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讲认知:如何解读世界心理辅导中心蒋冬红2012-09-29共同探讨•认知及其意义•找寻合理认知和积极认知•怎样合理和积极认知双关图•双关图具有其模糊性,每个双关图都可以有两个确定但不同的解释。•请你注视每一个图形,直到能得出两种解释。注意,一旦你看出两种解释,你的知觉就会在两种解释之间来回变换,但你在同一时刻不会有两种经验。这种不稳定性是双关图最重要的特点。•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当我们关注的对象不一样的时候,得到的心情也往往不一样。•两秀才赶考路遇出殡队伍。•半杯水•生活中的你常常会从哪个面看问题呢?分享一、认知cognition•认知是指人们解释外部客观世界的各种方法,以及人们如何根据这些解释做出反应。•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包括:•内容——概念、事实、命题、规则、记忆•过程——解释事实、解决问题、掌控内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练习•读完题目后,写下你可能会有的想法、感受和行为。•(1)在一次考试中,你考了一个很差的名次;•(2)作为一个班干部想搞一个班级活动,但辅导员老师不批准;•(3)和你谈了两年的女(男)朋友因为某种原因提出和你分手,而且决心已定。二、认知•故事1:•李某,男,21岁,大四学生,与本班一位女生在两年前建立了恋爱关系,计划毕业后就结婚。该男生对女朋友的生活百般照顾和体贴,大事小事都很关心,以至于常常开玩笑说自己像女朋友的父亲,负责女朋友生活上的所有事情。最近发现女朋友并不像以前那样依赖自己了,有时候不和自己吃饭,于是担心以后的发展。他近一个月来,食欲很差,几乎天天失眠,常感到头晕、头痛、浑身疲倦无力,睡到半夜时常出虚汗,白天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二、认知•故事2:•刘某,男,大二学生,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喜欢上了自己班里的一个女孩子,但是一直没有勇气表白,每天都默默地关注她。最近经自己寝室同学的鼓励,鼓起勇气向她提出约会的请求,但是被那个姑娘婉言谢绝了。于是他心情非常沮丧,情绪低落。发誓“没有人会喜欢我,以后再也不和女生约会了”。于是成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对未来的道路很迷茫。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认知导致情绪倾向•抑郁:对自己、对前途、对周围世界的负性认识,自我轻贱•躁狂:夸大自己的能力,对前途持过分乐观的态度•焦虑:觉得自己的身心会受到威胁•强迫:总不放心、总怕不合适、穷思竭虑•偏执:对人持有偏见,把别人的各种态度都视为敌对行为分享:如果我们觉得不幸,可能会永远不幸。——萧伯纳所谓快乐人,不是处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人,而是持着某种特定态度的人。——休•当斯检验练习•读完题目后,写下你可能会有的想法、感受和行为。•(1)在一次考试中,你考了一个很差的名次;•(2)作为一个班干部想搞一个班级活动,但辅导员老师不批准;•(3)和你谈了两年的女(男)朋友因为某种原因提出和你分手,而且决心已定。三、合理认知认知理论与认知疗法•关于心理健康的认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艾利斯(Ellis)的合理情绪疗法三、合理情绪疗法•Ell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Ellis:人的行为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刺激的功能只是在引发我们的认知,引发我们内在语言,而认知才是真正影响我们如何反应的决定性因素。RET理论要点•A——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信念(beliefs):即我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这一理论也可称为ABC理论。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人既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行为是认知及相应情绪的外显。认知情绪行为不合理信念的特征•绝对化要求•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该发生或不该发生。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相联系。•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概十。“晕轮效应”•糟糕至极•认为某件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糟糕透顶、非常不幸。•隧道视野:关注小视野范围内的消极事件11类不合理的信念•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许•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对于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与制裁•如果事情非己所愿,将是可怕的•不愉快的事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自己不能控制和支配•面对困难与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更好•对危险与可怕的事要随时警惕,经常提防其发生的可能性•人要活得好一点,就必须依赖比自己强的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具有决定性的难以改变的影响•对于他人的问题应当非常关切•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合理认知步骤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情绪和行为的后果信念诱发性事件D(Disputing)C(Consequences)B(Beliefs)A(Activatingevents)E(Effects)通过调整达到的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效果通过提问更正扭曲的想法1这个观点现实吗?2是合理的吗?是否夸大了些什么?遗漏了些什么?贬低了些什么?是否忽略了什么进展顺利的地方?3事情真的有这么严重吗?检验练习•读完题目后,写下你可能会有的想法、感受和行为。•(1)在一次考试中,你考了一个很差的名次;•(2)作为一个班干部想搞一个班级活动,但辅导员老师不批准;•(3)和你谈了两年的女(男)朋友因为某种原因提出和你分手,而且决心已定。心理训练:认知大法官活动步骤:1分为两组2每名学生一张白纸上写下最近的一件自己特别烦恼、焦虑、内疚或痛苦的事,并写出为什么这件事让自己感觉这么不好。把白纸对折后,放入属于自己组的纸箱内。心理训练:认知大法官活动步骤:3每次每组派出一名选手,分别扮演“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从对方纸箱中抽出纸条,大声读出“令人苦恼的事”。两组分别讨论,将讨论结果交给“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原告律师”指控对方“受害者之所以感觉烦恼,是由于被告使用了错误的信念,并阐述理由,证明排除不合理信念后,那件事可以有更理性的处理。“被告律师”可以申辩,力求证明这件事是值得烦恼和应该烦恼的。心理训练:认知大法官活动步骤:4写纸条的学生扮演”认知大法官“发表自己的想法,裁定两位律师的话更有道理,说说自己的感想。分别为两组律师加分(1-5分)。说一说你的感想你的感受好些了吗?为什么好些了?四、积极认知训练:没有办法?问自己三个问题:若有结果,对我有好处吗?我想在短期内得到这份好处吗?这些好处,是否符合“我好、你好、世界好”的要求?重复旧的方法会得到旧的结果。凡事有三种办法。积极认知训练:五步脱困法困境:我做不到XX.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XX.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YY,所以到现为止,我尚未能做到XX。假设:当我学会YY,我便能做到XX。未来:我要去学YY,这使我能够做到XX.积极的认知模式•积极,不消极•任何事物总有黑、白两面•客观,不自欺•客观,不夸大,不缩小•独立,不依赖•能超越外在无关因素•灵活,不僵化•基本感受和观念应不断更新•本质,不幼稚•考虑个人的感觉,也考虑他人社会的需要分享与感受•欣然接纳你自己•永远的不完美•永远给自己机会•善待失败•得与失欣然接纳他人永远的不完美永远给他人机会善待失败得与失
本文标题:4-合理认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0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