新盐5.注意:(1)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适用于溶液中的反应。(2)浓硫酸、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得到H2,发生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3)金属与盐的反应必须在“盐溶液”中进行,否则不能反应,如:Cu可以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但不能与AgCl反应。(4)K、Ca、N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特别强,所以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是与盐反应。考点三金属材料6.金属材料包括_____和_____。7.合金金属合金(1)定义:在一种_____中加热熔合其他_____或_____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________(“混合物”或“化合物”)。(2)一般合金比它的组成金属熔点___、硬度___、韧性___、光泽度_____,即性能更_____。(3)常见的合金有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青铜、黄铜(_______的合金)等。生铁和钢都是_______和___的合金,区别是_______不同。考点四金属的治炼8.高炉炼铁(1)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_______)、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等。金属金属非金属混合物低大强好优良Cu、ZnFeC含碳量Fe2O3(2)主要原理:在高温下,用CO作为还原剂,夺取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将铁还原出来。如利用赤铁矿炼铁的反应原理:9.湿法炼铜原理:用铁将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考点五金属资源的保护10.钢铁的锈蚀与防护(1)铁生锈的条件:铁同时与_____和_______共同作用,生成铁锈(主要成分_______)。Fe2O3+3CO=====高温2Fe+3CO2(化学方程式)。氧气水蒸气Fe2O3(2)铁锈的特点:疏松多孔易吸水,生锈后会_____铁生锈的速度。(3)铁制品的防护①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②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保护膜:如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机油、凡士林、油漆、橡胶、搪瓷、电镀等。③将铁制品加金属镍、铬变成不锈钢等。11.保护金属资源(1)防止金属腐蚀。(2)进行回收利用。(3)有计划地、合理地开采矿物。加快(2010·泸州)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不锈钢B.玻璃钢C.大理石D.“塑料王”聚四氟乙烯【解析】本题考查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钢铁。不锈钢属于合金;玻璃钢是在塑料中添加了玻璃纤维,并非真的钢铁;大理石属于硅酸盐材料;“塑料王”属于有机材料。故选A。【答案】A没有金属,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只要观察一下你的周围,你就能理解金属是多么有用。在一百余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的种类多。由于金属具有特殊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金属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你认为金属比较重要的两种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社会以各种金属为支撑,其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是铝。(2)尽管金属有非常优良的物理性质,但应用金属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大多数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例如,大多数金属暴露在空气中易被腐蚀,这是因为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硬度较大和导热、导电性实质是_____反应。从金属的原子结构看,你认为金属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炼铁和应用金属铁。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原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甲乙丙空气剧烈燃烧变黑变黑氧气更剧烈燃烧变黑剧烈燃烧氧化金属原子未达到稳定结构,易失电子A.甲丙乙B.甲乙丙C.乙丙甲D.丙乙甲【解析】金属越活泼,与氧反应越剧烈,甲、乙、丙三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甲反应的现象最剧烈,因此甲最活泼,乙反应的现象最不剧烈,因此乙最不活泼。【答案】A将X、Y、Z3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XZYB.ZYXC.XYZD.ZXYB金属金属材料(训练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2011·雅安)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A.铝B.铜C.镁D.铁解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Al>Fe>Cu,故选B。答案:B2.(2011·泰安)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和H2C.能用铁桶盛农药波尔多液D.用稀盐酸除铁锈,生成FeCl2和H2O解析:铁能够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故A正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亚铁(FeSO4)和氢气,而不是硫酸铁,故B错误;由于铁能够和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反应,因此不能用铁桶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故C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FeCl3)和水,故D错误。答案:A3.(2011·北京)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A.铝B.铁C.铜D.银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铁、铜均排在银的前面,都可以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但是只有生成的硝酸铜是蓝色溶液,故选C。答案:C4.(2011·娄底)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C>BB.C>A>BC.C>B>AD.A>B>C解析:实验(1)表明:金属A、C的活动性比铜强,金属B的活动性小于铜;实验(2)表明,金属A活动性大于C;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则可以得到A、B、C三种金属活动性为:A>C>B。答案:A5.(2011·宿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A.铜活动性不强,故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比铜丝反应剧烈C.与同种盐酸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D.常温下,在空气中金属镁比铁容易氧化解析:A.铜虽然活动性不强,但其活动性比银强,可以从银的可溶性盐如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故选A。答案:A6.(2011·百色)某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AgNO3===R(NO3)2+2Ag,R与硝酸铜溶液不发生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A.R的活泼性介于铜、银之间B.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C.R的活泼性比铜强D.R的活泼性比铜强、银都弱解析:金属R的活动性比银强而比铜弱,因此,R的活动性介于铜、银之间的判断是正确的,故A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铜位于氢后面,而R的活动性又不如铜强,R也位于氢之后,因此,金属R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B错误;金属R不能与硝酸铜反应,R的活动性不如铜强,C错误;R的活动性比银强、比铜弱,而不是比铜、银都弱,D错误。答案:A7.(2011·乌鲁木齐)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Fe粉B.滤渣中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解析: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所以滤渣中一定没有Fe粉,A错误;金属活动性越弱的金属,越容易被置换,滤渣中一定有银粉,而不一定有铜粉,故B错误;铁一定与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C正确;如果Ag+、Cu2+恰好全部被置换出来,溶液中则没有Ag+、Cu2+,故D错误。答案:C8.(2010中考变式题)铝、铜、铁、金四种金属都具有的相似性质是()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都有导电性C.都能和稀硫酸反应D.通常状况下都能与氧气反应解析:A.铜、铁、金等物质不是银白色物质,故选项错误;B.铝、铜、铁、金四种金属都能导电,故选项正确;C.铜、金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D.通常情况下铜、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和氧气反应,故选项错误。答案:B9.(2011·济宁)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解析:A只能说明金属Zn的活动性比Cu强,不能确定Fe与金属Zn、Cu的活动性强弱;B只能说明Fe的活动性比Cu强,不能确定Zn与金属Fe、Cu的活动性强弱;C只能说明Zn、Fe两金属活动性比Cu强,但不能判断Zn、Fe两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D说明Zn活动性比Fe强;Cu不能置换FeCl2中的铁,说明Cu活动性比Fe弱;则活动性顺序为Zn>Fe>Cu,故D正确。答案:D10.(2011·眉山)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和铁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A.偏向加铁的一边B.偏向加镁的一边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D.无法确定解析:由于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铁且都完全反应,所以关键看谁产生氢气少,哪一边就重,由于镁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小,所以等质量的镁和铁与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少,所以偏向铁一边,故选A。答案:A11.(2011·南京)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A.Zn和FeB.Cu和AuC.Zn和CuD.Mg和Al解析:A.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铁的是56,根据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锌的质量是6.5g,单独消耗铁的质量是5.6g,如果铁和锌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成6g时,生成的氢气可能是0.2g。故A正确;B.铜和金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B错误;C.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假设合金6g中全部是锌,生成的氢气质量也小于0.2g。故C错误;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铝的是27,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镁的质量是2.4g,单独消耗铝的质量是1.8g,镁和铝不管以怎
本文标题:2012版中考科学精品课件专题34 金属 金属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5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