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电子教案第六章
第六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课程引入•信贷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种职能,它对银行的经营运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贷款利息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发放贷款可以加强银行与重要顾客的关系,从而增强银行提供其他服务的能力;并且,银行的服务和经营满足了社会、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贷款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会面临各种风险。银行贷款应遵循“三性”原则,它对于贷款投向、贷款条件和用途、贷款方式以及贷款数额都起着作用。•本章介绍商业银行贷款种类、贷款政策;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方法;贷款的风险管理。一、贷款种类1、按贷款期限•定期贷款: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不定期贷款:抵押贷款和透支。2、按贷款的保障条件•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票据贴现3、按贷款的偿还方式•一次性还清贷款•分期偿还贷款4、按贷款数量•“批发”贷款•“零售”贷款5、按贷款的用途•按贷款对象的部门来分类,分为工业、商业、农业、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按贷款的具体用途来划分,一般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6、按银行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特定贷款二、贷款政策1、制定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宏观经济状况•银行的资本状况与负债结构(举例)•银行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2、贷款政策的基本内容(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2)贷款审批分级授权•“审贷分离”。•贷款的分级授权。(3)贷款的期限和品种结构(4)银行发放贷款的规模控制•判断指标:货款存款比率;贷款资本比率;单个企业贷款比率;中长期贷款比率。(5)关系人贷款政策(6)信贷集中风险管理政策2、贷款政策的基本内容(7)贷款定价(8)贷款的担保政策(9)贷款档案的管理政策(10)贷款审批的管理程序(11)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政策(12)对所有贷款质量评价的标准(13)对不良贷款的处理3、贷款的三大政策(1)贷款规模政策①含义●贷款规模政策(或贷款总量政策),是指一定时期内的银行贷款投放,是放松的还是收紧的方略。●贷款规模的两层含义:•一定时点上的贷款总余额•一定时期内的贷款增量(1)贷款规模政策②贷款规模的监控指标•资本充足率指标资本总额月末平均余额∕加权风险资产月末平均余额≥8%•存贷款比例指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75%•拆借资金比例指标拆入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4%拆出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8%•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余期一年以上(含一年期)的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余期一年以上(含一年期)的存款期末余额≤120%•单个贷款比例指标单个贷款比例指标•对同一借款客户的贷款总额与银行资本总额之比不得超过10%,即: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各项资本总额≤10%。•对最大10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总额的50%,即:对最大10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各项资本总额≤50%。(2)贷款结构政策•贷款结构政策(或贷款投向政策)是指商业银行贷款所确定的使用方向,明确支持和限制的对象等方面的政策。•现行商业银行贷款结构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贷款产业政策;二是贷款存量上的有保有压政策;三是对一般经营性贷款企业采取扶优限劣政策。2010年的贷款结构政策•2010年的信贷投放致力于调结构。如:促进成长型的中小电子信息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船舶出口买方信贷和保函等业务,为船舶出口、船舶出口企业技改研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积极开展汽车融资性租赁、购车储蓄等业务,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的多元化;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配套金融服务和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多种形式的低碳金融创新产品,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按照“绿色信贷”原则加大支持力度。2010年的贷款结构政策•在调结构的同时,也强调了控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对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尤其是国家明令限期淘汰的产能落后、违法违规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2、禁止对国家已明确为严重产能过剩的产业中的企业和项目盲目发放贷款;3、从严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的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支持;4、对于出资不实、治理架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资金管理运用制度不健全的政府融资平台,要严格限制贷款。(3)贷款利率政策•贷款利率水平•贷款利率结构(贷款差别利率休系),包括基准利率、差别利率、优惠利率、浮动利率、加息和罚息等内容)。三、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1、一般原理●贷款定价的一般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扩大市场份额原则•保证贷款安全原则•维护银行形象原则●贷款定价实质上就是商业银行如何确定贷款利率的问题。影响贷款利率的因素: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期限、贷款数额、借贷市场竞争程度(或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2、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1)资金成本•贷款定价的核心因素。•可以从资金平均成本和资金边际成本两个角度来考虑。(2)贷款风险程度•银行风险成本与全部贷款余额之比,称为平均风险费率。•贷款利率=优惠利率+风险费率。什么是优惠利率?