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翻译家辜鸿铭“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1867去英国1877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1883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北京大学任教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将《论语》、《中庸》《大学》译成英文1901——1905,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1915《春秋大义》(《中国人的精神》)1928,北京逝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1857-1928两类译作:一类是将我国经典的古籍《论语》、《中庸》、《大学》翻译成英文,成为近代中国由中国人自己向外国翻译中国儒家经典的先驱,并在西方读者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另一类是将外国诗歌等翻译成中文,主要有威廉·柯伯的《痴汉骑马歌》和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翻译风格辜鸿铭的特别翻译:1.辜鸿铭翻译儒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意译法,即采用“动态对等”的方法,使译文在表达思想方面起到与原文相同的作用,而不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字栉句比的机械性转换。在《论语》译序中,他就明确指出他的翻译目的是“让普通英语读者能看懂这本给了中国人智力和道德风貌的中文小册子”,因此他努力“使孔子及其弟子的谈话方式,就像有教养的英国人在表达与这些中国俊杰同样的思想时一样。”在《中庸》译序中,他进一步阐明他的翻译观点:“彻底掌握其中之意义,不仅译出原作的文字,还要再现原作的风格。”辜鸿铭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确实努力实践着这一翻译宗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ThemoreIhavelookeduptoitthehigheritappears.ThemoreItriedtopenetrateintoitthemoreimpenetrableitseemstobe.WhenIhavethoughtIhavelaidholdofithere,itisthere.ButtheMasterknowsadmirablyhowtoleadpeopleonstepbystep.Hehasenlargedmymindwithanextensiveknowledgeofthearts,whileguidingandcorrectingmyjudgmentandtaste.ThusIcouldnotstopinmyprogress,evenifIwould.辜氏的这段译文很好地保持了原文言简意赅的特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译成ThemoreIhavelookeduptoitthehigheritappears.ThemoreItriedtopenetrateintoitthemoreimpenetrableitseemstobe,对仗工整,用词洗练到位。WhenIhavethoughtIhavelaidholdofithere,itisthere一句则将颜回慨叹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捉摸的语气栩栩如声地传递出来,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辜氏将“欲罢不能”译成ThusIcouldnotstopinmyprogress,evenifIwould,充分挖掘了原文的内涵和神韵并将之生动地再现出来。2引用歌德、卡莱尔、阿诺德、莎士比亚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话来注释某些经文,这在儒经翻译史上还是第一次。辜氏在《论语》译序中解释了其用意:“为了让读者彻底理解书中思想的含义,我们引用了欧洲一些非常著名作家的话,作为注释。通过唤起业已熟悉的思路,这些注释或许可以吸引那些了解这些作家的读者。近代中国于西方的文化交流虽然是双向的,但西学东渐的势力始终要比东学西渐强大得多,且西方人在对东学进行选择时总是带着殖民者高高在上的蔑视态度,因此,与东方文化的隔膜甚深。在这种情况下,辜氏的儒经注释法对于帮助西方读者理解中国文化无疑是很有意义的。3.在注释中将书中出现的中国人物、中国朝代与西方历史上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和时间段作横向比较。如将颜回比作圣·约翰,子路比作圣·彼得,尧比作亚伯拉罕等。对于夏朝这样一个时间概念,辜氏作了这样的比拟:夏朝之于孔子时代的人就如希腊历史之于现代欧洲人。这样的比较未必恰当,但却有助于那些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家经典的内容林语堂在《从异教徒到基督教徒》一书中这样评价道:“他(辜鸿铭)了不起的功绩是翻译了儒家《四书》的三部,不只是忠实的翻译,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古代经典的光透过一种深的了然的哲学的注入。他事实上扮演东方观念与西方观念的电镀匠。他的《孔子的言论》,饰以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有关儒家书籍的翻译,得力于他对原作的深切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Itisindeedapleasuretoacquireknowledgeand,asyougoonacquiring,toputintopracticewhatyouhaveacquired.Agreaterpleasurestillitiswhenfriendsofcongenialmindscomefromafartoseekyoubecauseofyourattainments.