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地方政府学一、不定项选释题:(选择1——4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我国历史上秦灭六国后,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以下不属于当时地方政府类型的是()。A.州B.里C.县D.郡2.从地方政府功能性质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可以分为:()A.主要管理一般行政地方的政府B.主要管理城市地区的政府C.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D.特别行政区地方的政府3.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制定发展战略、调控地方经济B.维护经济秩序、管理国有资产C.经营基础设施D.专政、民主4.中国地方立法权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方面()A.有关在本地区实施中央立法的细则规定B.体现地方特色的专门立法C.授权立法与先行立法D.自治立法与变通立法5.一般地方立法机构包括()A.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C.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6.根据立法法第73条的规定,地方政府可就下列哪些事项制定规章()A.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B.属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C.国家主权的事项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7.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深入,中国部分地方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中心,以广大农村为基础,逐步实行“市管县”体制,具体操作方式有:()A.地市合并型B.升级合并型C.县改市型D.升格为副省级市型8.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的存量形式包括()A.党政官员B.党政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C.事业单位工作人员D.已经存在于地方但尚未被地方政府充分利用的人力资源9.中国地方政府主要投资领域是()A.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B.农业投资C.高新技术产业投资D.竞争性行业的投资10.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国内环境A.中共十六大为各级地方政府创新提供了理论资源B.具有创新精神的干部走上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岗位C.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要求,推动着地方政府创新D.地方治理性质的变化成为地方政府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2分,共16分)()1.地方也可以建立地方武装部队,保护社会治安,也能建立国防军,也能对外派外交代表。()2.国家基于按地域进行管理的一般需要所设置的政府,称为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3.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向公众提供符合要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4.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是指不同行政级别,彼此之间存在管辖与被管辖关系的上、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5.从决定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格局和性质的因素来看,政府间的关系主要由权力关系、财政关系和公共行政关系等三重关系构成。()6.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是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现实基础()7.所谓“合议制”,就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对刑事、民事案件的裁判权以及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权。()8.在税权分散型中,地方政府拥有较多的税收管辖权,拥有本级税收固定收入来源,地方对中央的依赖较少。()9.实行税权分散型模式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10.自治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功能是从事本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而不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2.简述中国地方立法权的主体。3.简述我国地方行政权的特征。4.简述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项目。四、论述题:(本题20分)试分析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及规范地方政府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年7月一、不定项选释题:(选择1——4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A2.AB3.ABC4.ABCD5.ABC6.AB7.ABC8.ABCD9.ABC10.ABCD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2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它既受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内在发展规律的支配。总体而言,地方政府机构设置要与职能相适应,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机构设置要具有系统性,并依法进行。(1)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从根本上要适应职能的需要;(2)机构设置与社会发展相适应;(3)机构设置具有内在的系统性;(4)机构设置须依法进行。2.简述中国地方立法权的主体。地方立法权的行使主体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按照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规定,“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包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六类主体:(1)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2)省会城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3)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4)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5)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6)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3.简述我国地方行政权的特征第一,地方行政权的主体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第二,地方行政权的行使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实现地方公共利益。因此,追求行政效率是地方行政权力的直接目标。第三,地方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第四,地方行政权源于地方政府的固有权力与授予权力。第五,地方行政权不同于地方行政职权。尽管行政权与行政职权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二者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不能等同。地方行政权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规范、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力,内容多元而复杂;地方行政职权则是特定地方行政机构与工作人员所拥有的,与其行政目标、行政职务和职位相适应的管理资格和权能,是地方行政权的转化形式和具体化。4.简述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项目。(一)地方政府税收(1)财产税(2)所得税(3)商品税(二)地方收费我国目前的地方收费,包括以下几类:(1)行政性收费,(2)事业性收费,(3)资源性收费,(4)基金收费,(5)经营性收费。