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计量法修订及量值传递专题
85年版计量法简介计量法修订意见要点企业如何适应计量法的调整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第三章计量器具管理第四章计量监督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一九八五年九月六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一九八五年九月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_中国人大网.mht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1、以下哪个内容不属于计量法调整的范围?A、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B、制造、修理计量器具C、进行计量检定D、使用教学用计量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第十条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第十六条进口的计量器具,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实施细则第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向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乡镇企业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经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企业、事业单位方可使用,并向其主管部门备案。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第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与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施,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检定。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第二次修订内容本次修改的两个条款分别为:一是删去第十条第二款中的“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二是将第十四条中的“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修改前的《计量法》第十条规定,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第二次修订内容目前,部分原行业主管部门已转变为企业或者行业协会,部分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已上升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备案的部门大幅减少,备案的计量检定规程总数也在下降。取消该项备案后,质检总局可以通过成立相应的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审定部门或者地方拟制定的计量检定规程计划,指导、规范和抽查计量检定规程制定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第二次修订内容修改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四条规定,未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制造、销售和进口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也为了减少行政相对人负担,有必要将此项目下放到省级质监部门办理。据此,这次将该条的“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重点工作:一是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明确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功能定位,推进部门或行业内部整合;二是推进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三是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支持、鼓励并购重组,做强做大。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一、85年版计量法简介2、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是A、计量基准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C、部门最高计量标准D、工作计量标准1、量值传递的概念是指通过计量检定或校准,将计量基准所复显的计量单位(或其倍数或分数)逐级传递给各级计量标准直至普通(工作)计量器具的活动。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2、国家计量基准的基本情况覆盖十大专业技术领域的计量基准、标准。十大专业技术领域:几何量、温度、力学、电磁学、电子、时间频率、电离辐射、光学、声学、标准物质。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2、国家计量基准的基本情况•计量基准的发展缓慢•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现代量子计量基准,正在研究以物理常数为基础的普遍适用的计量单位基准体系。我国尚未完善量子计量基准。•目前,我国基准整体水平大致处于比东南亚地区、韩国和我国台湾省高一点,比欧、美、日低的位置。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2、国家计量基准的基本情况传统的实物计量基准用某种特别稳定的实物来实现,称为“实物基准”,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改用一些特定的原子系统中的量子效应来定义计量单位的量值,称为“量子基准”,或称为“自然基准”。自然基准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并且不以时间、地点为转移。米(m)、时间单位秒(s)、量子电压基准伏特(V)、量子化霍尔电阻的电阻基准等自然基准。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2、国家计量基准的基本情况基本物理常数如真空中的光速c0、普朗克常数h、基本电荷量e等是一些对物理学起基础性重要作用的普适常数。按照目前的物理知识这些常数是恒定不变的。如果能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单位和作为计量基准不仅会有极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还会有很好的普遍适用性。质量、电流,温度等阿伏加德罗等物理常数测量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3、国家量值传递图和国家计检定系统表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是国家对量值传递的程序所做的技术规定。计量法第十条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简称国家计量检定系统,是指从计量基准到各等级的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程序所做的技术规定,它由文字和框图组成。内容包括:基准、各等级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的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或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和检定的方法等。每项国家计量基准对应一种检定系统。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3、国家量值传递图和国家计检定系统表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三、量值传递、溯源与检定测试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4、量值传递的方式:有用实物标准进行进级传递,有用传递标准全面考核(MAP),有用发放标准物质(CRM),有用发播信号等。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5、量值溯源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称为量值溯源。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量值传递量值溯源自上而下体现了政府的法制性要求计划经济产物体系内准确度逐级下降自下而上体现了企事业单位自觉的要求更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确准度基本不受损失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6、计量检定与校准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即检定是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确认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的计量器具,包括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可以是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法定要求:按照《计量法》对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这些要求反映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内。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请列举韶钢计量标准6、计量检定与校准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目的:确定被校准对象与对应的记录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量值的溯源性。•对象: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6、计量检定与校准“校准”和“检定”并无实质性区别。实际上,示值误差是计量器具计量特性的主要体现。所以,校准和检定都是量值传递或溯源的具体方式;对校准的要求(包括校准实验室的总体能力以及具体的校准方法、校准设备、环境条件和人员的技能等)与对检定的要求一样,亦应严格遵照相应的规定。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6、计量检定与校准校准的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如果无相应国家校准规范,可使用:国际、地区或国家的标准或技术规范;知名的技术组织、有关科学书籍或期刊公布的校准方法;设备商指定的校准方法;实验室自编的校准方法;计量检定规程中的相关部分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6、计量检定与校准检定是进行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以及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因此,检定在计量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检定规程中对计量器具检定的要求,主要是基本的计量持性,如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等.对有些计量器具还规定了影响准确度的其他计量特性如零点漂移、线性度、滞后等.对于计量动态量的计量器具,还另外规定了动态计量性能,如频率响应、时间常数等.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7、强制检定强制检定:对于列入强制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实施的定点定期的检定。政府强制实施的,而非自愿的。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属违反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非强制检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之外的其他计量器具的检定。非强制检定由使用者依法自己组织实施。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制定并批准颁布,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作为计量器具特性评定和法制管理的计量技术法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作为检定依据的具有国家法定性的技术文件。是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一种国家技术法规,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一致。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检定规程的适用范围;•计量性能;•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检定周期•检定结果的处理等。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计量检定规程可以由()制定。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量行政部门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D.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是()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管理计量器具,实施计量检定用的一种图表B.将国家基准的量值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或从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逐级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一个比较链,以确保全国量值的统一准确和可靠C.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修订,批准颁布,由建立计量基准的单位负责起草的,在进行量值溯源或量值传递时作为法定依据的文件D.计量检定人员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合格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三、计量法修订意见要点1、为什么要修改现行计量法(一)现行《计量法》的立法构架已不太适应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需要(二)地方计量立法与现行《计量法》相抵触的现象逐渐显现(三)经济全球
本文标题:计量法修订及量值传递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8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