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一讲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介绍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线索: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即权力逐渐的集中,具体表现为两对矛盾的发展演变: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专制主义,即集权于皇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即集权于中央)单元知识结构(两个阶段)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权力尚未完全集中。2.战国至明清(19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知识框架】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夏:商:西周: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公权力、王位世袭内外服、神权色彩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关系:目的、内容、评价目的、内容、特点、评价目的、内容、评价神权与王权结合血缘为纽带最高权力未集中重难点突破·考向分析·真题演练考向一.分封制特点、内容、和影响1.内容:对象?权利与义务?2.特点: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P3图)周王:授土授民,调解纠纷;天下共主。诸侯:随从作战(军);交纳贡赋(经);定期朝觐(政);继续下封,任免官员;独立武装和财权血缘为纽带(贵族政治、血缘政治)天子诸侯严格的等级序列诸侯独立性强,权力未集中3.评价:对周:积极—拱卫王室、扩大疆域、巩固统治消极—诸侯独立性强,易导致割据分裂。对后世(深远):创新P3皇族分封;姓氏起源;地名简称考向二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1.目的:2.特点:创新P4,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血缘为纽带,家国一体;大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等级森严;3.影响:创新P4,对当时?对后世?【知识补充】1.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纽带,是西周核心的政治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而礼乐制则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三者都维护等级制度。分封制是从政治上建立等级制度,宗法制是从血缘上巩固等级制度,礼乐制是从生活礼仪上维护等级制度。侧重不同:分封制重在权力分配;宗法制重在权力继承。2.西周分封与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创新作业本T9)1)时间:5世纪末,随着法兰克王国建立而形成2)措施:实行采邑制含义:即将土地及当地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制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3)表现:政治—封建等级制经济—采邑制度下形成封建庄园制经济提示:君臣关系实质:契约维持【命题分析·真题演练·当堂训练·课后练习】分封制角度一:分封制的内容及特点(一分钟快速记忆相关知识)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前段考21.《论语·尧日》:“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中体现了此思想的是A.鲁B.燕C.齐D.宋3.(2012·浙江文综卷·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6·四川宜宾一模·24)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角度二:分封制的影响(一分钟快记相关知识):45.(2016·湖南永州二模·1)《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朝会的功能:“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贡赋多少;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据此可知,朝会()A.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集中体现B.在于确认君臣贵贱的等级和秩序C.旨在君臣平等议事共同作出决策D.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和君臣关系6.(2016·江苏泰州一模·1)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答案:BDD角度三:分封制的崩溃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即东周时期(周平王迁都开始)原因:经济:铁犁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根本)政治:王室衰微,诸侯势大表现: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诸侯争霸,群雄割据。7.(2016·安徽江南十校一模·24)《左传》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bì,给与)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材料反映出的实质是()A.周天子地位衰微B.分封制遭到破坏C.宗法制崩溃D.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8.(2016·河北石家庄二模·24)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A.礼乐文明崩坏B.井田制度瓦解C.分封制度崩溃D.铁器牛耕使用答案:BD角度四:宗法制的内容、特点(1分钟快记)9.(2016·湖北荆州一模·1)史载,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后父亲申侯联合曾国和犬戎杀死幽王,并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材料表明()A.申侯遵从血缘宗族关系权力政治原则B.申侯代表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力量C.申侯通过与诸侯联盟展开称霸争斗D.申侯僭越以分封为特征的等级制度10.(2016·四川自贡一模·24)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答案:AB角度五:宗法制的影响(1分钟快记)11.(2015·江苏苏锡常镇一模·1)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A.“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B.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12.(2016·河南信阳一模·1)《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B.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角度6: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王权结合,最高权力未集中;血缘为纽带;等级序列古代天命观(神权):先秦时期敬畏天,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天命不可违;秦以后把天命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13.(2016·河南开封一模·24)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B.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C.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D.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14.(2016·江苏南通一模·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15.(2016·湖南十三校一模·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白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答案:ACD角度7: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16.(2015·江苏南通一模·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答案:B角度8:礼乐制17.(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24)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战国)条中描写:“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上述现象主要表明()A.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战国时遭到进一步破坏B.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C.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缓慢D.贵族政治文化被精英政治文化取代18.(2016·湖北黄冈一模·24)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答案:AD课后练习1.(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模·1)《孟子·告子》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奖赏),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贪官)在位,则有让(责罚)”这说明()A.中央集权已经确立B.周王权威至高无上C.奖赏诸侯以地为据D.考察监督维护分封2.(2016·四川成都一模·24)《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注:“服”即“服侍天子也”)据此推断,西周时直辖“甸服”之地的是()A.周天子B.诸侯王C.卿大夫D.士3.(2016·广东佛山一模·24)对比《商代形势图》和《西周分封形势图》,可分析得出西周()A.分封制是对商代方国制的继承和发展B.宗法制是政权、族权和神权结合的产物C.分封诸侯控制商代残余贵族势力D.政治中心东移扩大了疆域4.(2016·江西宜春一模·24)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A.农业发展迅猛B.分封制度崩溃C.郡县制度形成D.官吏待遇下降5.(2016·安徽宿州一模·1)《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B.分封制度逐渐恢复C.诸侯国内部政权争夺激烈D.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6.(2016·广东韶关一模·24)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C.家国同构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7.(2016·山东青岛一模·24)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本文标题:第一讲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8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