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口器的类型咀嚼式口器吸收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舐吸式捕吸式刮吸式第四节口器第二章昆虫的头部固体食物液体食物固体+液体食物21.咀嚼式口器(chewingmouthparts)2.吸收式口器(suckingmouthparts)3.嚼吸式口器(chewing-lappingmouthparts)4.口器类型和农药的关系5.学习口器类型的意义第四节口器目的要求要求掌握昆虫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识别昆虫主要的口器类型掌握昆虫的口器类型和农药的关系(一)咀嚼式口器直翅目、螳螂目昆虫的口器最为典型。特点:具有坚硬而发达的上颚,用以咬碎食物,并把它们吞咽下去。普通昆虫学—第二章51.1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咀嚼式口器上唇(labium)上颚(mandibles)下颚(maxillae)下唇(labium)舌(Hgpopharynx)6上唇详解上唇(labium)的构造内唇外唇上唇前面观螳螂的咀嚼式口器蝗虫的咀嚼式口器10上颚(mandibles)A.臼齿(molarlobe)B.切齿(incisorlobe)C.收肌腱D.展肌腱上颚上颚位于上唇的后方,是由头部附肢演化而来的1对坚硬的锥状构造。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颚端部具齿的部分称为切齿叶,用以切断和撕裂食物;基部与磨盘齿槽相似的粗糙部分称为臼齿叶,用以磨碎食物。上颚基部具有起源于头颅内的两束肌肉,即强大的收肌和较小的展肌,这两束肌肉分别着生在上颚的两个肌键(收肌键和展肌键)上,两束肌肉的收缩使上鄂沿两个关节的连线为轴左右活动。12下颚(maxillae)A.轴节(cardo)B.茎节(stipes)C.外颚叶(galea)D.内颚叶(lacinia)E.负颚须节(palpifer)下颚下颚是一对位于上颚之后下唇之前协助取食的构造•(1)轴节(cardo)是下颚基部的1块三角形骨片,其上有1个突起与头壳的侧下缘相连。•(2)茎节(stipes)是位于轴节下方的1块近似于长方形的骨片。轴节与茎节之间以膜相连,其外缘有1个小片或突起。因下颚须着生在它的上面,故称之为负颚须节(palpifer)3.外颚叶(galea)是着生在茎节前端外侧的1块骨化较弱的匙状骨片。由于它位于内颚叶的外面,形似钢盔,故也称“盔节”。4.内颚叶(lacinia)是着生在茎节前端内侧的1块较为骨化且端部具齿的叶状骨片,也称叶节。(5)下颚须(maxillarypalpus)是着生在负颚须节上的分节构造,一般分为5节,是昆虫的感觉器官,取食时具有味觉和嗅觉的功能。茎节上着生下颚须的突出骨片称为负颚须节。水龟虫的下颚须长于触角。轴节茎节外颚叶内颚叶下颚须负颚须节下唇下唇是头部的第三对附肢,位于下颚的后面,后头孔的下方,又称第二下颚。它是由一对类似于下颚的附肢愈合而成的,其组成是:19基本构造下唇(labium)A.后颏(postmentum)B.前颏(promentum)C.侧唇舌(paraglossa)D.中唇舌(glossa)E.下唇(labialpalpus)亚颏颏F.负唇须(palpiger)•(1)后颏:下唇的基部,连接在后孔的薄膜上,相当于下颚的轴节。又可分为亚颏和颏两部分,前者位于最基部。•(2)前颏:连接在后颏前端的部分,相当于下颚的茎节。亚颏颏前颏•(3)侧唇舌:是前颏端部两侧的一对较大的叶状构造,相当于下颚的外颚叶•(4)中唇舌:是前颏端部中央的一对很小的叶状构造,有时两叶合为一体。相当于下颚内颚叶。有时中唇舌与侧唇舌可合为一体,统称唇舌。中唇舌侧唇舌•(5)下唇须:着生在前颏的侧后方,一般分为3节,相当于下颚须。前颏上着生下唇须的骨片称为负唇须节。下唇须5、舌是位于口前腔中央的袋状构造,其表具浓密的毛与感觉器,内有骨片与肌肉,能帮助运送与吞咽食物,并有味觉之用。主要功能是运送和吞咽食物,分泌唾液。口与口前腔咀嚼式口器真正的口位于唇基的基部与舌之间,而上唇、上颚、下颚与下唇所围成的空腔称为口前腔。舌将口前腔分为两部分,前面的部分称为食窦,后面的部分称为唾窦。