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建国60年政治经济变化
1949—2013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军事科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们站起来了。60年的政治政治上,建国以来60年的发展,我国政治制度更加开放、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民主模式逐步完善。建国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体制里,旧社会所遗留下来的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不适应我国社会的实际,需要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当时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从1953年到1956年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过渡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保证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性质过渡到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60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相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中国多民族的特点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一国两制”体制下形成的特别行政区制度,以及逐步完善的法律制度、选举制度、军事制度等政治建设制度模式。近些年来,国家按照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断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大加强了执政党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衣---新中国60年衣的变迁:穿在身上的历史食---新中国60年年食的变迁:小餐桌,大变化住---新中国60年住的变迁:从“忧”其屋到“优”其屋行---新中国60年行的变迁:行之大放异彩下面我们将划分5个年代,为大家展开这幅生动的服饰画卷。50年代—列宁装列宁装的主要特点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60年代—中山装、制服热一、灰色干部服干部服热是受军队服装的影响。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装。二、中山装系列建国后穿中山装的人越来越多,50年代后更是形成穿中山装的热潮。这时的中山装有了发展,其款式特点:尖角翻领,单排5颗扣,胸前是戴盖的暗兜,可插笔用,下摆处有两个胖裥袋。这种款式受列宁装的影响。此后,又出现了其他的款式,比如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等,与中山装相比,仅领、兜有点变化,形成中山装系列。三、毛式服装改进了的中山装深得毛泽东的喜爱。为了衬托毛主席高大的体型和非凡的气质,就将小领改为阔而长的新型尖领,并将衣服的前阔、后背做得略宽一些,中腰稍微收敛,后片比前片长一点,袖笼稍提。这样的版型使毛主席的身躯更加伟岸。国外媒体把这种改进的中山装称为毛式服装。70年代—“绿色海洋”十年“文革”时期,开始了“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军便服时代。当时,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从勒紧裤腰带,到凭票购买,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子,从追求精细粮食再到粗细粮搭配重新成为消费时尚,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长期以来,衣食住行的“食”,在人们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粒米看世界,箸间显变迁。建国60年,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杯盘碗盏中折射出人们饮食观念的更新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下面就带大家一起品味60年间的中国美食的变化。新中国60年年食的变迁:小餐桌,大变化【求生时代:食不果腹】建国初期,多年战乱导致食物极度匮乏,人民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以粗茶淡饭度日。1958年3月2日,北京天桥商场下放干部在南口果木农场的荒地上种植果树。图为他们在荒地沙坡上吃窝窝头。【票证时代:有啥吃啥】50年代中期,人民生活虽然比建国初有较大改善,但依然面临食品供应紧张等问题。为改善现状,全国开始实行凭粮票定量供应粮食制度,后来,食用油、蛋、肉、糖、豆制品、蔬菜、香烟、酒、布料和煤等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几乎都要凭票购买。由于食品供应受限,许多人难以饱腹,大家普遍营养不良。粮票是当时的必需品【花样时代:吃啥有啥】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市场上食品种类开始日渐繁多。人们肉、鱼、蛋、禽随便买,水果和海鲜也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在当时,大鱼、大肉、方便食品以及口感较好的细粮广受群众欢迎。【绿色时代:关注营养健康】进入21世纪,洋人纷纷来中国开店,餐饮业渐趋“国际化”。无论走到哪里,不同档次和风味的餐馆随处可见,人们尽享美味佳肴。在尝尽鲍鱼、海参和鱼翅等高档名菜后,国人开始讲究营养均衡,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很不方便。当时全国的道路建设很不健全,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便利的交通要道,坑洼不平的土路仍在各交通要道中占很大比例。除了道路的不便外,交通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交通不便的重要原因。那时大城市的交通也很不方便。相比而言,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广大市民出行主要靠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②50—60年代——自行车得到普及,交通网初步建立,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成就:“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林家小妹—建国六十年新旧生活大比拼建国6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婚恋观上展现为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传统婚恋观逐渐向自由婚恋观转变(2)建国初期传统婚恋观逐渐向自由婚恋观转变(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婚恋观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精神风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党领导人民创造和形成了一系列难能可贵的伟大精神,极大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娱乐方式的变化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年,中国人在娱乐方式、娱乐思维、娱乐观念等多方面发生变化。在上班的地铁、公交上,在打开电脑的办公室里,在悬挂了液晶电视的自家客厅里……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工具,人们已经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娱乐,娱乐业如同空气一样,充斥我们身体所及的每个空间。大院:早期城市文化的萌生地田间地头:边劳动边娱乐露天电影院:老少咸宜的娱乐场所录像厅:一代年轻人的文艺启蒙卡拉OK厅:把娱乐的门槛降到最低台球厅:全民热身打台球网吧:又一个烟雾缭绕时代的开始一、生物技术(1)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3)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4)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基因工程(5)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6)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7)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二、农业技术(8)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9)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10)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11)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12)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13)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三、工业技术(14)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15)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16)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17)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18)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四、通信技术——大型计算机19)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20)——微电子技术(21)智能机器人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23)——激光技术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24)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25)——新材料技术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26)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东方巨响”震惊世界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发射测试站指战员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发射火箭运载核弹头的“两弹”结合热试验,核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此次试验粉碎了霸权主义对中国核威胁的阴谋、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970年3月21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东方红一号卫星上的全部元器件、设备和材料,以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难关的攻克,都是中国自己的产品和成果,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结晶。(27)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两弹一星及航天技术——两弹一星(28)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长征系列火箭(29)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4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展为有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使国外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运载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30)——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972年3月3日,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1975年11月1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五、能源技术——核能的和平利用(31)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32)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33)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
本文标题:建国60年政治经济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5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