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69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序言一实习目的本次控制测量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控制测量理论知识进行控制网的布设、精密角度测量、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的能力。二实习任务与内容1、四等水准测量每组完成5条水准路线的测量工作。2、二等水准测量每组完成1条水准路新的测量工作。三实习地点与时间1、本次实习地点选在从辽宁科技学院北门向北再到产业大道环绕一周,总长度大约5公里左右2、时间分配:动员、借领仪器半天踏勘选点1天仪器检验校正2天距离测量、角度测量、水准测量18天内业计算2天整理材料、交还仪器2天四实习用仪器工具DS3水准仪一套全站仪一套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套电子水准仪一套双面尺一付尺垫2个花杆2根棱镜两个背包1个记录夹1个铅笔盒1个测伞1把测绳(100米)1根五实习队组织领导实习队长1人,负责测量队全面工作;指导老师1人,负责测量队技术指导工作;学生按5人为一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小组的工作。六实习成绩考核实习成绩考核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考核依据为操作熟料程度、工作表现、出勤情况、实习报告、小组意见等。七应上交的成果资料1、导线点展点图;2、点之记;3、水平角观测手册;4、测距手册,气象观测手册;5、仪器检验资料;6、水准测量手册;7、导线坐标计算及精度评定资料;8、高程计算及精度评定资料;9、导线点成果表;10、技术总结。第二部分实习内容控制测量的实习内容基本包括设计选点、导线与角度控制测量、内业资料计算整理等。一选点根据实习地点路况我们共踏勘了17个控制点。选定控制点位置时,应考虑以下要求:(1)相邻点必须通视,并要求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例如,能在适当的仪器高条件下通视,能使视线离开地面或其他热辐射体一定距离,以减少大气折光的影响等;(2)测线应避开高压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3)测距边的测线倾角不宜太大;(4)测距也宜选在地面覆盖物相同的地段,不宜选在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的上空。选好点后在地上钉上钢钉,并用红油漆喷上标记,以便于平常查找,并注明点的编号,编号由班级组号等构成,如10—2—1(10班2组1号控制点),最后量出导线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注明特征。这些资料,称为“点之记”。二精密水准仪和精密经纬仪的检验与观测使用按国家测量规范规定,在进行测量以前,对所用仪器要进行检验。(一)精密水准仪的检验i角检验i角:检验方法:在较平坦的地方选定适当的距离的两个点A、B,并用木桩钉入地面,或用尺垫代替。置水准仪于A、B两点之间,使两端距离严格相等,此时测得是正确的高差Hab,然后将水准仪放于两点中的任一点附近(如B点附近),这时因距离不等,在测得的高差Hab’将有i角的影响。即δhab=Hab’-Hab,同时利用公式:x=δab/(Sa-Sb)*Sa计算出调整值。校正:计算完后调整值,即可对其进行校正,并且应当是紧接着进行校正。不要搬运仪器,先计算出远处水准尺的正确读数α2,α2=α2’-x,用微倾螺旋使读数对准α2,这时水准管将不居中,调节上下两个校正螺钉使水准气泡居中。实际操作时,需先将左(或右)面的螺钉略为松开一些,使水准管能够活动,然后再校正上、下两个螺钉,校正结束后仍应将左(或右)面的螺钉上紧。检验校正要反复多次进行,直到条例要求为止。校正方法的实质是先将视线水平,即读数对准α2,(二)精密水准仪的观测使用(1)观测程序:往测奇数测站和返测偶数站:1)后视,基本分划,上、下丝和中丝读数;2)前视,基本分划,中丝和上、下丝读数(注意:先中丝,后上、下丝)。3)前视,辅助分划,中丝读数;4)后视,辅助分划,中丝读数。以上的观测程序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往测偶数测站和返测奇数站:1)前视,基本分划,上、下丝和中丝读数;2)后视,基本分划,中丝和上、下丝读数(注意:先中丝,后上、下丝)。3)后视,辅助分划,中丝读数;4)前视,辅助分划,中丝读数。以上的观测程序简称为“前一后一后一前”(2)一个测站上的操作步骤:在半天工作开始前,应检查圆水准器(或正交水准管)安置是否正确;找出倾斜螺旋的标准位置,并作一记号。每站的操作步骤如下:1)面对后视水准标尺,使仪器的两脚沿水准路线方向,另一角在观测员左手一边,先固定两角,再调整另一脚的前后左右位置使圆水准器泡大致居中。然后用脚螺旋将圆水准器整置水平。2)用下、上视距丝照准水准标尺的基本分划读取视距,读记表尺分划的三位数和测微分划尺上的三位读数,转动测微螺旋使楔形丝精确夹准水准标尺的基本分划,读标尺分划线三位读数和测微分划尺的三位读数。读数时,标尺分划线的三位数和测微分划尺的数字要连贯读出。3)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转动测微螺旋使楔形丝精确夹准水准标尺的基本分划,读取标尺分划线与测微分划尺的读数,然后按下、上视距丝读取视距,情况与(1)所述相同。4)用水平微动螺旋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的辅助分划,转动测微螺旋用楔形丝精确夹准水准标尺的辅助分划,读取标尺分划线和测微分划尺的读数。5)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水准标尺的辅助分划,转动测微螺旋用楔形丝夹住水准标尺的辅助分划,读取标尺分划线和测微分划尺的读数。至此一个测站的观测工作即告结束,待记录员计算检核完毕后,仪器搬迁至下一测站,观测员面对原地不动的扶尺员安置仪器,脚架两腿沿水准路线方向,另一腿仍在观测员的左手一边,按上述步骤进行第二站的观测,但观测程序为“前一后一后一前”。水准测量限差的要求:注:1、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表2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的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与已知点联测平地(mm)山地(mm)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读数较差/m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二等DS150130.50.50.7三等DS1100360.31.01.5DS3752.03.0四等DS31005100.23.05.0五等DS3100大致相等————二等2一DS1铟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5L一三等6≤50DS1铟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L±4nDS3双面四等10≤16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6n五等15一DS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一注:L为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三全站仪的检验校正与观测使用(一)改正项目与仪器检验A大气改正温度气压B光学对点器C视准轴误差D指标差E棱镜常数(二)测量步骤(1)设置棱镜常数(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各2次。