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结果解释及指导计划
1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结果解释及指导计划一、测验的构成本测验通过项目分析,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首先产生的行为这二个方面进行测定。全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把这8个内容量表的结果综合起来,可以知道学生的一般焦虑程度。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的内容量表有:A学习焦虑近年来,随着升学考试和就业考试难度的增加,学生和父母都很关心学习每天把学习挂在心上,担心被老师提问,上课时一直不放心,一有考试就怕得坏分数而无法安心学习,这些就是学习焦虑的表现.用此内容量表来判断其强弱。B对人焦虑青少年时期,由于自我过强,不会与人交往,很怕生人,所以,与他从讲话时,担心会不会脸红,受到教师或父母责备时,一直放在心上,并担心朋友也会被地里说自己的坏话,因而经常感到焦躁。此内容量表就是提供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C孤独倾向被父母疏远的儿童,娇生惯养在家称大王在外怯弱的儿童,腼腆抑郁的青少年,都经常因孤独而烦恼。这类儿童和青少年和大家一起做某件事时,由于技术差、经验不足,经常感到失败的威胁。因此,感到和大家一起玩还不如一个人玩。这样,就越来越不会和大家一起相处。当别人高兴地相互谈话时,就有一种我不仅不能参加,而且还被人家排挤的心情。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最后只要是人们聚集在一起,就会感到恐怖。他既想加入到伙伴当中去,又想避免在伙伴们面前,因而产生不安倾向。这种不安倾向程度可以用孤独倾向量表调查。D自责倾向像打篮球、打排球那样,如果自己的队输了,有些儿童和少年就认为是因为自己加入了才输的,从而一直放在心上。在受到责备、打架之后或成绩不好时,常认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就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了信心,经常担心、阻碍自己的行动。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称为自责倾向。本内容量表就是测定此种倾向存在的程度。E过敏倾向感受性太强,就连小事都放心不下,从而使行动受到严重损害的倾向,称为过敏倾向。表现为对周围的躁声特别敏感,担心家属中有人会受伤,生病或死亡,决定事情不果断,即使做了好事也感到烦恼。此内容量表就是用来诊断这种倾向的强弱。F身体症状当焦虑急剧袭来时,感到将会死去,呼吸感到困难,心跳加快,感到喘不过气来,出虚汗,头晕,知觉异常;如果焦急是慢慢产生的,就会心神不定,心跳异常,脉搏混乱,想呕吐,食欲不振,肚子痛或失眠等。这种身体上的症状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过去也曾用于焦虑的诊断。本测验除了这种身体症状外,还包括身体某个部分是否有毛病,身体某个部分是否比别人难看,对身体缺陷不放心等,这些都能用身体症状的内容量表来测定。G恐怖倾向恐怖和焦虑通常是区别开来使用的。这里所说的,客观上一点不需要恐惧,主观上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恐惧,然而却抱有一种恐惧心理,这称为恐惧倾向。例如,只要登上高处就怕得不能站立,无缘无故地恐惧黑暗,晚上开灯睡觉等,都是用来测定这种倾向。H冲动倾向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这些称为冲动倾向。这种想干危险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观念,是因为内部具有焦2虑倾向而产生的。该内容量表就是调查这种倾向强弱的。二、焦虑倾向的个别指导计划通过测验结果的解释和诊断弄清了受试者的焦虑程度和焦虑表现的方面以后,就要制定指导计划。一般来说,如果焦虑表现的方面比较广时,很少用单一方法,而大多要用几种方法进行指导。以下分别列出对焦虑倾向强的人的指导计划,供教师参考。1学习焦虑倾向担心明天的考试,并为消除这种学习焦虑而努力学习,会有较好的结果;但若学习焦虑过强,变得无从准备甚至讨厌学习,事情就麻烦了。学习焦虑开始时是怕学习成绩不好受父母和老师批评,被同学瞧不起,并且学业上的自卑感与学习焦虑往往同时存在。如果真的因学习成绩不好受到了批评和轻视,下次考试时就会感到害怕:这次考试大概会失败吧。多次体验这种失败、失望和痛苦以后,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就会增强。当学习焦虑极度增强时,就会想逃避学习和考试,这是逃避学习的心理机制。但是,为了掩盖这种学习的自卑感和考试焦虑,有的人就虚张声势采取粗暴行为。