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四章国际投资主体:跨国银行
第四章国际投资主体跨国公司跨国银行跨国金融机构从广义上说,跨国金融机构也是跨国公司的一类,只是其经营对象——货币及金融商品——具有特殊性。当代的跨国金融机构包括各种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业务经营及机构设置的营利性金融组织。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跨国商业银行,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跨国银行(TransnationalBank);此外,还包括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跨国投资银行、共同基金、套利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第二节跨国银行一、跨国银行的概念(一)跨国银行的定义是指以国内银行为基础,同时在海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际业务,实现全球性经营战略目标的(国际性)(超级)银行。一、跨国银行的概念(二)内涵1.跨国银行的产生具有派生性即跨国银行是国内银行对外扩展的产物,它具有商业银行的基本属性和功能。2.跨国银行的机构设置具有超国界性即为了扩展国际业务,跨国银行在海外广泛建立各种类型的分支机构。3.跨国银行的国际业务经营具有非本土性跨国银行的业务以国际业务为主4.跨国银行的战略制定具有全球性战略制定的全球性全球化经营二、跨国银行的形成与发展1.萌芽产生阶段(15世纪至20世纪初)2.逐步形成阶段(20世纪20---60年代)3.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80年代)4.调整重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5.创新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三、跨国银行发展的原因和阶段(一)跨国银行发展的原因1.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具有优势的跨国银行主体一批银行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银行的出现。2.全球跨国公司的扩张要求银行跟随到海外继续提供服务3.各国对银行业的政策激励银行开展跨国经营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跨国银行的业务拓展开辟了新天地5.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银行业的重组和新发展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6.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三、跨国银行发展的原因和阶段(二)跨国银行发展的阶段1.初级阶段:跨国银行出现在19世纪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时期,大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中获得巨额利润,加上国际储备的积累,商业银行把金融业逐步推倒国际上去,国外的分行不多,业务量也很少。2.发展阶段:真正的国际间银行出现3.大发展阶段: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形成了以跨国银行为主体的国际银行体系,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建起了全球电子网络。四、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一)母行与其海外分支机构的组织结构关系(二)海外分支机构的具体形式(三)跨国银行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四)银行国际服务的提供方式四、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一)母行与其海外分支机构的组织结构关系1.分支行制跨国银行的分支行制是指母行在海外设立和控制各种类型的分支机构,通过这些分支机构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组织结构形式。这些分支机构根据不同的级别构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网络结构。2.控股公司制(集团银行制)控股公司制又称集团银行制,是指银行通过“银行持股公司”(BankHoldingCompany)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网络。这种组织方式以美国最为典型。美国跨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可以由银行或其持股公司直接设立,而更多的是通过其附属------“爱治法公司”(EdgeActCorporation)设立的。3.国际财团银行制是指由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以参股合资或合作的方式组成一个机构或团体来从事特定国际银行业务的组织方式。它与为某项贷款而由多家银行组成的辛迪加不同,辛迪加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临时组织,而国际财团银行是正式注册的法人。四、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二)海外分支机构的具体形式1.代表处(Representativeoffice)这是跨国银行最低层次的海外分支机构,并不直接经营银行业务,主要工作是代表母行与东道国政府进行接触,为母行招揽业务,因此它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2.经理处(Agency)这是介于代表处和分行之间的组织形式,级别高于代表处,但低于分行,不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同代表处相比,办事处的经营范围相对广泛,主要从事国际市场上的工商业贷款和贸易融资,但不能接受东道国的居民存款业务和信托业务,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东道国货币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上的银行同业拆借。经理处的作用与跨国银行在东道国的代理行类似。经理处与经理行的区别在于前者母行的隶属部分,而后者仅与母行存在业务委托关系。3.分行(Branch)是跨国银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最重要形式,不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是总行的组成部分,受总行的直接控制。其资产和负债要合并到母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母行需为其承担无限责任。4.附属行(Subsidiary)与联属行(SubsidiaryandAffiliate)在东道国注册成立,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是独立于总行的经济实体,既可以由不得总行全资拥有,也可以合资设立。跨国银行因持股关系而承担有限责任。两者的区别:附属行大部分股权为跨国银行所有,联属行的大部分股权由东道国机构掌握。两者一般以50%为界进行区分。它们往往可经营许多分行所不允许经营的业务,在较大限度内进行进入东道国市场。5.爱治法公司(EdgeActCorp.)爱治法公司是美国跨国公司根据1919年修订的联邦储备法允许设立的最为重要的经营国际银行业务的海外分支机构形式(虽然其地理位置可能在美国国内)。爱治法公司存在两种类型:银行爱治法公司及投资受治法公司。前者是美国跨国银行经营国际业务及设立海外分行的主要机构,后者则主要通过对国外金融机构投资为母行建立附属行等。6.财团银行(ConsortiumBonk)由不同国籍的几家银行作为股东而建立起来的国际银行,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财团银行的主要业务在于安排巨额贷款,此外还兼营证券发行、欧洲货币市场以及企业兼并收购等业务。其本身一般不吸收存款,资金由各参股银行提供。