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毛概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浙江林学院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精品课程主持人万泽民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帮助大学生从理论上搞清楚近代以来解决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选择社会主义和坚持不懈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如何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的问题,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学好政治理论的重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本章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之所以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六届六中全会部分代表。1943年7月8日,王稼祥的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1945年5月,刘少奇提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1957年11月6日,毛泽东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毛泽东看解放南京的号外。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一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方法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2.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3.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争取全国胜利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会见西藏宗教领袖。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教条主义错误的主要表现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王明和他的著作。王明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2.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3.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2.群众路线3.独立自主毛泽东在荣毅仁陪同下参观申新纺织厂。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共产党,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侧重于思想路线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丰富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是侧重于理论内容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胆略和巨大的理论勇气,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第三,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是侧重于理论背景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敏锐地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第四,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侧重于理论框架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科学体系。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思考题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课堂讨论题1.我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袖人物的评价(选取其中一位发表自己的见解)2.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3.科学发展观对个人自身发展的启示?
本文标题:毛概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4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