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1)时间界定与性质:191919491956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过渡(年)过渡过渡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社会形态)过渡3(2)经济结构①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五种②合作社经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济③个体经济(土地革命后农民成私有者)成分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4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918-1920为反对外来武装干涉和平息国内战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城市实行供给制,把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3“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引进外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资本主义)列宁5(2)经济结构①国营经济①社会主义经济五种②合作社经济经济③个体经济②个体经济成分: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③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三种主要经济成分)6(3)阶级构成与矛盾主要①社会主义经济工人阶级经济②个体经济农民阶级成分③资本主义经济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7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社会主义因素(居领导地位)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非社会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因素)(仍占很大比重)(4)原因(过渡的必要性)8先搞工业化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When?How?9(1)提出1949-1952,党内达成共识:用15-20年时间,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三年恢复期后,1952,新的认识:用10-15年时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并形成完整表述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0(2)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唯一”的提法反映了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认识。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1总路线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3)主要内容:“一化三改”工业化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2A、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然性(3)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原因:“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3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14A、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然性B、改造的必然性: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原因: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5(4)实现的可能性A、我国已有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土改后,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C、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形式。D、当时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6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对农业的改造:A.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C.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D.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1956年底基本完成)17D.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联合劳动,记工分,秋后算账。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集体财产,按劳分配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一乡一社,伤害农民积极性18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对手工业的改造:手工业销售小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销售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1956年底基本完成)19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得以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统一战线关系,将对抗性矛盾转化;对社会主义的依赖;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的监督等。20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三个步骤: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半社会主义性质C.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21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1956年底基本完成)22王麻子剪刀23同仁堂的新生总经理乐松生北京同仁堂(始建于1669年)2425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26▲正确评价社会主义改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失误和偏差)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长期以来遗留下一些问题.(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27“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28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29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0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31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工农业农业工业1949195219571978(单位:亿元)表1: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相比总产值总产值总产值320246810121416181953-19571949-19891949-1989美国英国日本中国表2: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相比(单位:%)工业生产年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33表1、表2结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经济建设虽然经历过曲折,但总的说来,它的成就是极为辉煌的。34社会主义改造后:经济基础基本建立政治领域发生变化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主要矛盾发生变化35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36有人认为,当前的改革是对历史上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否定,社会主义改造是不是搞早了?搞错了?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37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相同,但具体任务不同。(1)共同点:都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国富民强,体现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的优秀品质。(2)不同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而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则是为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38第二,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39第三,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对当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弥补和纠正;绝不是对当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全盘否定,而是把当年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并做得更好。40第四,必须从人类认识规律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泽东41知识拓展训练:1、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A、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B、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C、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开始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42知识拓展训练: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3知识拓展训练:3、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44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本节回顾45思考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本文标题:毛概第3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4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