参看视频:吉利收购沃尔沃资金来源四、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三)跨国银行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国内银行业的发展状态;东道国及母国的政策和法规限制一、母国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母国对跨国银行的管制措施除了适用有关国内银行的管理规定外,还包括以下两方面的特殊规定:(一)对国外分支机构设立的法律管制(二)对国外分支机构经营的法律管制二、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一)对跨国银行进入的法律管制(二)对跨国银行经营的法律管制(一)东道国对跨国银行进入的法律管制1.对跨国银行进入形式的限制各国法律管制的宽严程度有所不同:只允许跨国银行在本国设立代表处,不允许跨国银行在本国开设分行,禁止跨国银行控制本国银行,或者对跨国银行在本国银行的参股比例作了不同程序的限制。2.对跨国银行进入条件的规定(1)申请进入的跨国银行在法律上必须合格(2)一般都要求这些机构的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从业素质和经验;(3)各国通常要求跨国银行在本国境内开设分支机构,必须拨付最低限额的营运资本。3.对跨国银行的进入实行对等原则指本国准许外国银行进入,以该外国准许本国银行进入为前提条件。甚至要求两国在对方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形式也必须对等。4.对跨国银行进入的公共利益保留由于公共利益保留是一个“弹性”概念,各国可以根据本国需要作出灵活解释,这一保留措施是各国阻挡外国银行进入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二)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经营的法律管制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经营活动管制的宽严程度主要取决于各国对跨国银行竞争所实行的待遇标准。措施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两类:1.增加跨国银行的营业成本首先,限制其在东道国吸收存款业务;其次,不允许其向东道国中央银行贴现融资;再次,要求其向东道国中央银行缴纳较高比例存款准备金;最后,还对跨国银行采取其他效果相当的管制措施。2.限制跨国银行的业务范围首先,限制在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其次,限制营业区域;再次,限制业务范围。四、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四)银行国际服务的提供方式跨境提供”(cross-bordersupply);“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五、跨国银行的国外业务1.存款业务。通过自己的网络吸收巨额存款,掌握控制国际游资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2.贷款业务跨国银行办理对工商企业、跨国公司、政府间巨额贷款,又对中小企业贷款。由于资金雄厚,还办理专项工程贷款、辛迪加贷款。3.投资业务跨国银行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特别是在货币市场上的交易更为频繁,对银行和金融机构办理拆放,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进行公开市场投资,发行、买卖、包销证券。4.为国际贸易提供资金,安排出口或进口信贷;5.财务管理业务,经办外汇市场交易,国际现金管理,充当投资代理人等。还有战后大大发展起来的所谓“非银行业务”,如租赁业务、保险业务、代理业务、咨询业务、旅游业务、信息情报业务等。少数最大的跨国银行提供的“全面服务”项目达六七十种,被称为“金融银行”。有的银行愿意成为“全能银行”,有的愿意成专业银行。六、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1.跨国银行为国际投资者提供融资中介作用2.跨国银行为跨国界支付提供高效率的中介服务3.跨国银行可以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七、外资银行在中国1982年我国政府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营业性机构时,还只有一家外资银行分行,即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参看视频:外资银行在中国:三十年收益丰厚外资银行在中国:逆势扩张阅读材料普华永道发布《外资银行在中国》:中外资银行竞争空前激烈时间:2010年05月07日11:15:02中财网凭借广泛的分行网络和不断提高的服务技能,过去一年来,中资银行比过去更能抵御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最新一份《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调查报告显示,外资银行在中国必须适应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新挑战。来自中资银行激烈的竞争以及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正影响它们在中国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中资行竞争力强劲在普华永道五年来开展的此项调查中,结果第一次显示,参与今年调查的42家外资银行把来自中资银行在贷款业务的激烈竞争看作是最大的挑战。2009年中国强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使中资银行的贷款量激增,而以机构贷款为重点的传统外资银行信贷市场并没有明显得益。一些外资银行则对贷款量激增可能导致2011年和2012年不良贷款增加表示关注。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容显文表示,外资银行现在把中资银行看作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凭借其广泛的分行网络和不断提高的服务技能,中资银行比过去更能抵御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在理财、银行卡和网上银行等业务领域,中资银行都在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促使外资银行在优质服务上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业内人士分析称,2009年上半年,外资银行贷款额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中资银行的竞争,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华外资公司的贷款需求减少。因此,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出现下滑。据悉,目前外资银行的市场总份额维持在2%左右,而参与上述调查的42家受访银行中有半数认为,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在2010年将保持不变。至于市场份额缺少增长的原因,受访银行给出的原因包括不平等的竞争环境,经济因素以及服务产品品种少等。与此同时,中资银行不断加强服务和产品开发,继续稳步朝着全方位金融服务机构的方向发展。中资银行的努力特别体现在他们对新业务领域的直接投资,例如资金管理和保险。外资行着力开发市场尽管存在诸多挑战,同时面临着中资银行前所未有的强劲竞争,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市场仍充满信心。普华永道中国咨询部金融服务合伙人容承威说,外资银行在过去的几年里努力拓展他们在中国的业务领域。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选择设立境内法人机构,已完成这一步骤的则继续在中国开设分行。自生增长依然是重点之一,同时外资银行也在资产管理、私募股权以及信托和证券公司谋求投资机会。“容承威指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将继续从分行
本文标题:第四章国际投资主体:跨国银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6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