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三章_解析
15:41:501第三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证的概述经济增长问题以及相关促进政策涉及的人类福利结果是惊人的:一旦你开始思考它们,你就很难再考虑别的问题(卢卡斯,1988)15:41:502引言基于第二章的推导,已可建立一个有良好微观基础的AD-AS模型1980年代以后,有学者将理性预期假说引入重建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模型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立仍有赖于“价格/工资刚性”这一基础假定如价格发生变化,则凯恩斯主义若干主要结论均将发生改变例如:价格一旦发生变化,则为获得财富而进行的储蓄将发生改变,从而使消费改变(庇古效应)。因此在总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价格下降可增加实际财富和消费,从而拉动总需求恢复均衡15:41:503对古典经济学是不是更好?对古典经济学而言,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严重:例如:如何解释经济周期?“在经济均衡理论中引入明显矛盾的周期现象仍然是贸易周期理论的关键问题”(哈耶克,1933)建立新古典经济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均衡模型中生成经济周期如何解释?15:41:504卢卡斯供给曲线和卢卡斯-贝纳西模型的解释由于信息不完全,导致货币非中性由此引发了经济周期但——按照卢卡斯供给曲线方程行为人对货币供给的预期不会长期出现系统性错误,意外的货币供给变化对产出的影响只应该是暂时的又出问题:大量经验研究显示产出的的周期性波动时长期持久的显然:货币的非中性未必是经济周期的关键!正相关预期的总价格水平由上式可见:产出与未线上式称为卢卡斯供给曲)(令)(pEpnpEppEpny)542(-1,-115:41:505第一节经济增长:描述与事实一、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通常被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可用本时期的国民总产出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总产出所增加的百分比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避免有增长无发展11tttYYYYY15:41:506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若干一般事实1、不同国家在人均收入方面的巨大差距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最不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卢森堡卡塔尔挪威瑞士阿联酋澳大利亚1135339832997255811616700865477刚果布隆迪利比里亚马拉维埃塞俄比亚塞拉利昂2162792983513603662011年主要12个人口大国人均名义GDP数据(单位:美元)数据来源:《世界经济展望》IMF2012.04国别人均收入国别人均收入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492714592043742129931279410153中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5414350913891201149067815:41:5072、经济增长率在国家间有着显著的差异1960-1990人均GDP美国:1.4%法国:2.7%英国:2.0%日本:5%亚洲四小龙:5%-6%乌干达、委内瑞拉、马达加斯加、马里、卡得等负增长3、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15:41:508三、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与研究方法基本问题1、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2、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3、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两种方法1、增长核算2、增长理论(模型)15:41:509第二节增长核算一、增长核算方程(,),,,,NKYAFNKYNKAYNKAYNKAMPNYMPKY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式中,和分别为总产出、劳动量和资本量,代表技术状况(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表示劳动在产出中所占份额表示劳动在产出中所占份额即: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15:41:5010(,),,,,NKYAFNKYNKAYNKAYNKAMPNYMPKY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式中,和分别为总产出、劳动量和资本量,代表技术状况(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表示劳动在产出中所占份额表示劳动在产出中所占份额即: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15:41:5011二、增长的经验估算1948-200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美国实际GDP增长年均3.6%其中:1.2%是由于资本存量的增加,1.2%是由于劳动投入的增加,1.2%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15:41:5012三、经济增长的细分因素分析增长因素增长率总要素投入劳动:1.34资本:0.56单位投入的产量知识:0.66资源配置:0.23规模经济:0.26其他:-0.031.901.02国民收入2.92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1929-1982年15:41:5013第三节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由索洛在1956年首次建立,因此又称索洛模型,说明了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索洛模型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设定为由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三者组成,并且假设边际生产递减的一次齐次生产函数、储蓄率一定,技术进步为外生变量等罗伯特·索洛(RobertSolow,1924-),美国经济学家,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5:41:5014供给Y=f(K,L)(,)zYfzKzL(,1)YKYLL1/zL()YyL人均产量()KkL人均资本量()yfk一、基本假定和思路1、社会储蓄函数为S=sY2、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15:41:5015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人均产出y人均资本kf(k)注:这个生产函数表示的是资本的边际产品MPK递减。