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说木叶诗句鉴赏及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分析法课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动,湖畔枯黄的树叶随风摇落。“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意思是,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意思就是秋风吹动树叶不断地摆动,就好像洞庭湖上的波浪一样。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树叶落下来了,江水波涛相连,秋天的月光照在水面上,云彩在山顶上一动也不动。《橘颂》屈原大夫年少时行冠礼时所写,称赞了橘树高洁的品格。“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意思是: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这句赞美橘树是生长在皇天后土之间的美好树木。“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院中长着一株奇佳的树子,绿叶葱笼花儿开得美丽繁盛。攀着树枝儿采摘下一束鲜花,我将用鲜花送给我的心上人。怀间袖里花儿芳香四处飘散,路途遥远无人能够为我奉赠。一束花儿实在是不值得奉献,不过分别已久涌起眷恋思情。折柳枝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城高短萧发,林空画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柳恽《捣衣诗》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革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侯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午阴嘉树清圆时值中午,阳光直射,树荫亭亭如幄,“圆”字绘出绿树葱茏的形象。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在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晨,作者看到了一轮明月悬挂在空,照着荒秃的层层高岭上,深秋微寒之风将层层高岭之树上的叶子吹落.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大海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野田黄雀行》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借叙亊而言情的诗作。作者以“悲风”、“扬波”起句,含蓄地描写了曹植所处环境的险恶。并通过黄雀投罗的比喻,抒写朋友遇到灾难而自已没有权力无法援救的苦闷心情。从而揭示了曹魏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在那权力即一切的封建社会里,为了争权夺利,这种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现象,是封建社会制度发展的必然恶果。后半首则以想象中的“少年”来比喻有权力的人,希望能有一个利剑在手的人来把罗网砍掉,使得罗网中的黄雀获得自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身处险境中的朋友的关爱之情。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时间已到了九月,秋深了,天凉了,窗外频频传来撩人心绪的捣衣声和秋风催落叶的声音。女主人公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苦苦思念的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题一、诗歌中出现了哪些形象?明确:山、雨、秋、月、松、泉、石、竹、莲、渔舟。问题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问题三:诗人对大自然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是怎样表达的?明确:借象达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意象的概念:1、象——即“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①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②景物形象:诗中描写的景、物。2、意——即情感或态度(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意象——“意”与“象”的结合,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形象。(意象=主观感情+客观物象)例如: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②“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2008年宁海卷诗歌鉴赏题)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问题: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表达出主人公的什么样的感情?(6分)1、意象:2、意象所组合成的意境的特点:3、诗人表达的情感:高考阅卷参照答案:①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②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③表达了主人公对恬静、安详的乡村野外生活的热爱与向往。1、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课发挥想象与联想,力求语言优美。2、概括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祥和(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通过意象及其主要特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设疑: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并依次探究诗人所表达的感情。(9分)有关诗歌意境的鉴赏: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6分)变体提问: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所以鉴赏诗歌,要把握诗人的情感,关键是揣摩意象,而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如“木叶”、“落木”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1.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长亭、南浦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月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则是用月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思念。2.鸿雁“鸿雁”常借指书信:“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3、“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2、芭蕉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落花、流水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常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4.猿猴。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5.杜鹃鸟。6、鹧鸪鸟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象“得不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而是寄托了诗人无限愁绪的意象了。7、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念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
本文标题:说木叶诗句鉴赏及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分析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8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