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献诗启》某苦心为诗,唯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题乌江亭_百度汉语作者: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泊秦淮杜牧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他的诗风格豪放疏朗、气势纵横、清新俊逸,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如《江南春》《山行》等,历来为人们传诵。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外忧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晚唐时局已经危机四伏,但统治者却不以国事为重,视国政为儿戏,整日过着醉生梦死,寻欢作乐的生活。关于秦淮和《后庭花》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位处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即亡国之音的代名词。译文:烟雾月光笼罩着秦淮河的水与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酒家的河岸。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的酒楼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朗读诗歌,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前两句诗是写什么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从后两句诗中,我们知道: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哪些人呢?3.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背景,说说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写景——淡雅,朦胧(迷蒙)交代停船的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巧妙整合在一起,点出朦胧凄凉的气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抒发了作者的忧国悲愤之情字面上批评歌女,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世风颓唐的现状,批评哪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是“还”的意思,形象写出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微妙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的讽刺,对现实情状的痛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本诗主题: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表达了对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不顾国家为难,只顾自己享乐的批判,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作者简介这首诗是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①折戟(zhéjǐ)②销(xiāo)③朝(cháo)④雀(què)①戟:古代兵器,上杆顶端有锐利枪尖,旁有月形利刃,能直刺横击。②销:毁坏。③将:拿起。④认前朝:辩认出是前朝的遗物。⑤周郎:三国时吴国大将周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赤壁的名句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1、2句:叙事,写诗人从前朝旧物睹物兴感,不禁“发古思之幽情”,浮想联翩。赤壁的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4句:由叙事引发议论,杜牧本人认为赤壁之功出于侥幸,若非东风之便,则国破家亡。借“铜雀春深锁二乔”说来,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形势的变迁。赤壁《赤壁》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你认为诗人想要借此表达什么?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赤壁的思想感情:这首咏史诗借赤壁之战的故事,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而且有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深刻用意。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赤壁的写作手法:1.以小见大: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反映了赤壁之战吴魏形势的变化。别出心裁,给诗歌增添无限情致。2.运用典故:诗人通过描写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使他能火烧曹营,大乔、小乔就要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是有某种机遇的,并借此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本文标题:《泊秦淮》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59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