辜鸿铭《论语》翻译技巧A衔接汉语,尤其是古汉语,有其显著的特点:遣词造句采用意合法,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少用或不用关联词语,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让读者和听者领悟其中的意义和关系;而英语遣词造句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形合法,重形式结构协调,多用或常用关联词语,显性衔接,以形显义③EXAMPLE(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辜氏译文:Confuciusremarked,“Itisindeedapleasuretoacquireknowledgeand,asyougoonacquiring,toputintopracticewhatyouhaveacquired.Agreaterpleasurestillitiswhenfriendsofcongenialmindscomefromafartoseekyoubecauseofyourattainments.Butheistrulyawiseandgoodmanwhofeelsnodiscomposureevenwhenheisnotnoticedofmen.”这是《论语》中最为人耳熟能详的篇章。原文语句简洁,无有任何赘词,这也正符合了汉语,尤其是古汉语的特点。而在译文中,辜鸿铭却添加了greater,still,ofcongenialminds,becauseofyourattainments,but等词语。而greater和still是在原“说”(pleasure)基础之上的增强,可见两种快乐之间的程度,表明了独学与切磋之间的递进关系。“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指的是哪一类的“朋友”?是“狐朋狗友”还是“酒肉朋友”?一个“ofcongenialminds(志同道合)”就说得很明白了。再加上“becauseofyourattainments(仰慕你的学识)”而非为“财”而来,使得“朋自远方来”的“乐”显得清清白白。最后一句加上“but”一词,可知该句是站在第二句的反面来论述的。这样一来,三句就一气呵成,起承转合严丝合缝,构成一个完整自足的体系,俨然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将孔子的“学”、“习”之“说”,“朋聚”之“乐”以及中国的“君子”之风范完完整整、清清楚楚地传达了出来。在语言上,也完全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特点,让读者“一目”便能“了然”。B损益EXAMPLE(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Confucius,speakingofafamousstatesman(theBismarckofthetime),remarked,“KuanChungwasbynomeansagreat-mindedman!”“But,”saidsomebody,“KuanChungwassimpleinlife:washenot?”“Why,”repliedConfucius,“KuanChunghadthatmagnificentSansouciPleasaunceofhis.Besides,hehadaspecialofficerappointedtoeveryfunctioninhishousehold.Howcanonesaythathewassimpleinhislife?”“Well,”rejoinedtheenquirer,“butstill,KuanChungwasamanoftastewhoobservedthecorrectform:washenot?”“No,”answeredConfucius,“Thereigningprinceshavewallsbuiltbeforetheirpalacegates.KuanChungalsohadawallbuiltbeforehisdoor.Whentworeigningprincesmeet,eachhasaspecialbuffet.KuanChungalsohadhisspecialbuffet.IfyousayKuanChungwasamanoftaste,whoisnotamanoftaste?”在此,孔子以与人论辩的形式谈及自己对管仲的负面看法。在译文中,辜鸿铭再次使用损益的方法,通过在多处添加原文中所没有的词语这一衔接手段,使得该章读来连贯流畅,在语言上能够立即引起西方读者的共鸣。首先,辜鸿铭添加了“speakingofafamousstatesman”,附加了有关管仲的重要的信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让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不甚了解的西方读者立即明了了管仲的身份;他还通过“theBismarckofthetime(当代的俾斯麦)”的括注,使读者可以非常直观和形象地获得关于管仲个性与历史作用的认知,堪称神来之笔。其次,通过添加“but,well,butstill”等衔接性词语,突出地表明了论辩双方的不同观点和逻辑思维过程,把这场围绕着管仲人品的争论活生生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整地了解双方的立场,产生一种连贯的认识。其中“but”等表示转折的衔接词语凸显论辩一方对自己观点的坚持,而“well”等表示让步的词语则传达出该方对孔子的论述的认可,但进一步的“butstill”又把论引向了深入。如此一来,整个这一章的逻辑过程便显露无疑了。最后,辜鸿铭所添加的“why,besides”等表示语气衔接或顺序衔接的词语消除了思维过程的突兀感,使得行文读来流畅自然。如前所述,在本章的译文中,对于管仲,辜鸿铭添加了“theBismarckofthetime(当代的俾斯麦)”这一附加信息。这不仅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管仲其人,更重要的是可以产生一种文化上的认同。这是辜鸿铭为了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而在译文中显露的另一特征。《论语》大部分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弟子的名字时常出现。为了消除西方读者的“陌生和古怪感”,辜鸿铭将大部分的人名和地名删除掉了,代之以“孔子的一个弟子”等。不可否认,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如对于闵子骞的省删,就有损西方读者对中国“孝文化”的了解。这或许是“强势语下的无奈”①,但无损于对儒家文化大意的传播,而且对此,辜鸿铭也作了很好的补救,在其译文中,辜鸿铭大量引用西方哲人或政治家的名字或名言或《圣经》内容,与原文中的人物或情节进行类比。如在提到颜回时,辜鸿铭就将其比喻为“theSt.Johnofthe
本文标题:辜鸿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1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