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中年时,陆游由朝廷任命赴前线参加抗金斗争。在政治斗争中,陆游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嘉定二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陆游把自己的终身追求与国家的命运完全融合为一体。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写作背景•《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闲居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书愤”的含义是书写心中的悲愤:年岁已老,但壮志未酬。知识点巩固:1、陆游,字,号,山阴(浙江绍兴)人。(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2、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3、解释加点的词: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楼船夜雪瓜洲渡渡: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务观放翁南宋剑南诗稿七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气势渡口兄弟,引申“不相上下”诵读感知一、听录音,初步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诵读感知二、用文学的语言+想象疏通本诗。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豪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首联-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颔联-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颈联-书-年事已高,壮志难酬之情。尾联-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那知”——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洁。★“艰”——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悲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气如山”——当年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颔联将诗人的报国之志具体化,集中回忆描写宋军在瓜洲渡、大散关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两次战斗的胜利,具体记叙当年戍守御敌之事,写得英姿飒爽,气概不凡。而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干练、典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借用典故明志。南朝时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比,可见其年轻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白发已斑斑!两相比照,何等悲怆?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真是“我有心,天不予”啊!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借用典故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诵读探讨、思考三、探讨、思考1、颈联和尾联采用了哪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2、请结合自己所学,试分析作者如此推崇诸葛亮的原因?3、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颈联和尾联借用了哪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塞上长城”——用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出师一表”——诗人借诸葛亮“出师”的伟业来自勉;同时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融合在一起,才锤炼出尾联这样的警句。答:分别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当堂练习请结合自己所学,试分析作者如此推崇诸葛亮的原因?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主张北伐和反对北伐这两种声音一直都在对抗。陆游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主战派,但一直受到压制。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诵读总结四、表现手法(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3)用典:借用典故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五、拓展思考:请用比较得方法进一步理解《蜀相》和《书愤》这两首作品,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相同点:1、背景:都作于动乱年代。•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不同点:1情感:•《蜀相》: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书愤》:表达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之情。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色写哀情。《书愤》:以典明志,借古讽今,对比手法(两个对比)3、作品风格:《蜀相》中杜甫沉郁顿挫(一、三联景仰,二、四联叹惋)《书愤》中陆游诗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诉衷情(70岁)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示儿(85岁)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诗作诉衷情(70岁)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未”字表达放眼西北,神州陆沉,妖氛未扫的遗恨;“先”字表达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空”字,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这三个词概括力量,含意丰厚,流露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
本文标题:书愤_公开课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1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