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儿童牙的拔除第一节乳牙的拔除概述:1.距替换期较远的乳牙,原则上应尽量保留(乳尖牙,乳磨牙)2.乳牙过早拔除,恒牙尚未萌出,不仅咀嚼能力下降,邻牙向缺隙侧移动,使间隙缩小,导致恒牙异位萌出或萌出困难,影响牙排列和咬合,及儿童牙颌系统或颌面骨骼肌肉的发育等(一)乳牙拔除的适应症•1.继承恒牙即将萌出或已经开始萌出,而乳牙尚未脱落•注:X线片显示相应恒牙先天缺失,或恒牙胚异位,阻生,尚不能萌出时,可保留•2.接近替换期的乳牙•乳牙是否接近替换,不仅根据儿童的年龄,还需根据X线片•X线片显示乳牙接近替换期的标志有:•A.乳牙牙根生理性吸收一半或大部分吸收•B.继承恒牙牙根已形成一半或大部分形成•C.恒牙胚位置已接近乳磨牙根分叉内,分叉处牙槽骨极少或已消失•3.龋损严重,髓室底穿通难以修复并影响咀嚼;或残根根尖致局部黏膜发生创伤性溃疡•4.乳前牙外伤,致牙根于近颈部二分之一处折断,或该乳牙在骨折线上不能治愈•5.牙槽脓肿反复发作,影响儿童机体健康(二)乳牙拔除的禁忌症•1.局部因素•①患牙根尖周组织和牙槽骨有急性化脓性炎症•②伴有急性广泛性牙龈炎、腐败坏死性龈炎或严重的口腔黏膜疾病•2.全身状况•①血液病: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②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③肾病:肾炎病史、肾功能不全者•④儿童传染性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三)乳牙拔除的局部麻醉药•酰胺类:利多卡因、阿替卡因等•酯类:普鲁卡因、丁卡因•1.阿替卡因(碧兰麻)•特点:①在体内易降解,毒性小•②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2~3分钟麻醉,起效快•③维持时间较利多卡因长:牙髓麻醉时长60~70分钟;软组织麻醉时长3小时•④给药方法:局部浸润麻醉•⑤人群:4岁以上儿童与成人•⑥剂量:成人0.5~1支•2.利多卡因•特点:①毒性相对较大•②抗心律失常首选麻醉药•③麻醉时间:120~240分钟(四)乳牙拔除的局部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末梢神经•2.浸润麻醉:神经末梢•3.阻滞麻醉: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1.过敏反应:多见于酯类(普鲁卡因、丁卡因)•2.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注入血管内•3.术后软组织损伤:麻醉后患儿不自主的咬唇、颊、舌,导致组织损伤(六)乳牙拔除前的准备•1.仔细检查患牙,掌握拔牙适应证•2.向家长说明患牙的理由•3.了解患儿健康状况,有无系统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4.术前准备:①常规口腔检查器械•②牙钳、牙挺等•③麻药、注射器、棉球、碘伏等•5.疑有过敏患儿,做过敏试验•6.再次核对患牙,以免误拔(七)乳牙拔除的步骤•1.分离牙龈:探针或牙龈分离器•2.挺松患牙•3.安放牙钳:与牙长轴方向一致•4.拔除患牙:摇动、旋转和牵引•5.检查伤口:乳牙拔除不能搔刮牙槽窝•6.医嘱:30min去除药棉,2h进食,当日进软食,不宜过热,不漱口刷牙或舔伤口,也不能反复吸吮第二节儿童年轻恒牙的拔除•一、儿童年轻恒牙拔除的适应证•1.第一恒磨牙拔除的适应证•①因龋病致牙冠破坏严重或呈残冠、残根,髓底破坏无法修复治疗者•②广泛龋病,并发根尖周炎,骨质破坏范围大,根管治疗无法治愈者•2.恒切牙拔除的适应证•外伤(冠根纵向折裂至深部或牙根折裂并发炎症)•3.其他年轻恒牙拔除的适应证:正畸(牙列拥挤、间隙不足)第三节儿童多生牙的拔除•一、多生牙的临床特征•1.数目不等,1~2个或3个以上,前牙区多见•2.可以萌出,也可埋于颌骨内•3.可在牙弓内,也可在唇颊舌侧•4.埋于颌骨内多生牙冠根向倒置,难以萌出•5.形态变化很大,多数呈较小的锥形•6.其存在对恒牙列产生病理性干扰:恒牙发育异常,迟萌、出现缝隙、牙移位等•7.常因影响美观而就诊•二、多生牙拔除的适应证•1.萌出于口腔的多生牙•①萌出于舌侧或唇侧,出现咬合干扰•②萌出于上颌恒中切牙之间,导致出现缝隙•③因正畸需要,影响正畸移动或妨碍恒牙排列•④萌出于鼻腔或上颌窦并出现症状•2.埋藏多生牙•①影响周围邻牙的正常萌出•②导致邻牙牙根吸收•③引起牙源性囊肿或含牙囊肿•拔除时间:>8~9岁至乳切牙脱落的多生牙
本文标题:儿牙拔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9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