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语》导读一、《论语》的作者、成书时代、列入经书的时间二、《论语》的结构,主要内容、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三、历代研究《论语》的状况、成就四、出土文献竹简《论语》简介五、今天研究《论语》的价值、意义六、《论语》经典章节简介一、《论语》的作者、成书代、列入经书的时间《论语》在十三经中,其篇幅较短,仅次于《孝经》。全书共二十篇,五百零七章,字数据电脑统计共一万五千九百十九字。此书的文化地位和历史功绩,前代学者作过极高的评价。东汉经学家赵岐(约108—201)在《〈孟子〉题辞》中称:七十子之畴,会集夫子所言,以为《论语》。《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衿也。清末满族学者唐晏(1857—1920)在其所著《两汉三国学案》卷十中,也对《论语》做出了极高的评价:群经之锁钥,百代之权衡也。这些评价,充分说明了《论语》一书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对构成民族文化共同心态,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对促进诸多少数民族的不断汉化也是具有积极贡献的。如此光辉的著作,其作者为谁?成书在何时?列入儒家经典又在何时?对这些问题,历代学者曾多次作过探讨。史圣司马迁在其名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论述孔子答弟子及他人询问时,曾列举《论语》的两种原名云: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钧之未睹其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上引文中所云“《论言弟子籍》、《论语弟子问》”,单称《论言》或《论语》,均指同一书而言,至于其后面分别加“弟子籍”、“弟子问”,是就记录、编纂和应答说的。《史记》同篇述《古论》又云:“出孔氏古文”。今按《汉书·艺文志》所载:“《论语》古二十一篇,出孔氏壁中。”《史》、《汉》所载彼此相合。又《史记·封禅书》单称《论语》为《传》,还有单称为《论》的。王充《论衡·正说篇》云:王充“说《论》者皆知说文解语而已……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而著名学者马叙伦在其所著《读书续记》卷第二的一处记述中,引用有关资料,认为出于孔壁中的古文《论语》,当时即已如此称名。现录其文如下:马叙伦《读书续记》卷第二.doc马叙伦《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论语类》综述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师古曰:王吉,字子阳,故谓之王阳)。传《鲁论》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张氏最后,而行于世。”《论语》成书的时间及最后修订增补加工者为谁?杨伯峻认为:“《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期。”杨氏在这段话的注释中转引日本学者山下寅次的《〈论语〉编纂年代考》,以为在纪元前479年(孔子卒年)至前400年(子思卒年)之间。按杨氏此说与唐人柳宗元《论语辩》所涉及的时间人物大体一致,柳氏辩云:“孔子弟子,曾参最少,少孔子四十六岁。曾子老而死,是书记曾子之死,则去孔子也远矣。曾子之死,孔子弟子略无存者矣。吾意曾子之弟子为之也。何哉?且是书载弟子必以字,独曾子、有子不然。由是言之,弟子之号之也。”柳氏之辩,证明曾子之弟子孔伋(子思)对《论语》作过增补,因而对曾参尊称为“曾子”。将柳氏之辩与《汉书·艺文志》之论断结合起来看,《论语》的成书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相与辑而论纂”与增补修订而不断完善的。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孔子故乡山东俯瞰关于《论语》列入经书的时间,亦即用此书作为古代各级学校学习教材始于何时,对这样重大的学术问题,近代权威学者王国维曾下过极大的功夫,加以探索、稽考,而终于彻底辨明其底蕴。王国维《致罗振玉》.doc这就清楚地说明《论语》列入经书的时间开始在汉文帝时,至于其后罢传记博士,只是经书所列学校时间次序的调整。对此王国维在《汉魏博士考》中引用上述赵岐那段题辞后,既加案语,又打比方,并且举出诸多实例,一一加以说明,正如上引《致罗振玉》信中所说的“从各方面核之”,具有诸多证据。且看王氏在《汉魏博士考》有关条文下所加的案语:王国维《汉魏博士考》.doc经过王国维认真仔细地考证探索,即可进一步证明赵岐的论断是正确的,《论语》列为经书的时间确在汉文帝刘恒执政时期(前179—前157),今姑取其中间之年公元前169年(刘恒十一年)列《论语》为经书之年,并置博士,至于其后的罢传记博士等,只是各级学校对课程的调整,并不妨害《论语》作为经书而不断沿用的事实。其后十五年,至西汉景帝刘启三年(前154),则又有《古论》二十一篇的发现。这和《论语》列为经书之年,在经学史上均甚重要,可以消除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的怀疑。《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对其的综述.doc《古论语》发现后,就和当时已经立于学官用隶书写的《论语》形成了古文和今文的区别。至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下诏命诸儒校正诸经文字,刻石立于洛阳城南太学门外,计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部,均用汉隶写定,相传为蔡邕所书。此为《论语》正式列入石经之事例,与赵岐《〈孟子〉题辞》所述《论语》等为“四经”之年相较相加,前后已延续三百四十四年,而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六十五年,可见《论语》生命力的经久不衰。而且《论语》和《孝经》在两汉即为初学者的启蒙读物,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各朝,更是蒙学必读的重要书籍。这从后来发现的敦煌和日本所存的唐写本残卷,以及1969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墓地唐墓中的卜天寿《论语》抄本,均可证明《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以及辽阔的中国疆域内,实为各民族互相贯通思想以至形成共同文化心态的宝贵典籍,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是贡献卓著的。三体石经残片熹平石鼓二、《论语》的结构,主要内容、特点,及对后世在叙述这一部分内容之前,首先应当明确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问题。