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青海牧区双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报告
青海牧区双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报告[1][摘要]本文将共时和历时、典型调查和综合分析相结合,回顾了青海藏族现代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综合分析了目前藏族牧区的教育教学现状和趋势,剖析了当前青海牧区藏汉双语教育面临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并从把握特色、瞄准关键、夯实基础、务实创新和突出效益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关键词]藏汉双语;双语教育;双语教学;问题;对策青海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很高的省份(只有西藏、新疆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于青海),省内百分之九十的地方是藏族自治地方。省内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除了回族村社多用汉语、部分地区用藏语外,其他4个民族通用本民族语言。藏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农村牧区基本上没有汉语环境,中小学实行藏(蒙)汉双语教育。土族和撒拉族分布在农村,有语言而无文字,部分地区尚需用本民族语言辅助教学。青海也是全国四大牧区之一,以牧为主、农牧相兼,形成了城乡、农牧交叉发展的城镇、农村和牧区三元结构。全省有38个县,其中牧区县24个(14个为青南纯牧区县),有180个乡镇、1,134个村(牧)委会,分布在5个藏族自治州和1个蒙藏自治州,主要属于青南和环湖两种自然类型区。另外,省内部分农业县市也分布着牧业乡镇,如黄南州尖扎县尖扎滩乡、海南州贵德县常牧乡、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海东地区互助县巴扎藏族乡、循化县刚察藏族乡,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等。这些牧区,所使用的语言完全是民族语言,是典型的单一语言使用区。这是研究牧区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和文化基础。这与部分城镇和散杂居地区使用双语,形成双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完全有别的。可以看出,青海的牧区涉及纯牧业区、牧区县、半农半牧区、部分农业县域内的局部牧区这4种类型。青海的城镇、农村和牧区三元结构以及牧区自身的这些不同类型,构成了青海牧区教育的客观现实基础。而牧区语言生活、语言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差异性,是推广双语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牧区选择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和新一代培养模式的基础。从语言生活和文化传统的社会基础看,牧区城镇的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程度深,双语化水平高,双语教育推广的前提基本成熟(除生态移民、定居牧民等);半农半牧区和农业县的局部牧区,社会发育程度高于纯牧区,双语教育推广有一定的外围支撑和环境条件;而牧区县尤其是纯牧区,民族构成、生活方式、语言使用和文化传统等具有单一性特点(如玉树州治多县全县97.8%的人口是藏族,共29,397人,而汉族和其他民族只有655人,且多在城镇),基本上是藏族,人们说藏语、信佛教、过游牧生活,双语教育推广的难度相对较大。研究青海牧区双语教育,务必要基于这些社会基础和环境前提。一、青海牧区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总体趋势青海的现代学校教育经历了100年,起步晚,困难多,发展慢,尤其是牧区教育特殊、复杂,而双语教育则是青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青海的双语教育既是个体问题,也是群体问题,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也要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可以说,现阶段青海牧区双语教育发展问题,是关系到青海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对一个多民族聚居、藏族分布广泛的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回顾这百年青海的教育发展历程,青海初步摸索出了一条群众认可、效益明显、符合实际、具有地方特点的双语教育之路。这个过程总体上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的寺院教育阶段。从历史上看,基于藏区传统的寺院教育,以大小五明和五部大论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藏语为教学语言,同时教授其他民族语言(主要是梵文,不少高僧也通汉语、蒙古语和满语),历史较为悠久。应当说寺院教育造就了传统意义上的藏区文明。第二阶段:学校双语教育起步阶段。1910年(宣统二年),青海蒙藩学堂建立,青海藏族、蒙古族现代学校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学校教育有所加强,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周边地区和玉树结古镇。藏汉双语教育初见成效,但学校和学生数量有限,且要求学生入学须取汉语名子(叫“官名”)。现代学校的建立,彻底改变了青海历史上寺院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了以五明文化为主导的课程传统。但此阶段寺院教育依然持续发展。第三阶段:双语教育曲折发展阶段。青海解放后,各地陆续建立马背学校、帐房学校、村社小学等,牧区教育正式起步,学校教育得到发展,并从1950年起编译出版部分汉文藏文双语对照初小课本,重点培养民族干部,服务藏区建政。从上世纪60年代起,青海建立寄宿制学校,探索建立适合藏区、牧区特色的办学路子。而文革期间,青海则基本禁止民族语文教学。后重新落实政策,并在高校设立民族部、民族班和预科,加强双语教育,还以各州民族师范为基地,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双语人才。第四阶段:双语教育探索改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起,青海藏汉双语教育长足发展,探索建立了适合不同区域、不同语言人群的两类双语教学模式,逐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藏语汉语两种语言教学能力的规模化师资队伍,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各课程民族文字教材体系和从小学、中学到高校的双语教育体系。当前,青海的藏区教育整体上呈现为普通教育(城镇中不设民族语课的汉语学校教育)、双语教育(分为两类模式的藏[蒙]语汉语双语学校教育)和寺院教育三者并行或交叉发展的格局。截至2010年,全省藏语汉语双语学校582所(其中小学510所、中学69所),双语教师8,39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0%),在校双语生194,521人(其中小学137,540人、中学55,813人)。民族高考生由2001年的6,058人增加到2009年的11,356人。[3]省内3所高校和部分职业学校设有一部分双语理科专业,培养藏区急需的双语人才,主要是培养教师、医务人员、基层干部、草原生态和畜牧兽医人才、技能型人才等。与以往相比,青海牧区双语教育呈现出以几个主要趋势:第一,投入逐年增加。青海虽然财政困难,但逐年增加民族教育经费,2009年达10.92亿元,比2001年增加7.4亿元。