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12月6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的概述夏、商、周时期的管理思想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有关管理国家、巩固政权、统帅军队、组织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等方面极为丰富的经验和理论,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的管理思想。举下面的两个例子: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赞叹不已的伟大工程;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古代管理的基本内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人本管理思想。教育管理思想。“修己—安人”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较为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重道、明德、知止、行法、重术”。1、人本管理思想人本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一个永恒的命题。管子:“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荀子:“法不能独立,类不能独行,得人则存,失其人则亡”。韩非子:“循天顺人而明赏罚”。以上皆强调了人的作用。1、人本管理思想在选人、用人方面,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精辟见解。在选人方面,如“不以前为过”、不计较“小疵小过”、“勿限年龄”、“勿拘资格”、“不限国籍”等。在用人方面,孔子提出:君子“使人也,器之”;而小人“使人也,求备焉”,《孙子兵法》中,“择人任势,不责于人”;此外,为官择人、任人唯贤、外举不避丑、内举不避亲等等都充分显示了古人在选人、用人方面的高明之处。2、教育管理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道出了教育的功能。孔子还在《大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能“明德”、能“亲民”、能“止于至善”、能“化民从俗”、能“使近者悦服,远者怀之”的佐政管理人才。我国古代对教育有过很多论述。在《习斋记余》中,颜元指出:“使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实德之士,则他日列朝廷皆经济重臣”,即强调了教育了充分发挥学校教化作用及其在培养优秀人才地位上的重要性。3、“修己—安人”的管理思想在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先秦儒家的“修己安人”被称为最具现代价值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被儒家奉为“治国之道”。通过修养个人道德,提高个人道德品质,以此来教育感化周围的人,使其改变不良行为,最终达到齐家治国的目的。即通过“修己”—“安人”的过程,达到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大同”。4、重道、明德、知止、行法、重术所谓“道”,主要是指管理事务的最高指导原则,因而可以说“重道”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所谓“德”,主要是指伦理道德。“明德”即有培养人们高尚道德情操德含义,同时还有使人们明白自己合理合法收入的含义。4、重道、明德、知止、行法、重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所谓“知止”,即指要明确管理所要达到得至善得目标。孔子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以上便是儒家关于达到至上至美得目标而阐述的过程理论。4、重道、明德、知止、行法、重术所谓“行法”,即实行法治。对于法治的认识,孔子曾说过“齐之以刑”,“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孟子曰:“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孟子·里娄》)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墨子·法仪》)总之,百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没有法制,国将不国。4、重道、明德、知止、行法、重术所谓“术”,即指具体实现战略目标、实施管理、解决实际问题得步骤和方法。荀子提出“六术”,即“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法,欲必以信;处舍收藏,欲周以固;徒步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我明,无道我所疑。夫是谓六术”。(《荀子·议兵》)另外,荀子提出了评定人得标准“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荀子·非相》)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产生萌芽阶段繁荣的形成阶段制度化和定型阶段略有进展、停步不前阶段传统管理思想的衰落阶段1、产生萌芽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上相当于东周以前的夏、商、周三代时期。根据现存的历史文献资料,诸如《周易》、《尚书》、《诗经》等书里,我们只能整理出我国有成文史以来流传于阶级社会初期的一些基本的管理概念和思想原则。2、繁荣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相当于春秋战国以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段时间,这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和繁荣的时代。百家争鸣促使各种学派阐述各自不同的治国、治家、修身、养性的主张,儒墨道法、兵农名杂,还有纵横家、阴阳家等等。3、制度化和定型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上从秦汉至唐朝这段时间,汉朝和唐朝是这个阶段里两个统一的主要王朝,它们为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定型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经过南北朝到唐朝,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盛世,国家体制及各种管理制度趋于定型。4、略有进展、停步不前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上是宋元两朝的400年间。北宋赵匡胤重建统一王朝后,致力于取消藩镇留守制度,收夺兵权,集军、政、税大权于皇帝的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所以,从统治者的管理思想来看进展并不显著。5、传统管理思想的衰落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上是明清两代五百多年时间。尽管这两个朝代都有它自己鼎盛的时期,从明代中叶开始在封建经济机体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从统治者的管理思想来看,并无重大创见世面。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当今国家管理的影响1、重牧民而轻民主的倾向2、重生产轻流通的倾向3、重理想轻效益的偏向4、安于继承而不勇于革新的偏向二、夏、商、周时期的管理思想我们的祖先从窕窕冥冥的洪荒中走来,经过传说中的“五帝”时代,随着夏王朝早期国家的建立,跨越商与西周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漫长的前国家社会和国家社会丰富的社会管理实践,已经意识形态化为日趋成熟、各富个性而交相辉映的不同管理思想,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早期古代管理思想的知识宝库。1、夏代的管理思想夏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奴隶制度国家。禹是夏代开国之君,并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是从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向国家行政管理过渡的历史转折。郡主是国家权利的主宰者,在王之下,设有政治和军事机构。政治机构包括辅助王的官吏和为王服务的家臣,总称为“官”、“百僚”或“百工”,其中官吏有“四邻”:“大理”掌刑法,“太史”掌历法和典籍,“啬夫”掌农事赋役,“牧正”掌畜牧。军事机构的将领称“卿”。此外,地方机构有属国和州之分。1、夏代的管理思想夏代是奴隶制宗法制的逐渐形成时期。王是一国之尊,又是家属之长,国家政权组织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以“亲亲”、“子子”为中心的政权和族权相结合,成为宗法制的重要特征。2、商代的管理思想商王朝统治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商王是商王朝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总代表,在其之下,由许多新旧贵族,包括附庸于商王朝的方国诸侯,组成比夏代更为庞大和完备的行政通知机构。权利机构有师、保、傅即后世的“三公”,在其之下是两僚(卿史僚、太史僚)机构。权利机构中各种职官分别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大权。统治阶级借助于鬼神的意志来通知和麻痹被统治阶级,神(鬼)治思想是商代意识形态的最大特点。2、商代的管理思想商代对商业也非常重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重视商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交通发展与商业贩运活动重视经商谋利商代的货币3、西周的管理思想西周王朝为了巩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利用从氏族制度演化而来的血缘关系和祖先崇拜观念,建立了宗法制度和世袭制度。周王朝拥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即在周王之下设有六官和和三公或三保。虽然自天子和诸侯一下各官都是实行世卿制,但西周已经有个别贤明的统治者开始从平民或奴隶中通过考试和推荐把有才能的人提拔起来,授以重要官职。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管理思想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社会历史变革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在这个相对独立的一段特殊时代里,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诸子蜂起,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特别是出现了儒、道、墨、法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相互荡漾、融和,显示着中华民族学术思想和管理思想空前的生机和活力。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12月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9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