•所谓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经济部门、行业或产品或产品制订较低的利率,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门的生产,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优惠利率是一国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对那些资信最高而且处于有利竞争地位的企业,发放短期贷款时计收低于其他企业利率水平的利率。对其他客户收取的贷款利率,则在优惠利率的基础上逐级上升。因此,优惠利率是确定其他企业利率的基准,其他企业利率与优惠利率的差额,基本上反映了其他贷款所承担的额外风险费用。(3)贷款期限•不同期限的贷款适用的利率档次不同。(4)贷款费用•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和银团贷款的费用较大;•贷款金额越小,贷款客户越分散,单位贷款耗费的费用就越高。(5)贷款的目标收益(6)顾客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7)金融市场的竞争态势(8)银行补偿余额(9)借款人从其他途径融资的融资成本3、贷款价格的构成(1)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的组成:•法定贷款利率•浮动利率•优惠利率•罚息政策及其规定比例(2)承诺费•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叫承诺费。(3)补偿余额•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补偿余额的利率计算•补偿余额贷款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例1:企业采用补偿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余额比率)•=12%÷(1-10%)•=13.33%•例2:某企业按年利率4.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0%的补偿余额,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多少?•实际利率=4.5%÷(1-10%)×100%=5%(4)隐含价格•贷款价格中的非货币性内容。•表现在贷款协议中加上一些附加性条款,这些附加性条款间接增加了借款人的贷款成本,提高了银行的贷款收益或降低了贷款风险。4、贷款定价方法(1)成本加成定价法•假定贷款利率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可贷资金的成本、非资金性经营成本(信贷人员的工资、管理成本)、违约风险的补偿费用(违约成本)、预期利润,也即在贷款成本之上加一定的利差来决定贷款利率,又称成本相加定价法。•贷款利率的计算公式为:贷款利率=筹集资金的边际利息成本+经营成本+预计补偿违约风险的边际成本+银行目标利润水平。•成本加成定价法的缺陷。举例•某企业申请贷款500万元。如果银行以10%的利率在货币市场发行存款单筹集资金;发放和管理这笔贷款的经营成本为2%;银行信贷部建议以贷款的2%补偿银行面临的拖欠风险,并且,银行对扣除以上成本后1%的净利润表示满意。则这笔贷款的利率为:10%+2%+2%+1%=15%。(2)基准利率定价法•基准利率定价法是选择合适的基准利率,银行在此之上加一定价差或乘上一个加成系数的贷款定价方法。•基准利率被称为无风险利率(RisklessInterestRate),是金融市场常用的定价参照系。•根据基准利率定价法的基本原理,银行对特定客户发放贷款的利率公式一般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借款者的违约风险溢价+长期贷款的期限风险溢价。•公式中后两部分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的加成。(3)客户盈利性分析法•主要思想:贷款定价实际上是客户关系整体定价的一个组成部分,银行在对每笔贷款定价时,应该综合考虑银行在与客户的全面业务关系中付出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客户盈利性分析法的基本框架是评估银行从某一特定客户的银行账户中获得的整体收益是否能实现银行的利润目标,因此亦称账户利润分析法。•基本公式:账户总收入大于(小于、等于)账户总成本+目标利润。•账户总成本包括资金成本、所有的服务费和管理费以及贷款违约成本。•账户总收入包括银行可以从客户的账户中获得的可投资存款的投资收入、表内外业务服务费收入和对该客户贷款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等。•目标利润是指银行资本要求从每笔贷款中获得的最低收益。•目标利润=资本/总资产×资本的目标收益率×贷款额。•如果账户净收益等于目标利润,说明贷款定价基本合理;如果客户账户净收入大于或小于目标利润,银行就应考虑调整对该客户贷款定价作上浮或下浮调整。四、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1、贷款风险的种类与成因(1)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违约导致贷款资产不能按期收回本息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就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成因:•产业分析落后导致不恰当的贷款支持;•对借款人财务状况分析粗糙,贷前未能充分认识借款人得潜在风险;•忽视道德风险的危害,对借款人的品德缺乏足够得重视;•不完备的贷款监督导致贷款信息反馈的滞后或信息不对称。1、贷款风险的种类与成因(2)市场风险●由于信贷产品的价格变动、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成因:•银行对环境、条件判断的失误;•银行资产、负债组合不合理;•市场竞争加剧;•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1、贷款风险的种类与成因(3)操作风险●由于贷款业务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是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的成因:•对环境、条件等外部因素判断失误;•缺少科学、成文的信贷政策;•内部管理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不科学的操作流程和工作程序等。海南:两名银行信贷员违法发放贷款被判刑•建行海口市住房城建支行两名信贷员,在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时,事前不做认真调查,事后又疏于监管,导致278万余元银行贷款无法追回,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法院日前分别判处他们有期徒刑1年。2、贷款风险的识别与防范(1)贷款风险分类①贷款风险分类的目标•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及时发现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贷款管理;•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1)贷款风险分类②历史与发展•1998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从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将奉行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1)贷款风险分类②历史与发展•2007年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是贷款风险分类的最低要求,各商业银行可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电子教案第六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8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