另外,还有预算外收费,可分为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资金。四、论述题:(本题20分)试分析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及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之间竞争是指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居民、区位和资源等非流动性要素围绕获得更多的价值收益,在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占领和控制市场等方面与其他地方所进行的竞争。而在这种竞争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地方层次的公共物品或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横向竞争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伴随竞争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地方政府竞争逐步从产品、产业竞争向综合环境的竞争转变。地方政府竞争是现实存在的,也是必要的,但如果陷入无序则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诸如地方保护主义,不规范的、非理性的地方政府行为等。从积极意义上,创造一种有序、有效、规范的地方政府竞争格局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地方政府竞争战略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从结构上调整地方竞争方式,逐步削减获得优惠政策特殊待遇的方式;建立区际监管组织,维护统一市场,保护区际竞争;削弱部门利益,减少政府部门之间的竞争和不必要的内耗,增强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整体性、统一性和有效性;合理、明确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范围,并以规范的法律制度为其提供保证;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快税费改革进程,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逐步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限;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全面、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和升迁激励机制;促进劳动力的流动,逐步放宽劳动力的户籍管理,大力推动人力资本及其相关人力资本的流动。地方政府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1.地方政府:2.地方自治: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权限的局部性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A.权限所及的低于范围是局部的B.权限所及的事务是局部的C.地方政府所管辖的事务仅是国家全部事务中的一部分D.地方政府权限的局部性完全是出自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客观需要2.与现代民族国家相对而言,传统国家的特点,以下各项中表述不正确是()A.土地为地主阶级所占有B.政治权力支配财富,政治权力和土地财富的占有之间成正比C.国家统治的地域范围和人口缩减D.地方的封闭性比较强,并且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组织实体3.以下各项中,不属按照层级对地方政府进行分类的是()3A.省级地方政府B.高层地方政府C.中层地方政府D.基层地方政府4.以下各项中,对于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是()A.地方政府权力是地方政府在所辖的行政区域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B.地方政府的权力主要由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构成C.议决权是决定如何治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D.执行权是对本行政区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力5.以下不属于地方议决机关的产生方式的一项是()A.间接选举的方式B直接选举的方式C.直接选举和直接选举结合的方式D.以非选举任命为主的方式6.以下不属于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一项是()A.建设职能B.国防职能C.保障社会的职能D.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地方政府人事管理的更新机制有关内容的是()A.考任B.退休C.工资福利D.培训8.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内容的是()A.税收入B.财政拨款或转移支付收入C.费收入D.非法出卖国有资产的收入9.“中华人民共和国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主要体现了我国地方政府选举哪一项基本原则()A.普遍选举原则B.平等选举原则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D.等额、差额选举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10.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当前西方国家地方行政改革的共同特点的是()A.市场化B.分权化C.服务化D.集权化三、多项选择题1.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限包括以下哪几项()A.组织权B.行政权C.地方立法权D.司法审判权2.以下各项中,属于我国现有的地方政府类型的有()A.省、自治区、直辖市B.县、自治县C.乡、民族乡D.特别行政区3.以下各项中,不是主要体现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权力关系的是()A.行政领导关系B.行政立法权关系C.经济利益关系D.司法权关系4.地方财政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为实现其职能,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的活动。地方财政既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方面,也是地方政府履行政府职能,完成地方(),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物质条件。A.社会事务管理B.经济活动C.财政支出D.国家财政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地方行政机关的基本职权有哪些?2.简述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的含义及特点。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述地方选举在地方民主建设中的重要性。2.试论述我国地方政府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障碍。地方政府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年7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1.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2.地方自治:国家内部一定地域的人民,由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家监督下自行组织法人团体,用地方的人力、财力、物力自行处理自身事务的政治制度。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D2.C3.A4.D5.D6.B7.C8.D9.A10.D三、多项选择题(前3题,每题2分,共6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第4题,多项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4分)1.ABC2.ABCD3.ABD4.DCBA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答:地方行政机关的基本职权包括:(1)执行权;(2分)(2)制令权;(2分)(3)管理权;(2分)(4)人事权;(2分)(5)监督权。(2分)2.答: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地方政府为实现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管理职责和相应的权限,而对地方政府自身的
本文标题:地方政府学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2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