1MPK=f(k+1)–f(k)15:41:5016基本思路:产出是资本存量的函数,资本存量的增加来自于新增的投资,投资来源于储蓄,储蓄来源于产出和收入水平15:41:5017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15:41:5018式中k为人均资本,s为储蓄率,y为人均产出(y=f(k)),n为劳动力的增长率,δ为资本的折旧率sy为社会的人均储蓄,(n+δ)k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增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Δk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ksynk(+)15:41:5019如果投资正好抵补折旧并为新增人口配备平均的资本水平,即:那么,人均资本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均衡资本水平(k*)称为稳态资本存量。三、稳态分析ksynk(+)synk(+)0k15:41:5020稳态的定义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k和y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15:41:5021y人均资本ksf(k)k*k=sf(k)(n+)k资本广化kk1投资(n+)k稳态的图形分析15:41:5023移动到稳定状态y人均资本ksf(k)k*k1k=sf(k)(n+)kkk2(n+)k15:41:5024移动到稳定状态y人均资本ksf(k)k*k=sf(k)(n+)kk2投资资本广化k(n+)k15:41:5026移动到稳定状态y人均资本ksf(k)(n+)kk*k=sf(k)kk2kk315:41:5027移动到稳定状态y人均资本ksf(k)(n+)kk*k=sf(k)kk3总结:只要kk*,投资就会超过资本广化,k就会逐步向k*移动。15:41:5028稳态时应注意的几个结论0()0kkyfkyyYKNnYKN经济处于稳态时:,人均资本处于稳态因此,也处于稳态的均衡水平不变,即:g=但此时,n即为稳态增长率(稳态中的产出增长率)。这一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15:41:5029四、储蓄率变化的影响储蓄率的增长促使投资增加……从而促使资本存量增长到一个新的稳态:(n+)ks1f(k)*k1s2f(k)*k2yk15:41:5030推论:s越高k*越高。由于y=f(k),k*越高y*越高。这样,Solow模型可得如下推论:从长期看,一个国家的储蓄率与投资率越高,这个国家的人均资本与收入水平就越高储蓄率增加从长期提高产出,因此短期会加速增长,但却不能加速稳态增长15:41:5031EgyptChadPakistanIndonesiaZimbabweKenyaIndiaCameroonUgandaMexicoIvoryCoastBrazilPeruU.K.U.S.CanadaFranceIsraelGermanyDenmarkItalySingaporeJapanFinland100,00010,0001,000100人均收入(1992年)(对数形式)051015投资占产出的百分率(1960——1992年平均数)2025303540投资率与人均收入增长关系的例证15:41:5032五、人口增长的影响yksf(k)(+n1)kk1*(+n2)kk2*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15:41:5033推论:n越高k*越低。且由于y=f(k),k*越低y*越低。这样,Solow模型可得如下推论:①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减少到k′),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②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即要达到稳态,需维持较高的稳态增长率n′,否则无法保证稳态)15:41:5034关于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的例证ChadKenyaZimbabweCameroonPakistanUgandaIndiaIndonesiaIsraelMexicoBrazilPeruEgyptSingaporeU.S.U.K.CanadaFranceFinlandJapanDenmarkIvoryCoastGermanyItaly100,00010,0001,00010012340人均收入(1992年)(对数形式)年人口增长率(1960——1992年平均数)15:41:5035新古典增长模型总结1.Solow增长模型表明:从长期看,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依赖于:与储蓄率正相关。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2.储蓄率的增加会:从长期看会提高产出短期会加速增长不能加速稳态增长15:41:5036第四节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涵义与类型(一)经济周期的定义与阶段“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工商企业形式组织其活动的那些国家的总量经济活动中可以发现的一种波动形态。一个周期包含许多经济领域差不多同时发生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一般性的衰退、收缩和复苏,后者又融入下一周期的扩张之中;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20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更短的周期”——米切尔(Mitchell)和伯恩斯(Bums)15:41:5037一般而言,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总体发展趋势所经历的扩张和收缩。这种扩张与收缩主要表现在总产出、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及通货膨胀率、投资、消费等经济变量的上下波动上。经济周期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在理解这一含义时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经济波动实质上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之间的背离。这两者之间的背离程度越大,经济周期就越严重。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15:41:5038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两个大阶段:上升(扩张)阶段与下降(收缩)阶段。两个转折点:顶峰和谷底。图4-1是一个典型的表示经济周期的曲线
本文标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三章_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5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