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且寄宿生年均补助达1,200~1,500元,尽一切努力,完成“两基”任务,其中,2010年海南州同德县,黄南州泽库县,果洛州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玉树州杂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等9个县完成了“两基”任务。这些对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巩固教育成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质量大幅提高。双语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农牧区教育普及率、儿童入学率、升学率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10月,共有38个县(市、区)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4%(藏区为81.8%),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6%,全省义务教育进入了全面普及的历史新阶段。“民考民”本科录取分数线由2001年的200分,提高到2009年的312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17%,高于全国1.97个百分点,并建有若干个硕士点、博士点,开启了青海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历程。第三、模式趋于定型。经不断研究、反复实践、长期总结,藏区双语教学从自发多样,逐步规范化、体系化,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步确立了两类基本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等,各地及各学校根据当地群众意愿、当地语言环境、学生语言习惯和能力等,自由选择。两类基本教学模式为:在以使用民族语为主的农牧区,以藏语为教学语言,单设汉语课程(称“一类模式”);在东部散杂居地区以及其他汉语环境较好的学校,以汉语为教学语言,单设藏语课程(称“二类模式”)。也有一些学校,根据师资,部分课程用汉语教学、部分课程用藏语教学。第四,规模得到优化。从解放初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牧区办学形式经历了从分散到相对集中,再到规模办学的发展过程。从2000年起调整学校布局,全省中小学由3,887所调减到2007年的3,222所。从2008年起加大调整力度,当年调减175所,2009年调减551所,为2,496所。第五,寄宿制基本普及。作为适合农牧区的特色办学形式,寄宿制学校从上世纪60年代诞生起,逐步在农村牧区得到普及。截至2009年底,在全省农村牧区69所完全中学、13所高级中学、300所初级中学(含九年一贯制,下同)、1,978所小学(另有302个农牧区教学点)中,实行寄宿制的完全中学和高级中学68所、初级中学197所、小学424所,基本遍及全省所有牧区。第六,教材形成体系。从1982年以来,省上加大各课程教材编译出版力度,编译出版了基础教育阶段民族学校三套不同版本的双语教科书、教参、教辅材料,推出各类教材及用书近1,600个品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教育双语教材体系。供全国藏区学校选用的藏文教材涵盖18种课程,品种达623种,青海每年的使用量已接近400万册,使用学校包括全国藏区的3,000多所民族中小学,受益学生达82万之多,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目前可供选用的各课程藏文编译教材有中小学的509个品种,基本实现了与课程配套、同步供书的目标(教辅材料、学生练习、课外读物等尚不能满足需要),基本做到基础教育阶段“配套建设、同步供书、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正在逐步编译完善学前教材、高校相关专业教材。尤其是近五年,青海编译藏文教材240种3,274.78万字,包括课本、教师教学用书、同步练习册、假期作业、实验报告等,品种齐全,质量不断提高。第七,普遍加强汉语教学。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广大牧区开始推广汉语教学。2000年前后,编写、采用适合藏区学生、符合第二语言教学要求的汉语教材,汉语课由小学三年级提前到一年级,课时由原来的每周四五个课时增至六至八个课时。同中考、高考挂钩,推行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即MHK),2008年参加汉语水平三级考试的有2,857人,参加二级考试的有4,006人,参考人数逐年增加。并通过采用《汉语会话》录音教材、双语版《汉字宫》视频教材,开设汉语会话课等形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现已确定学前两年藏语汉语双语教育计划,正制订方案,落实措施。第八,招考逐步完善。高考、中考分别从2003年、2005年开始,针对双语学生提供非语言类各课程的藏汉文对照试卷,允许学生用任何一种文字答卷。在2007年高考中使用藏汉文对照试卷的考生2,237人,占藏族考生的40.9%。当年本科录取分数线312分,比2000年提高了112分。建立实施了双语会考制度。第九,双语学校及学生总量趋于减少。随着“两基”攻坚和教育普及,全省在校生人数虽然从2000年的72.9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85.59万人,净增12.65万人,主要是牧区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入学率迅速提高,但是,由于青海的城镇化速度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学生自发转移等,不论是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还是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总体上都趋于减少,如2010年,双语学校比上年度减少195所,双语小学生比上年度减少6,038人。二、青海牧区双语教育面临的困难和突出问题青海民族教育的关键是农牧区教育,难点是双语教育。制约青海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教育效益和学校布局,民族教育表现出“三差”——质量差、条件差、效益差,不均衡、大差距、无出路三个问题突出。(一)教师问题是制约牧区双语教育的瓶颈。教育,关键在教师。这几年,农村师资紧缺的问题得到普遍重视,通过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措施,问题开始逐步缓解。但民族地区尤其牧区的双语教育,教师问题最为迫切和关键,也是长期受地方财力、编制等影响而得不到解决的难点。不少地区的学校建得宽敞明亮,却缺乏数量足够、质量过硬的师资,群众描述为“有个好厨房,但缺好厨师、好饭菜”。问题主要包括:1.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全省各地尤其是牧区普遍缺少双语教师。据统计,全省目前教师缺编7200多人。实际需求可能还大于这个数字,如玉树州各县若要“两基”标准,教师缺编3411人以上,有些小学的师生比1∶60,杂多县师生比为1∶44,全国罕见。教师不足,导致大班现象普遍(玉树州最多的班有127名学生)。条件最好的牧区双语学校之一海北州西海寄校,按师生比标准,仅双语教师就缺编34人。2.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在教师结构上,汉语文、藏语文和数学教师为多,有关部门普查的66所民族中小学的427名专任教师中,315名为
本文标题:青海牧区双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2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