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高中化学四大平衡常数
四大平衡常数化学组杨胜金Ksp=c(Fe3+)•c3(OH-)①aA(s)+bB(g)cC(g)+dD(g),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C)•cd(D)cb(B)②CH3COOHCH3COO-+H+,电离平衡常数。③Fe(OH)3(s)Fe3+(aq)+3OH-(aq),溶度积常数。Ka=c(CH3COO-)•c(H+)c(CH3COOH)注意:固体(S),纯液体(l)的浓度一般情况下都看作是一个常数1、平衡常数表达式一、常考知识点总结2、平衡常数的意义:(1)平衡常数K的大小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K值越大,表明反应进行得越;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不完全(2)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能够反映弱酸、弱碱酸碱性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弱碱的碱性越。强强注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的电离为主3、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平衡常数只与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温度不变K不变。由K随温度的变化可推断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温度增大减小即:△H0K与T成正比△H0K与T成反比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平衡常数为K,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B(c)A(c)D(c)C(c'KnmqpQC=K,V正V逆,反应向进行QC>K,V正V逆,反应处于状态QC<K,V正V逆,反应向进行则:=><正方向逆方向平衡二、常考的题型1、化学平衡常数①直接利用表达式求K②利用K来求转化率③利用Qc与K的关系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④利用K与温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H⑤利用方程式之间的转化关系求K的变化关系1、化学平衡常数(2014新课标2)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为mol·L·s;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以以0.0020mol·L·s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②列式计算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0.36mol·L-11.3mol·L-1【特别提醒】(1)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等无关。(2)注意H2O只有在气态或非水溶剂中才能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固态物质的浓度看做常数。(3)计算平衡常数利用的是物质的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浓度。(4)不要忘记系数不同浓度的次方不同。(2012·海南高考·T)(9分)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7009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H0(填“”“”“=”);(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0.003mol·L-1·s-1。,则6s时c(A)=mol·L-1,C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4)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2014山东)29.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H0(I)2NO(g)+Cl2(g)2ClNO(g)K2∆H0(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用K1、K2表示)。如果方程式之间相加得到新的方程式则:K之间相乘如果方程式之间相减得到新的方程式则:K之间相除如果新方程是旧方程式的逆反应则:它的K为原来方程式K的倒数如果方程式的系数变化n则K变化Kn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已知1100℃,K=0.263某时刻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1)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填“是”或“否”),(2)反应向________进行?(填“正向”或“逆向”)FeO(s)+CO(g)Fe(s)+CO2(g)(2014浙江)27.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CaO(s)+SO2(g)+CO2(g)ΔH1=218.4kJ·mol-1(反应Ⅰ)CaSO4(s)+4CO(g)CaS(s)+4CO2(g)ΔH2=-175.6kJ·mol-1(反应Ⅱ)请回答下列问题:(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Ⅱ的Kp=(用表达式表示)。把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的C(B)换成P(b),其余的不变2、电离平衡常数①直接求电离平衡常数②利用电离平衡常数比较酸碱性的强弱,从而判断一些相关的方程式的正确与否已知HClO:Ka=3.0×10-8,H2CO3:Ka1=4.3×10-7,Ka2=5.6×10-11,写出往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上海)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HCOOH、HCN、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Ki=1.77×10-4Ki=4.9×10-10Ki1=4.3×10-7Ki2=5.6×10-1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2CN-+H2O+CO2→2HCN+CO32-B.2HCOOH+CO32-→2HCOO-+H2O+CO2↑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3、溶度积①溶解度与Ksp的相关转化与比较②沉淀先后的计算与判断③沉淀转化的相关计算④金属沉淀完全的PH及沉淀分离的相关计算⑤数形结合的相关计算(2014新课标2)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稀硫酸Na2SAgNO3与AgCl的浊液Ksp(AgCl)>Ksp(Ag2S)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2014新课标2)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相同条件下,Ksp越小越容易沉淀(2013新课标2)11.己知某溶液中含有C1-,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1-、Br-、CrO42-B.CrO42-、Br-、C1-C.Br-、C1-、CrO42-D.Br-、CrO42-、C1-相同条件下,结合同一离子时,所需要该离子浓度越小的越容易沉淀(2013新课标1)13.室温时,M(OH)2(S)M2+(aq)+2OH-(aq)=ac(M2+)=b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A.lg()B.lg()C.14+lg()D.14+lg()利用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求出这一时刻OH-的浓度,然后在利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求出H+的浓度从而求出PH注意:OH-的浓度带有平方(2011新课标)(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mol·L-1(Ksp[Cu(OH)2]=2.2×10-20)。通过PH求出OH-的浓度再代入溶度积表达式就可求出Cu2+的浓度。4、水的离子积①通过Kw的大小比较相关温度的高低②溶液中H+OH-浓度的相互换算③酸碱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的H+OH-的计算(2013全国大纲卷)12、右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四大平衡常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1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