咀嚼式口器东亚飞蝗的头部纵切面食窦口咀嚼式口器取食过程26取食特点:缺刻、孔洞、叶肉被潜食成弯曲的虫道或白斑。视频蝗虫的取食与螳螂的捕食二嚼吸式口器28构造特点A.上唇和上颚保持咀嚼口器形式B.下颚和下唇演化成可临时组成吮吸食液体食物的构造C.中唇舌和下唇须发达D.下颚的外颚叶覆盖在中唇舌的背侧面形成食物道E.下唇须贴在中唇舌的腹面形成唾道嚼吸式口器高等膜翅目蜂类所特有,以蜜蜂为例加以介绍。1、上唇是一简单的横片;2、上颚与咀嚼式的相似,但稍延长,以适应咀嚼花粉和筑巢的功能;嚼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上唇上颚嚼吸式口器3、下颚位于下唇的两侧,下颚的外颚叶发达,成刀片状,下颚须和内颚叶较退化4、下唇:后颏:亚颏“八”字形,与下颚轴节端部相顶接;颏呈三角形;前颏:延长成槽状片,腹、侧壁骨化,背面膜质;嚼吸式口器中唇舌:多毛的管状结构,由很多骨化环和膜质环相间组成,因此能弯曲伸缩,腹面内凹成一狭槽,是分泌唾液的唾道。中唇舌的末端略膨大,形如匙状,称中舌瓣,又称扇形板。侧唇舌:薄而内凹的叶状构造。下唇须:长,4节。嚼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舌:与前颏相结合。喙:在吸食时由下唇和下颚的外颚叶临时组成,外颚叶覆盖在中唇舌的侧上方,下唇围在中唇舌的下面组成食物道。嚼吸式口器兼有咀嚼和吸收两种功能的口器。其特点是下颚和下唇特化为可以临时组成吸食液体食物的喙。35三舐吸式口器(spongingmouthpart)舐吸式口器是双翅目蝇类昆虫特有的口器。家蝇的口器是其典型的代表。舐吸式口器A.口器侧面观;B.中喙的横切面;C.拟气管的一部分家蝇口器侧面观家蝇口器端面观家蝇口器背面观蝇类的口器41取食过程A.滤食状态取食时两唇瓣平展环沟间隙紧贴食物表面食窦唧筒抽吸微粒通过环沟进入前口内42B.直接摄食状态取食时唇瓣上翻前口齿外露刺刮食物食物唧筒抽吸食物的碎粒和液体一起进入前口舐吸式口器取食过程视频食蚜蝇成虫的取食大青叶蝉蚜虫灰飞虱喙管椿象口器结构椿象的刺吸式口器蝽科-蠋敌一种沫蝉臭虫一种跳蚤蝉的刺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各部分不对称性是其显著的特点。五锉吸式口器(raspingsuckingmouthparts)54构造特点A.喙短小,上唇和下唇组成B.左上颚发达形成粗大的口针,成为刺穿的主要工具C.右上颚退化D.两下颚口针嵌合成食物道E.舌的后壁和中唇舌的前壁形成唾道锉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功能:吸食植物的汁液或软体动物的体液,少数种类也能吸人血。蓟马的头部向下突出,呈短锥状,端部具有一短小的喙,喙由上唇和下唇组成,内藏舌和由左上颚及1对下颚所形成的3根口针。右上颚消失或极度退化,不形成口针。左上颚发达,形成粗壮的口针,是主要的穿刺工具。蓟马锉吸式口器57取食时,首先用上颚口针锉破寄主表皮,使汁液流出,然后将喙紧接伤口,靠唧筒的抽吸作用把植物的汁液吸入消化道内取食过程鳞翅目昆虫的成虫属于虹吸式口器,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口器。其显著特点是有一条能卷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食花管底部的花蜜。六虹吸式口器(siphoningmouthparts)鳞翅目成虫的虹吸式口器A.鳞翅目成虫头部模式图,侧面观;B.喙的横切面61取食时,卷曲的喙伸直刺破蜜管或果皮食窦唧筒抽吸吸取花蜜、外露果汁及露水食毕喙卷曲于头部的下方取食过程天蛾Xanthopanmorgani体长约80mm,其喙伸展时可达270mm以能吸吮一种管状花里的花蜜。虹吸式口器取食过程67视频蝴蝶的取食68七捕吸式口器(graspingsuckingmouthparts)捕吸式口器是脉翅目昆虫的幼虫所特有,其最显著地特征是成对的上、下颚分别组成的一对刺吸构造,因而又有双刺吸式口器之称。捕食蚜虫、蚁、蚧类等的脉翅目昆虫幼虫,如蚁狮、蚜狮等的口器也是刺吸式,但与蝉、蚊类等昆虫刺吸式口器都不相同,它们的头式是属于前口式,而不是后口式。脉翅目幼虫的捕吸式口器A.一种蚁狮幼虫的头部;B.上颚、下颚的横切面八刺舐式口器刺舐式口器为吸血性双翅目虻类昆虫所特有。