为了补偿学习自卑感就只有显示力气上的优势了。一般说来,在这种极度的学习焦虑下,不可能有踏实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会明显下降。现在学校教育中,中等水平以下学生得到好分数的机会是很少的。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增多取得好分数(学生自身感到是“好分数”)的机会。大体而言,10次中有6、7次是成功的,失败只有3、4次时,就会产生可喜的效果。从心理卫生方面讲,也应当准备更多成功的机会。对学习焦虑较强的人来说,有效的办法是有意地给予容易的测验,使其取得“好的成绩”,以解除过度的焦虑感。在日常测验中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提高学习热情。父母和老师对不好的成绩也应减少斥责。坏分数本身对学生就是一个惩罚,所以不必再加斥责了。特别对学习焦虑倾向强的人更应注意这点。另外,学习焦虑消除以后,重要的还要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制力的培养。一般说来,对学习焦虑较强的学生,不只要对其本人,也要对其双亲进行再教育,特别要指导双亲不要要求过高,要改善家中的学习环境和指导方法。2对人焦虑倾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说了什么就总是想不开,受到批评总是闷闷不乐。这种在对人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的人具有退缩、过于老实、提心吊胆、没有魄力、不敢讲话等特点;也有些有积极性,敢讲话,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也会搞不好朋友关系。对人关系不顺利的学生大多是经验不足造成的。或者是幼儿时期没有得到适当的游戏伙伴,或者是受到大孩子的欺负,或者是只一个人在家里玩,没有到外面去玩过,又受到父母的娇惯,这样的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和朋友一起玩耍。既能适当接受游戏伙伴的要求,又能适当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是幼儿时期应该掌握的一种技术。为解决因经验不足引起的对人关系上的问题,必须把本人放在朋友集团之中加以训练。让他参加许多小组(如学习小组、游戏小组等)的活动。开始时,先在小小组内参加活动,指导他树立起人际关系上的自信心,再慢慢让其溶入大集体活动中去。还有一类对人焦虑。有的学生从小受到父母严厉管教,形成了提心吊胆,看大人脸色行事的软弱性格。这种学生对其他人也容易感到提心吊胆。据说,父亲过于严厉,学生就怕男老师;母亲过于严厉,学生就怕女老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指导的第一步,是改善父母的态度,让他们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同时在学校生活中,应使其感到老师是“承认”他的,指导他树立自信心和安全感。总之,在指导对人焦虑较强的学生时,第一步是让他感到同学、双亲和老师是喜欢他、承认他的,使其树立自信心和安全感;第二步是在对人关系的态度和技术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3孤独倾向3有的学生在同学们玩得很愉快时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有的学生总是离开伙伴们,孤单单地漠不关心地一个人呆着;还有的学生平日和大伙在一起玩得很开心,但是一旦一个人时就悄悄地自言自语:“我连一个好朋友也没有”,显出十分孤单的表情。以上种种,感到只有自己一个人的不安感称为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总是强烈存在的话,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象征。孤独感有许多类型。有的由自卑感引起,如因为自己身体缺陷或学习不好被大家瞧不起而感到与大家十分合不来,最后终于脱离了大家;与自卑感相反,有的“优秀学生”,在班级内没有一个谈得来的人,没有一个真正的好朋友;还有的学生,根本不体会活动的快乐,或是轻蔑与其年龄相当的活动,从而就感到十分孤立;此外,因家庭贫困,自感比不上同学们而孤立的学生也是不少的;与此相反,家庭十分富裕,游戏、言谈及服装等与同学们相差甚大,因而孤立的学生也不少;还有的学生在大家悠然自得地活动时,自己却必须努力准备升学的事,有一种异质感,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产生孤独感。(对这种的学生,在进行指导时,首先要尽可能消除异质感。例如,因活动能力差而成为孤单一人的学生,可以让他找出一种特殊活动去做给学生们看,其他具体事例以此类推。)还有所谓“冷漠感的学生”,他们好象一个被封闭的海螺,不管别人怎样引诱,总是一副冰冷的表情,一句话也不说,越是想亲近他,他越疏远你,甚至送过来一个反抗的“冷眼”。