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解析1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解析一、能力要求方面的对比分析大纲版《考试说明》对学生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四个方面。新课程标准的《考试大纲》对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依然是这四个能力,但是四个能力中的都有一些微妙的变化。现列表比较如下(黑体表示改变的部分):大纲版高考强调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知识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核心.而新课程标准更强调新课程规定的“知识、方法、能力”,全面考察双基并注重学科能力的考察。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落实,既重视知识本身,也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关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等。(一)强调知识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重理解。(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应用。(三)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察,这个科学素养考察从那些地方考呢?从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考什么?就考这个。重能力。与大纲版相比更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这是能力方面要求的变化,其变化相对是稳定的!二、内容的变化方面的对比分析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学生在学习了生物1的内容之后,可以学习生物2的内容,也可先学习生物3的内容。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每个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如下。“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生物3: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课程内容的变化:必修部分的变化课程内容组成上的变化: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抛弃学科体系,综合考虑高中学生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对原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补和整合,精选出三个模块,即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课程内容的具体变化:《分子与细胞》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中的“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及“生物的新陈代谢”三个章的内容,删掉“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章中“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四节的内容,增加了“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研究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及“细胞膜系统结构功能”、“细胞的凋亡”等内容。《遗传与进化》模块整合了原大纲教学内容“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三章内容。删掉第五章中“生殖的类型”和“个体发育”两部分,增加“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等内容。《稳态与环境》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必修部分中“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与“人与生物圈”三章内容。删掉“生物圈稳态”中部分内容,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生态因素”等内容。增加了“探索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选修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一章)、“群落的演替”及“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内容。在三个必修模块中保留了原来必修部分十二个实验中的七个,补充十五个,合计有22个实验,此外,在《课标》活动建议部分还增加了八个搜集资料活动、六个调查活动及一个参观活动、一个学生讨论活动。选修部分的变化三个选修模块除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和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少数的内容来自原大纲教学内容的选修部分,其余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全新的。选修模块共有14个实验,除“DNA粗提取和鉴定”这个实验外,其余13个实验全部集中在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都是全新的内容。变化的特点新课程内容变化的特点是内容多而新,实验内容及其他活动多,体现生物科学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注重生活性,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比分析新课程标准和大纲教材的内容,找到新课标中新增加的知识点、新增加的实验、更加突出的重点等,以及新课标删减的章节和知识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清楚其变化便于更好的教和学。三、知识体系方面的对比分析与传统的大纲教材相比这套新课程教材在完全遵循高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了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反映现代生物科技进展的全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情感培养体系。新课程的知识体系与大纲版教材的知识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新课程的知识体系分模块教学,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在这6个模块中,必修模块为选修模块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在必修模块中,《分子与细胞》模块为学习另外两个模块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课标教材《分子与细胞》:突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条主线,围绕系统的层次、组成和结构、功能及发展变化来逐步呈现知识,最终形成“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体系。将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来学习,正是给学生传递一个生命现象不同于其他的物质现象,有其独特的复杂性、整体性、系统性和生命性的观点。以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来介绍,是将生物学的微观世界和人类的宏观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以前教材只注重于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生命现象的偏差。课标教材《遗传与变异》:基于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这一主线,来构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一知识体系。强调的是人类对于生命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这一认识的研究和形成过程,教材呈现人类的认识过程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潜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课标教材《稳态与环境》: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构建生命系统的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这一知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既强调了生命系统的稳态有其自身的调节机制,也呈现了生命系统的稳态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生命系统来说,其稳态不仅仅有其自身的调节,还与所处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对于人类的行为而言,是干预生命系统稳态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每个模块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大纲教材以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为主线,是按照: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生物与环境,实验、实习和研究性学习六部分。围绕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基本生命特征来构建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这一体系。设计意图: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以及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2、课程内容的具体变化《分子与细胞》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中的“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及“生物的新陈代谢”三个章的内容,删掉“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章中“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四节的内容,增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建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建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细胞的凋亡”等内容。《遗传与进化》模块整合了原大纲教学内容“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三章内容。删掉第五章中“生殖的类型”和“个体发育”两部分,增加“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假说——演绎法”、“基因在染色体上”、“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内容。《稳态与环境》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必修部分中“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与“人与生物圈”三章内容。删掉“生物圈稳态”中部分内容,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生态因素”等内容。增加了“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植物生长调节剂”、“群落的演替”及“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内容。在三个必修模块中保留了原来必修部分十二个实验中的七个,补充十五个,合计有22个实验,此外,在《课标》活动建议部分还增加了八个搜集资料活动、六个调查活动及一个参观活动、一个学生讨论活动。四、基础知识点(新教材增改处)生物必修一1.单细胞生物依靠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细胞增殖、分化。(3)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3.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5.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6.蓝藻的种类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和发菜。蓝藻细胞内含有叶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与大纲版教材对比解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67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