其上唇较长,端部尖;上颚变宽呈刀片状,端部尖锐,能左右活动,能与上唇一起切破牲畜的比较坚硬的皮或人的皮肤;下颚的外颚叶形成较坚硬、细长的口针,上下抽动能使被刺破的伤口张开;下唇肥大柔软,端部有一对肉质的唇辩,唇瓣具有一系列通向中央前口的横沟;舌变成一根较细弱的口针,唾道从舌的中央穿过。虻类昆虫刺破动物的皮肤后,唇瓣即贴在伤口处,血液即通过横沟流向前口,由上唇和舌形成的食物道进人口中。牛虻的刺舐式口器A.头部前面观;B.上唇与舌的关系,示口的位置;C.口器亚端部的横截面;D.近口处的横截面73A.口器附肢退化B.具有一对口沟九刮吸式口器(scratchingmouthparts)刮吸式口器见于双翅目蝇类幼虫中。刮吸式口器的昆虫取食时,先用口沟刮食物,然后吸收汁液和固体碎屑。其头全部缩入胸部,体躯前端为颈膜。蝇蛆的头部的纵切面口器类型蝗虫蜜蜂蝉雌蚊蝇蛾、蝶咀嚼式嚼吸式刺吸--植物刺吸--动物舐吸式虹吸式上唇长方形,片状横片长三角形,末端尖较粗长,下面食物道窄而长,下面食物道退化成横条上颚粗壮有齿粗壮,中部小长,针状长,瘦而薄缺退化昆虫口器类型比较表口器类型蝗虫蜜蜂蝉雌蚊蝇蛾、蝶咀嚼式嚼吸式刺吸--植物刺吸--动物舐吸式虹吸式下颚概形复杂复杂,在下唇两侧针状,左右合成食物道与唾道长,细瘦大部缺长,平时卷曲,左右合成食物道轴节三角形棒状缺缺缺极小茎节粗壮,长方形宽长在头部形成下颚叶缺缺呈小片状内颚叶镰刀形,有齿褥状,细小针状针状,有逆齿缺缺外颚叶匙状刀片状缺缺缺卷曲如钟表的发条,内有食物道下颚须5节短小,2节缺4节1节退化昆虫口器类型比较表续口器类型蝗虫蜜蜂蝉雌蚊蝇蛾、蝶咀嚼式嚼吸式刺吸-植物刺吸-动物舐吸式虹吸式下唇概形发达各部齐全长,上有唇槽长,上有唇槽,不分节粗壮,前壁有唇槽除下唇须,余皆退化后颏亚颏半月形八字形膜质缺膜质缺颏三角形长三角形膜质缺膜质缺前颏前缘凹宽长,槽片状3节管状唇鞘缺中唇舌小,芽状管状,多毛,腹面有唾管,末端有中舌瓣缺缺缺缺侧唇舌宽阔,片状薄,叶状缺缺缺缺下唇须3节长,4节缺唇瓣?唇瓣?3节舌粗大,袋状在口腔内细小,在头部成舌侧片?长,扁平,有唾道刀片状,有唾道小,在头内昆虫口器类型比较表续781确定昆虫的分属地位2确定害虫的类别3指导害虫防治学习口器类型的意义学习口器类型的意义1、根据为害状,确定害虫种类。如蝗虫、粘虫等把叶子咬得残缺不全,甚至把庄稼吃成光杆。卷叶蛾类,如稻纵卷叶螟、梨星毛虫等虽也吃叶子,但把叶片卷起结苞,躲在里面为害。玉米螟、二化螟、粟灰螟等先在茎秆上咬个洞,钻进茎秆里去为害。潜叶蛾类和潜叶蝇类则钻在叶子的两层之间吃里面的叶肉。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后,植物的外表上没有显著的残缺破损,但红蜘蛛刺吸后所分泌的唾液对植物组织及叶绿素起破坏作用,会使叶子上出现褪绿小斑点,或使叶绿素转为花青素而使叶子变红。蚜虫成群地在叶子背面,将口针插在里面长时间吸食汁液,使叶背面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和破坏,形成叶面和叶背生长不平衡,因而叶子向背面皱缩、卷曲。2、根据害虫为害特性,确定防治措施有些害虫由于是暴露的,施用一般触杀、胃毒剂可以解决问题。有些害虫是隐蔽的,不论是钻茎、钻叶或钻果的只很短一段时间暴露在外边,因此采用药剂防治时要掌握在害虫钻蛀之前。土壤中的地下害虫,有的将植物咬断拖入洞内,有的直接咬食根茎,而后将植物组织切嚼后吞入消化道内,防治这类害虫可将药剂喷在食料植物上或作成毒饵、毒谷,使之和食物一起吞入消化道内,引起中毒死亡。一些由昆虫口腔入侵致病的微生物农药,如细菌、病毒杀虫剂,喷于植物上或做成毒饵,对咀嚼式口器昆虫均能起到良好的杀虫效果。对于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可使用内吸性杀虫剂防治。虹吸式口器的昆虫吸食暴露在植物外表的液体,根据这一习性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使吸食后中毒,如目前预测预报防治常用的糖酒醋诱杀液等。84药剂类型咀嚼
本文标题:昆虫的口器-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5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