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由于二战以后出生的新生一代对于风格单调、冷漠缺乏人情味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的体现,他们希望有新的设计风格来体现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多以社会上流行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独立派举办了“这是明天”的展览会,展览上最有感染力、对艺术史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汉密尔顿的一幅招贴画《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寻常、如此丰富多彩》,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广告画、照片和画报剪贴一起,反映着画家所要提示的西方现代的流行生活方式:一套公寓房间,现代化的陈设。女主人公是一个坐在床上扭捏作态的裸体模特儿,中间站着的男主人公肌肉发达,是当代青年崇拜的健美型男性标准。他右手拿着一根放大了的棒棒糖,上面贴有“pop”字样(有人据此认为这是“波普艺术”诞生的由来)。地上有一台带式录音机、床柜前一台电视机,墙上有放大的连环图画的封面,左侧立一福特徽章。此外,还有真空吸尘器广告,窗外左边有一个电影屏幕,上面正映现着电影《爵士歌手》中的艾尔·乔尔森的特写镜头。裸体男子的健美体格与裸体女子的性感肉体,提示着人们,这些大众传播媒介正是波普美术所要提示的东西,它也是西方现代文化的潮流事物。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出生于美国的匹斯堡。沃霍尔摒弃古典艺术,立志从事于颠覆传统的概念创作。安迪·沃霍尔20世纪60年代,安迪·沃霍尔开始以日常物品为作品的表现题材重新诠释来反映美国的现实生活,以一幅《康贝尔汤罐》而出名,成为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康贝尔汤罐》玛丽莲·梦露的头像,是沃霍尔作品中一个最令人关注母题。在1967年所作的《玛丽莲·梦露》一画中,画家以那位不幸的好莱坞性感影星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立。那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梦露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创作背景1962年,美国著名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神秘自杀,一向很喜欢她的沃霍尔也和许多人一样极为震惊和伤心,于是就创作了这幅独具个性的画作。创作思想把几十张的玛丽莲·梦露的形象进行了重复的排列。并且右边是重复排列的黑白形象,左边是重复排列的彩色形象。他有意使套版不准确,造成色彩浓淡不均匀、模糊不清以及色彩错位等效果,使画面看上去质地低劣,大众化、粗俗化严重。这种对比形式的反复排列,似乎是要让形形色色的人们去记住这位自杀的谜样的性感女明星,也是一种反复的、不厌其烦的、千篇一律的纪念或追忆的形式表达。也有人解释为这些略有些细微差别的重复形象,表现了玛丽莲·梦露孤独和寂寞的内心世界,虽然她万众瞩目,但是内心仍然是孤独的,最终也无法逃脱毁灭的命运。沃霍尔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打破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深受世人的喜爱。《可口可乐瓶子》沃霍尔的画,几乎不可解释,“因而它能引起无限的好奇心——是一种略微有点可怕的真空,需要用闲聊和空谈来填满它。”实际上,安迪·沃霍尔画中特有的那种单调、无聊和重复,所传达的是某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表现了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感情。沃霍尔的作品,突出一种嘲讽与冷静。他描绘了简单清楚而反复出现的东西,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最令我们记得的形象符号。沃霍尔的绘画中常出现涂污的报纸网纹、油墨不朽的版面、套印不准的粗糙影像,让人像看电视一闪尔过,而不是欣赏绘画般仔细观看。利希滕斯坦作品“波普”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设计风格的代名词。在服装、家具复古风格会超之风劲吹今天,这个词又一次成了时尚的代名词。新一代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族、职业女性要求的是代表自己喜爱的、新的时代的风范,色彩必须大胆和强烈,设计造型应该突破旧有的造型框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波普风格的家居设计,从风格到流行程度,都是最合适的。波普艺术的表现方式瓦解了现代主义的紧张感和严肃感,为享乐主义敞开了后门。因此,各种各样奇怪的产品造型、各种各样特殊的表面装饰、非常特别的图案设计都让进入丰裕社会时代的人们大吃一惊、眼前一亮。波普艺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波普风格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如美国电话公司就采用了美国最流行的米老鼠形象来设计电话机,意大利的波普设计则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做成一只大手套的样式。意大利的《大手套》沙发波普风格的现代应用波普风格的现代应用《大批判——可口可乐》王广义中国波普艺术代表作品:王广义,男1957年生于中国哈尔滨市,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王广义把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着浓厚政治色彩的工农兵大批判图像,直接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商业流行意味的可口可乐符号相并置,从而向人们直陈出我们这个消费时代的真实存在。在具体表现上,王广义尽可能剔除了所谓的“绘画性”,通过油漆在画布上大面积的平涂处理,使作品具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而用橡皮图章盖上的数字符号则很好强调了时代特征。由于对我们这个时代变化的极端敏感,也由于王广义运用波普艺术的观念成功处理了红色经验,所以《大批判》系列当之无愧地站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红墙——家门和顺》魏光庆千年以来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对中过人的性格心理产生了意义深远的重要影响,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理结构,在当代商品经济的大潮汹涌袭来时却显示出了它的无所适从性。魏光庆目光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因此在《红墙——家门和顺》中,他机智地将取自《朱子治家格言》图像与具有禁锢隔阂意义的红墙并置,结果使作品传达出一种反思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不同于艺术家王广义所创作的“政治波普”,魏光庆以其独特的文化针对性而被称为“文化波普”。尺寸:300cm*175cm时间:作于1992年《毛主席和韶山农民谈话》余友涵画面用波普的方式处理了六十年代的经典照片,目的是要让人们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式看待那些已经神话了的历史性效果。在具体的表现上,他一边将来自民间的画法与西方的硬边画法相结合,一边在画中安排了不少花朵,这不但使画面通俗易懂,也极有中国意味。波尔曼认为他的艺术是中国式的波普艺术。作者:余友涵时间:1989年尺寸:167cm*119cm波普艺术启发了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产生,也是波普设计首先产生出与功能性、国际主义风格不一样的设计品出来,因此理解波普设计是理解现代设计往后,现代设计发展的关键内容。由于波普设计的造型独特、色彩丰富,至今仍然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它也为平凡的生活增加了几分色彩。波普艺术家是有史以来最懂得经营的一群人,她们以通俗简单的方式使艺术生活化,并且还懂得如何使大众去接受他们。在今天的西方学术界,政治化、社会化的生活化是一种时尚,哲学圣殿的大门连接着购物中心,文化已全面走向实际。波普艺术把这种文化趋向视觉化,波普既是纯艺术又是大众艺术和流行艺术。波普的意义在于其对艺术的普及化改变了艺术的品位和标准,改变了生活中一般人对艺术的经验和认识。评价波普艺术
本文标题:波普艺术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6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