误差(4)距离测量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四电子水准仪的使用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还安排了两天的电子水准仪的练习使用。电子水准仪的特点1)读数客观。不存在误差、误记问题,没有人为读数误差。2)精度高。视线高和视距读数都是采用大量条码分划图象经处理后取平均得出来的,因此削弱了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多数仪器都有进行多次读数取平均的功能,可以削弱外界条件影响。不熟练的作业人员业也能进行高精度测量。3)速度快。由于省去了报数、听记、现场计算的时间以及人为出错的重测数量,测量时间与传统仪器相比可以节省1/3左右。4)效率高。只需调焦和按键就可以自动读数,减轻了劳动强度。视距还能自动记录,检核,处理并能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后处理,可实线内外业一体化。六仪器维护1、仪器从箱中取出须小心,一手握扶照准部,一手握住三角座。装箱时同取出时相同,依箱盖内的装箱照片的位置小心地;将仪器放入箱内,搭上搭扣,上好锁。2、仪器不使用时,应放在仪器箱内,箱内要放适量的干燥剂,箱子也应放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房间内,仪器应防止雨淋和受潮。3、仪器装上三脚架后,锁紧牢固,以防摔下。4、观测时,应避免阳光直接晒在仪器上,以免影响观测精度。5、望远镜物镜或目镜上有灰尘时,可用田软毛刷轻轻刷去,如有水气或油污,可用干净的绒布或镜纸轻轻地擦去。6、如雨天作业观测完毕后应将仪器外部擦干,并检查仪器内部有无水气,待水气排出后再置入仪器箱内,以免光学零件发霉和脱膜。7、仪器运输时,宜采取防震措施,仪器箱外用塑料袋,以免防仪器和仪器受潮。五内业整理与计算角度计算①角度闭合差fβ的计算fβ=∑β测-∑β理∑β测——为所有水平角观测角的总和∑β理——为所有水平角的理论值的总和②角度闭合差调整如果角度闭合差fβ不满足规范要求,则说明所测角度不符合要求,应重测水平角。若满足要求,则可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度中去。③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αi+1=αi+βi-180ْْْ④坐标增量的计算Δxij=DijcosαijΔyij=Dijsinαij⑤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fx=∑Δx计算-∑Δx理论fy=∑Δy计算-∑Δy理论导线全长闭合差的计算:fD=√f²x+f²y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计算:K=fD/∑DK是用分子为一的分式表示,是衡量导线是否符合精度要求的另一重要指标。⑥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如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差值,则可对坐标增量闭合差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将fx、fy按边长的大小成比例反符号分配到各边的坐标增量中去。⑦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起算坐标及改正后的各边坐标增量,直接相加减得到各导线点的坐标。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的步骤:(1)填写观测数据(2)计算高差闭合差fh=∑h往-∑h返fh容=±4√L,若fh≤fh容时,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否则,将重新进行观测。(3)调整高差闭合差(4)计算待定点的高程通过运用平差软件南方平差仪对数据进行整理。得出最或是值。第四部分心得体会1实习中发生、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问题一:照准目标时,观察者的眼睛上下移动,发觉目标像与十字丝之间有相对移动,出现“视差”。处理方法:先移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然后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上、下移动眼睛,如果目标像与十字丝之间已无相对移动,则视差已消除;否则,重新进行物、目镜调焦,直至目标像与十字丝无相对移动为止。问题二:在二等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之差超限。处理方法:利用公路道路路面有规则的格子,每个格子的长度一样。测量前,只要使前后的格子数大致一样,将仪器架好,如果还是超限,则通过调节前尺离仪器的距离来避免超限。对于最后一站,为了避免超限,可以通过“走步子”方式,使前尺和后尺离仪器的步子数大致相同,也是一种避免超限的方法。问题三:利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明明对到了尺子,没有任何障碍物阻挡视线,水准仪屏幕上出现了“无效测尺”。处理方法:由于电子水准仪使用时间过长,同时仪器在太阳下暴晒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采取了关机仪器,让其休息一下,再重新开机进行测量。2实习后的感受心得控制测量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实习,它是在课堂结束之后在实习地集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这次实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导线测量和精密水准测量。首先进行的是导线测量,由于以前做过这样的实习,所以这次实习大家还是比较顺手的,仪器用起来已经不陌生了,但是还是要细心的,对中,整平这些环节必须要认真做好。观测分两个测回,精度达到要求后才可搬站,否则需返工重测。实习中的每一个注意点都有其实际意义,忽视每一点都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导线点的布设的位置对实际测量时的进度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路口经常有车来往,应该避免布点;实习仪器的整平对中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水平角观测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限
本文标题:69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3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