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4、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p57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第三节:财政支出的规模第四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一)财政支出分类的意义具体意义①优化财政结构③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②控制财政规模财政支出分类,既是财政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合理的分类对于经济分析和财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1.按照财政支出功能(政府职能)分类(IMF)①一般公共服务④保健⑦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⑤社会保障和福利②国防③教育⑨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⑧经济服务⑥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其中:第(1)、(2)主要为了实现政治职能第(3)、(4)、(5)、(6)、(7)主要为了实现社会职能第(8)主要为了实现经济职能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1.按照财政支出功能(政府职能)分类(IMF)我国现行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①类级科目是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国防、外交、科技、社会保障、环境保护)②款级科目是反映为完成政府某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教育”类下的“普通教育”)③项级科目是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事项(“水利”款下的“抗旱”、“水土保持”)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1.按照财政支出功能(政府职能)分类(IMF)知识链接:《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类级科目现行规定有26项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管理事务、储备事务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1.按照财政支出功能(政府职能)分类(IMF)知识链接:《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类级科目现行规定有12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二、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类(一)补偿性支出:挖革改支出(比重小)(二)消费型支出:科教文卫、抚恤救济、社会保障、福利,国防行政、债务利息支出等(三)积累性支出: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发展农业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物质储备支出等意义:1.便于分析和研究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2.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三、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p59(一)购买性支出(二)转移性支出(一)购买性支出:亦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国家投资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前者如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对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这类支出的特点是政府支出时获得了等价的补偿,即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取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来实现国家的职能。在这种性质的指出安排中,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活动,它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一、财政支出分类(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3.按照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对购买性支出的分析:政府是一个市场主体,一手交钱,一手接货(商品或者劳务)。①等价交换:双方竞价,对政府和商家都是预算硬约束。②直接干预经济的资源配置,和私人购买是一种替代作用。③间接干预收入分配。④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二)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商品和服务。这类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支出、抚恤、救济、债务支出等。其特点是:财政支出未得到等价的补偿,即政府付出资金,却无任何所得。这类支出是否形成对市场的压力取决于获得支出的企业和个人是否进一步将所获得的货币使用出去。从财政支出环节看它并未形成市场需求。一、财政支出分类(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3.按照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对转移性支出的分析:政府是一个“慈善家”(非市场主体)(和李嘉诚的区别在于收入来源不同)①非等价交换:受益人向政府游说获得,对政府和受益人都是预算软约束。②直接干预收入分配,受益人收入提高。③间接干预经济的资源配置,政府控制不了受益人怎末花这些钱(是买猪肉,还是买青菜;买别墅,还是买经济适用房?)。④一、财政支出分类(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3.按照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3)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关系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为政府直接参与的生产活动较多,且公共设施基础较差,需要大量的政府投资,因此,购买支出所占份额较大。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的比例关系受到一国政府职能的影响。一般来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所以,购买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小,但社会福利水平较高,转移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大。一、财政支出分类(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3.按照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4)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各自的作用转移性支出则是通过支出过程,将财力从政府转移到受领者手中,支出结果是资金所有权的转移(购买力转移),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但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以及社会总供需状况的影响,则是间接的,是要通过资金接受者的反应来实现的。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所拥有的资金与市场上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相交换,直接增加了社会购买力,从而对社会生产、就业以及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均衡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对收入分配产生间接的影响。一、财政支出分类(二)财政支出的三种重要分类方法3.按照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分类的意义:购买性支出比重大(发达国家),财政偏重效率(发展中国家),转移性支出比重大,该国财政偏重公平。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四、按照政府预算编列的支出项目分类(一)政府公共支出(共23项)(二)资本性支出(共8项)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五、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这是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类的一种主要方法。(一)经常性支出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这种支出的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因此,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税收。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工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这种支出的特点,他们的耗费的结果将形成一年以上的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所以,资本性支出不能全部视为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因为所形成的成果有一部分是当期受益,但更多的是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受益。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是税收;二是国债。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安排和使用是否合理,影响到政府职能的实现,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等,影响到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关系到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所以财政支出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日本学者井手文雄《日本现代财政学》中指出:财政支出应遵循:(1)政治性原则(2)财政性原则(3)国民经济性原则(4)社会性原则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的原则:(1)效益性原则(2)公平性原则(3)受益性原则(4)节约型原则(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补充)一、效益性原则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在集中资源时,首先应当考虑,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由政府支配或交给微观经济主体支配,何者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就产生了一个效益评价问题。不言而喻,只有当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时,政府占有资源才是对社会有益的。所谓效益,就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所谓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一、效益性原则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效益的区别(1)两者计算的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大相径庭)。微观经济主体只需分析发生在自身范围内的直接的和有形的所费与所得:政府则不仅要分析直接的和有形的所费与所得,还需分析长期的、间接的和无形的所费与所得。(2)两者的选优标准不同,微观经济主体的目标一般是追求利润,绝不可能选择赔钱的方案;政府追求的则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为达此目标,局部的亏损是可能的,也是必要时。所以,在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处理极为复杂的问题。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效益性原则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配置;二是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配置;三是社会资源在各个地区之间的配置。实现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益。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二、公平性原则(但不是平均主义)(一)定义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利益应该在全体公民中公平分配,恰当的满足各阶层公民的需要。(二)体现在1、通过财政支出政策缩小贫富差距,达到收入分配公平。2、保证公民平等的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三、受益性原则第三节财政支出的规模p60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四、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p61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和测度一般有两类指标: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一)绝对指标(二)相对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G%表示)△G%=当年财政支出/上年同期财政支出×100%--同比增长率=2、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Eg表示)Eg=△G%/GDP增长率×100%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MGP=财政支出增长额/GDP增长额×100%表明GDP每增长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一)相关理论p621、瓦格纳法则2、规模效应理论3、经济发展阶段论4、官僚行为增长论第三节财政支出的规模1、瓦格拉法则p62――也称政府活动扩张论。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拉。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主要观点: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导致这种提高的原因有两个: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二、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阿道夫·瓦格纳(1835~1917)是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的集大成者和资产阶级近代财政学的创造者。代表作有《政治经济学教程》(1876年)、《财政学》(1877~1901年)。瓦格纳根据其所处政治经济及社会背景,通过吸收、整理、总结以前社会政策学派史泰因、谢夫勒等人的思想及观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以社会财政、税收思想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他把社会经济组织分为“个人的经济组织”、“共同的经济组织”和“慈善的经济组织”三种。财政是“共同的经济组织中由权利共同体构成的强制共同经济”。并据此提出了新的国家职能观。认为国家的职能应有发展文化教育和增进社会福利的职能,国家应为“社会国家”。阿道夫·瓦格纳(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二、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瓦格纳法则:政治因素:国家职能扩展→政府职能的内在质量提高→财政支出扩大经济因素:工业化→扩大的市场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日
本文标题:4、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1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