这种学生,或是得不到父母的爱,或是缺少抚养人的爱护,特别是在幼小时,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重要。在温暖的家庭里养育的学生会成为有温暖感的人,在冷漠的家庭里养育的学生则容易具有冷漠的性格。最后,在孤独倾向中还要提一下有精神分裂症倾向的人。这种孤独型的学生,一看就有一种“古怪”的印象,对这种学生应该请专家进行诊断。4自责倾向所谓自责倾向就是责备自己。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自责、自我鄙视、自我轻蔑。这种状态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从根本上讲,自责倾向是掩盖敌意和攻击的表现。自责倾向的机制是这样的:孩子依赖父母——父母严厉惩罚孩子——孩子对父母抱有反感和敌意;当这种反感和敌意表现出来时——父母越发严厉地惩罚孩子——孩子失去了憎恨的目标——自责倾向形成。不只是父母,老师和朋友也能引起同样的状态。学生被父母、老师和朋友抛弃了就无法生活。学生这种对权威人物的不满,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产生自责倾向。自责倾向的基础是对失去别人的爱的不安。因此,指导自责倾向较强的人,首先就要让他实际体验到别人对他的爱,以解除他的不安。由于被别人爱的欲求过强,有一点小事就会感到“自己不被爱了”,这种情况下,就要指导他对自己的依赖心较强的性格有所认识,并加以改变。在学校教育中,对自责倾向强者的指导方针,是使其爱的欲求和受到承认的欲求得到满足。为此,可以利用社会测量的结果,把座位靠近“喜欢的人”,并通过适当的小组指导,改善与其他人的关系,给予受到别人承认的机会,以提高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引导他改变依赖性格,自己有主见。在家庭中,也要减少斥责和限制,多给“表扬”和“承认”的机会,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来说,自责倾向强的人在改变过程中,大多会暂时出现“攻击”和“反抗”,特别是在低年级更明显。教师和父母应把这种现象看作是“积极性的表现和萌芽”,从长远来看,并加以指导。5过敏倾向一有什么事就放心不下,感到担心的倾向称为过敏倾向。日常生活中常说“那个人有点神经质”,这个“神经质”,与这里说的过敏倾向大致相同。所谓神经质,指先天的、幼儿期表现出来的体质上的特点,即幼儿期开始就感受性异常强,消化系统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容易发生紊乱。这种孩子容易引起各种身体症状,大多被看作虚弱儿。其心理特点是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等。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过敏倾向应理解为特定意义上的神经质的心理特点。这种倾向是随一般不安倾向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过敏倾向强的人在各种场合下都容易感到不安。对过敏倾向强的人进行指导是很困难的,因为过敏倾向在各种场合下都会表现出来。所以,必4须进行综合指导。如果只注意指导和改善一般症状,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恶化。当然,所有类型的焦虑倾向都有这种情况。指导过敏倾向强的学生时,必须从调整环境,特别是从指导父母开始。如果父母明显有神经质,首先必须改善。有神经质的父母大多过分担心自己孩子的事情,因而孩子也容易养成过分担心的习惯。因此,父母有神经质,最好把孩子与家庭隔离开来。指导过敏倾向强的学生时,还应帮助他与同学们做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严格的管教、斥责和惩罚,严厉的训练等是不恰当的。作为教师应注意的是,过敏倾向强的学生总是退缩起来不引人注目,因而往往会使人们忘记他的存在。教师应首先承认他,帮助他恢复自信心。6身体症状强烈焦虑会引起生理反应,如心跳、胸闷、头重、出冷汗、皮肤苍白、肌肉松驰、小便失禁等,这些称为焦虑反应群。正常人也会有这种焦虑反应,但大多数是发生在焦虑中;特别是,在慢性焦虑状态中,容易出现肠胃障碍(胃酸过多、便秘等)、食欲不振、血压不稳、汗分泌异常、眼睛疲劳、头痛、失眠、疲劳等,而且对声音和光线过敏。这些身体症状中,有的是“真正的病”,一般是“真正的病”和焦虑同时在起作用,或者焦虑是真正起作用的原因;特别是当这些症状同时出现很多时。这种焦虑是主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结果解释及指导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1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