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法律》【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针对中职学生层次特点,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发展规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课程内容的确定以中职学生基础法律知识和道德素养要求为依据,包括使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进一步学习专业的需要,既满足德育课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基础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模块的学习都以中职德育课所需的相关知识作为活动的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典型案例、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本课程总课时为36学时。2、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3、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学习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参考课时1课程介绍介绍本课程内容及学习要求1.知识讲授、小组讨论。22习礼仪,讲文明教学要求认知: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不讲礼仪以为耻,追求高尚,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运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1)懂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是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主题,理解珍惜人格,遵守规矩的意义,增强主体意识和规矩意识。(2)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懂得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意义。(3)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1.知识讲授、小组讨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2.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等形式考核学习效果。6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2)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建行职业礼仪展示职业风采。3知荣辱,有道德1.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1)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2)理解道德的作用,感受道德的力量,懂得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必修课良好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2.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1)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增强遵守职业道德的情感。(2)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理解乐业勤业精业的距离要求树立干一行一行专一行的理念。(3)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理解诚信和公道的意义,培养诚实,守信,公道的品质。(4)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懂得服务,奉献的意义,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理解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倡廉的意义,增强廉洁意识。3.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1)了解职业道德养成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2)学习职业道德榜样,从小1.知识讲授、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2.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3.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活动感受、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等形式考核学习效果。6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4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1.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2)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增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等观念。(3)了解增强公民意识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涵养爱国情感,增强权利意识、义务观念。(4)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履行保障宪法实施的公民职责。2.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1)了解增强公民意识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涵养爱国情感,增强权利意识、义务观念。(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履行保障宪法实施的公民职责。3.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利(1)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增强正义程序观念。(2)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证据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知识讲授、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等;2.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3.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等形式考核学习效果。65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1.预防一般违法行为(1)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违法治安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觉的行为。(2)懂得预防未成年犯罪中规定的传播淫秽像制品、吸食注射毒1.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2.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3.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活动感受、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等形式考核学习效果。6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2.避免避免误入犯罪歧途(1)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2)了解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侵犯人生权利、财产权利、公共利益及贪污腐败等犯罪行为作斗争。(3)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防范的意识。6依法从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1.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1)了解民法调整法律关系,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明确民事主体的资格,增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的意识。(2)了解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定,懂得侵害他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尊重他人的合法财产权。(3)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学会辨别合同是否有效,理解履行合同的原则,提高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能力。(4)了解婚姻法定规则的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热爱家庭的情感,承担对家,对家人的责任。2.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1)学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增强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意识,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2)了解设立企业的有关条件,理解企业应该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树立依法经营的观念,追求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3)了解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节约和保护环境。1.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模拟活动等;2.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3.安排学生撰写活动感受、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等形式考核学习效果。6其他机动2考核、测评2总课时36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2)教材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又考虑涵盖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基本要求,来组织课程的内容。(3)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多设计一些新颖独特,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4)应有与教材相配图片、多媒体课件和音像资料。(5)教材的内容要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4.2教学建议4.2.1.教学原则(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增强教育的时间代感,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理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2)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精选教学内容,教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优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4)加强实践环节。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2.2.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综合采用学生参与的启发方式、讨论方式、合作探究方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4.2.3.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德育资源,用课堂教学时间或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践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追求实效、确保安全。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全过程给予认真、及时的指导。要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总结等总结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实习成果。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相关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4.3教学评价4.3.1.评价目的通过学习评价,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到,分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进度是否得当,选择的教学资料是否适宜,从而检查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和质量。4.3.2.评价原则学习评价应遵循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对有关知识的了解、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中形成的品格和态度。4.3.3.评价方式评价的主体应包括学生自我考核、学生互评、教师考核和社会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要坚决克服以考卷定成绩,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倾向。4.3.4.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的评价、情感态度观念的评价和运用能力的评价。认知水平的评价分为“了解”、“理解”两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的常识;“理解”指对了解的常识有较深入的认识。情感态度观念的评价以与具体情境相适应的正确情感、态度与观念为标准,评价学生不良情感、态度与观念的变化情况,正确情感、态度与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运用能力的评价分为“分析判断”、“参与践行”两个层次。其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社会生活有关现象,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内容,积极开发校园德育资源,收集优秀学生和成才典型的先进事迹以及社会上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素材,特别是社会的新发展、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和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观点、新事物、新典型等充实教学内容;利用德育基地和引进社会各界的相关专家学者、英雄模范和一线的劳动者或企业家参与学校活动,丰富教学形式;通过有效使用电脑、投影、录音、录像、影视、图片、幻灯等各种教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设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本文标题: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9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