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学校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填报人周俊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填报时间2010年9月23日省(区、市)共申报所,排序为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二○一○年九月编号(中央填写)附件2:填写要求一、请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度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如实填写,仔细核对。二、“建校时间”是指学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中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有关数字、材料截止时间为2010年7月30日,除注明者外,只填近3年的数字或材料。三、文字描述要说清时间、内容、结果,抓住重点,叙述简要。四、此表请使用A4纸,双面印,左侧装订,一式四份连同电子文档一并上报。学校名称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学校类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学校属性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学校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路98号邮政编码225127学校网址@126.com项目负责人宋金海联系电话0514-87431889EmailSong_jinhai@126.com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建校时间1959.7取得国家级重点时间2005年当时校名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办学特色概述(500字以内)具有51年历史的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是一所文化深厚、传统优良、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半个世纪以来,学校走出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以“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家长满意”为办学理念,以“民主决策、情感关怀、审时度势、据正治校”为管理理念,以建设品牌学校为主线,紧紧围绕“特色、质量、水平”三大主题,实施“品牌学校、质量工程、和谐发展”三大战略,正发展成为“江苏前列,同行领先,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职业学校。学校以“尊重个性、珍爱灵性、提升德性”为原则,以“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为路径,形成独具特色的立体德育体系。学校依据职业教育特点,力推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专业文化进实训室,形成了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学校坚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与同行有异”的原则,谋求主干专业整体特色,打造特色专业;创设普通专业局部特色,打造专业特色。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依据教学内容与技能大赛、专业资格证书结合的原则,“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大纲,推出了能体现职教特色的十二种主导教学法,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主题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本着“优势资源互补,利益成果共享”、“校企一体”原则,与企业共建实训室、研发中心、车间、公司,形成了“产学结合、产教并举、产教一体”的全新校企合作局面。表1-1办学方向说明简述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思路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情况。教育方针与办学方向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有效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以培养素质优、技能强、品位高、可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融“素质、技能、知识”为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推进“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程,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引导学生深入社区,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研,了解社会需求,掌握市场信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懈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此来回报父母,回馈社会,报效国家。建设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和鲜活的创业文化的校园文化,以伊尹(烹调之圣)、墨子(百匠之父)“扬州三把刀”雕像,优秀学生代表、杰出校友事迹,毕业生创业典型,以及大师名师寄语,全方位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育人氛围。以《行为百分考核》为抓手,强化学生行为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强化技能教学,指导学生动手,锻造过硬的专业技能。自2008年以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获得12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有10多名学生成为省级技能标兵,学校多次荣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以“激发创业意识、引导创业行动、培植创业能力”为宗旨,组建创业指导团队,指导学生选择项目,拟定计划,制定制度,建立组织;设立创业基金,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开辟1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创业园区,培植了一大批创业“小老板”,还有部分学生租赁社会企业,创办实体,学校成为江苏省创业教育的典型。组建学生社团和专业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活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在近三年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中,有近500名学生获奖,学校多次荣获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强,发展后劲足,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发展规划与组织实施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有关精神,确定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建成“专业特色显著,竞争实力雄厚;区域市场有地位、行业市场有影响”的服务业名校。为实现既定目标和任务,学校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与时俱进,负重前行,顽强拼搏。(1)提升职教理念。通过政策引导,强化学习、考核评价,采取校本培训、出国(境)培训等途径,促进教师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更新人才观和教育观,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强化依法治校。学校依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修订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通过督查、考核评估,提高执行力。(3)推进科学管理。学校实行二级建制、二级管理,扩大管理域度,降低管理深度,试行扁平化管理模式,条块一体、职责明确,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转。(4)加强基础建设。学校兴建了实验实训中心、行政办公楼,增建学生公寓;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5)强化专业建设。学校依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开发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漆器、动漫设计与制、新光电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按省级示范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标准进行专业建设。定期修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计划和“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大纲,实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主题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有7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6)加强师资建设。学校以“师德、师能、师智”建设为中心,以量化考核为抓手,激励和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提升技能,有85%的教师为“双师型”。(7)建设校园文化。学校依托扬州地域文化的资源禀赋,本着“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专业文化进实训室”的理念,立足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铸就了具有职教特质的校园文化。(8)推进校企合作。学校以“优势资源互补,利益成果共享”为原则,积极完善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开发、合作培训”的办学模式,构建了校企双方在资源、设备、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互利互惠的长效机制。学校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相继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示范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三下乡”先进集体;学校多次荣获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组织奖。表1-2办学行为说明简述近来年学校遵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依法办学,在各项管理和活动特别是财务管理、学生资助和校企合作等工作中的有关情况。政策与法规执行学校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纲要》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学校严格执行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有关职业学校办学的“三个规范”,完善制度,建章立制,依法办学,规范办学。确保教学、学生和后勤三大管理规范有序。坚持校务公开:深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决策民主化程度和办事透明度。严格执行制度:学校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在财务管理中,学校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定了《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财务规章制度汇编》,建立了学校财务集体决策制和决策责任追究制,规范财务管理和审批程序。在学生资助中,严格执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实施办法》等上级文件要求,制定了学校具体的实施办法及细则,由学工处专门负责实施。加强审计监督: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和行政监察室,重大事件由校务委员会决定,行政监察室具有独立的财务审计职能。在学生资助中,学校专人督察,确保助、奖学金按时足额发放给学生。执行的成效:由于学校严格遵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近年来无违法违纪事件,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纪律与行为规范学校以“民主决策、情感关怀、审时度势、据正治校”为管理理念,通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等民主决策形式,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严格规范的学校管理和纪律约束机制,模范遵守校规校纪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财务管理严格规范。学校严格执行“二上二下”的预算管理制度,实施财务公开,在每年的教代会上都进行财务报告;严格收费管理,没有乱收费行为,连续三年被物价部门考评为优秀单位;严格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杜绝了“小金库”的发生,学校从2005年搬入新校区以来,硬件投入已2亿元,但没有出现任何腐败问题。学校财务管理每年都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年终审计,并在专项资金使用中无财经违纪行为。由国家财政资助的扬州“三把刀”实训基地和省财政资助的烹饪、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其绩效检查均为优秀。学生资助操作有序。学校按照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存折账户,按月足额发放。同时建立了校内奖学金,激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其覆盖率达30%。学校还设立了贫困生基金,对于来自四川、甘肃灾区和春蕾班的贫困生进行资助,并给予一定的路费补贴。学校在食堂、图书室、创业园等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有效地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校企合作管理周密。学校遵循“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互利双赢为目标”的原则,建立了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各系主任主要负责的管理模式。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和学校名师互通有无。通过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来料加工、校企共建实训室和学生创业园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有效地锻炼了师生的企业实践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管理有序,效果明显,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普遍赞誉,出现了招生连年“爆满”的大好形势。表1-3领导班子说明简述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结构、整体素质及战略思维和管理体系等有关情况。领导结构与素质学校形成了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开拓创新,带领全校师生在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赢得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可。(1)结构合理:5位校领导平均年龄50岁,年龄结构合理,其中教育管理研究员1人(硕士生导师),副高以上职称4人,均具备本科学历,所学专业基本覆盖了学校的重点专业,文理兼备,具有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中层干部队伍老中青结合,平均年龄43岁,其中高级以上职称17人,中级职称24人,本
本文标题:扬州商校项目申报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4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