这就涉及到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目前通行的古代史分期,把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线定在春秋战国之际。这种分期无论在理论上和史实上都证明是很难成立的。我们根据历史学家范文澜的论述、(《中国通史简编·绪言》,1964年8月版。)赵光贤的《周代社会辨析》、(《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经济学家胡寄窗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4月版。)将西周定为中国初期封建社会(领主封建社会);春秋时期(前722—前481)为领主封建社会向地主封建社会急剧过渡。孔子所处的时代(前551—前479),正是春秋战国之交,适逢动乱剧烈的年代。《论语》为先秦论说散文集。全书分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二十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取篇首二、三字为篇名。全书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等的一些言论和活动情况,从多方面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为人,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爱人为核心的仁德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仁”,此字在《论语》中出现计一百零九次,其含义广泛又灵活多变,致使两千年来从无达诂,也给后人见仁见智的理解提供了多种可能。这就得从儒学系统对孔子阐发“仁”的不同境界与理想加以探索考察,方能知其底蕴。孔子依据人的主体意识,将周公以来礼乐文化的内在根源完全归结为“仁”,使“仁”成为礼乐的核心和人际关系的根本,强调“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为仁”,大体分析有七个方面。1.血缘基础孔子讲“仁”释“礼”互相关联,“礼”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源于氏族统治的仪式体系,要求维护、恢复这套体系,则是“仁”的根本目的。因此,《论语》首篇次章即明确揭示云: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礼记·檀弓上》云:“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上面引有子之言,实为承传孔子之深意。在谈到“孝弟”原则、教育子弟、厚待亲人时,《论语》列举孔子的话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后来《孟子·尽心上》的“亲亲,仁也”及《离娄上》的“仁之实,事亲是也”,都是顺承孔子仁学含义的延伸,使“孝”、“弟”(悌)通过血缘关系从纵横两方面将氏族关系同等级制度联结起来。这是从远古至殷、周宗法统治体制的基础。孔子将“孝”、“弟”(悌)作为“仁”的基础,以“亲亲、尊尊”为“仁”的标准,借用古代父系氏族家长制度的现成的观念,并在思想上反映了这个历史事迹的缩影。孔子综摄历史传统,将其改造成意识形态中的自觉主张,以之与人的心理原则沟通联结,进而将其扩展为人道主义,使之在自己的“仁”学史上具有普遍、长久的社会性含义及作用,其几经曲折,使“仁”字的含义广泛、灵活。2.心理原则“礼”原为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习惯法规、仪式、礼节、巫术。包括“入则孝,出则弟”等等,作为礼仪,原无复杂道理。如为孔、孟强调的“天下之通丧”——“三年之丧”,其由来久远、规定后人遵守实行的传统礼仪(《尚书·无逸》有殷高宗守丧三年的记载。《论语·宪问》亦记其事云:“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緫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当时“礼坏乐崩”的浪潮兴起,孔子的弟子宰予即对“三年之丧”感到太长,向孔子提出“一年即可以”的问题。对此,孔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且看下面的记述: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通“哀”)于其父母乎!”(《阳货》)在上面的末段文字里,孔子将传统礼制中的“三年之丧”径直与亲情相结合,使“礼”的基础植根于心灵深处,将血缘系统的“礼”定为“孝悌”,并将其植根于日常亲子的温情相爱中,经过如上转化改造,将“礼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顺理成章地变为人心内在的要求,将原先僵硬的强制规矩,升华为生活中的自觉理念,使宗教性的神秘物化为人之常情,将伦理规范同心灵欲求融化一体,使“礼”转而得到心理依据化为人性意识。这种没有神秘教义和高深玄理的转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极大的开创意义,使儒学非宗教而准宗教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仅见的。3.人道主义因情感性心理作用,“仁德”思想即具有民主性和人道主义,即依据血缘宗法的基础,扩展氏族、部落成员间既有严格等级秩序,又具备某种“博爱”的人道关系。这是孔子仁学外在方面的表现。孔子的“节用而爱人”(《学而》)、“汎爱众而亲仁”(《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等等论述,即表明其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精神,反对残暴的压迫和剥削。孔子这种原始人道主义根基,是借鉴远古氏族内部民主制的遗风残照,正如汉代今文经学家讲述的“禅让”或“明堂”之类的讲求等等。结合《论语》中大量表述“仁”及对“仁”的诸多主要规定观察分析,有人将孔子的“仁学”一概斥责为“伪善”、“欺骗”,实则将复杂的问题过分轻率地简单化了。至于后代的诸多政治骗子、学术骗子一类的所谓“闻人”,利用窃取的权位“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利用孔子的言辞欺世盗名,只能表明骗子们的下作无恥,跟孔子的仁学毫无瓜葛。4.个体人格人道主义是“仁”的外在体现,而突出在内在精神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方面,则是个体人格。这也是孔子一贯坚持的至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当时礼坏乐崩,周天子也无力回天,原有的诸种外在权威已丧失其力量和作用。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解说“礼”,实则将复兴“周礼”的任务要
本文标题:论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7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