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朗诵技巧讲座——用声音传达美妙的世界表演一、什么是朗诵二、朗诵前的准备三、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朗诵技巧一、什么是朗诵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与朗读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朗诵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二、朗诵前的准备(一)选择朗诵材料(二)把握作品的内容(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一)选择朗诵材料记叙文朗诵——真情描述人生段落散文朗诵——轻轻挥洒美的情愫诗歌朗诵——激情点点震荡心扉寓言朗诵——巧语启悟以小见大1、正确、深入的理解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二)把握作品的内容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例:《我爱这土地》艾青2、深刻、细致的感受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二)把握作品的内容3、丰富、逼真的想象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情。(二)把握作品的内容例:《一月的哀思——献给敬爱的周总理》(节选)——李瑛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着个这样苍白的日子;我不相信死亡竟敢和他的生命,连在一起;我不相信迎风招展的红旗,会覆盖他的身躯:我只相信即使把他交给火,也不会垂下辛勤的双臂。但,千山默哀,万水波息,微茫里,却传来无尽的哀乐,哽咽的汽笛。声音,这样悲切,却又这样有力,——似飓风掠过大海,——似冷雨抽打大地。报纸,披着黑纱,电波,浸着泪滴;每盏灯,都象红肿的眼睛,每颗心,都在哀悼伟大的战士:回来吧,总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人民,怎能没有你!革命,怎能没有你!一月的衰思(节选).mp3(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用绕口令或近似绕口令的语句练习例: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1.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3.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例: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解:(富翁)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书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例: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天天下雨,我已经不想留下雨与天留人无关主人不让留自己做不了主,主人和天留客了犹豫不决型的客人主人非不让留还是天让留啊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去过巴黎。•我去过巴黎。(回答“谁去过巴黎”)•我去过巴黎。(回答“你去没去过巴黎”)•我去过巴黎。(回答“香港、东京等地,你去过哪儿?”)•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语速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为例,朗诵时应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调整语速,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读下来。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句调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1.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2.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3.平调(→):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4.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句调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我渴望自由,(→平调)(庄严)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我希望有一天(→平调)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囚歌》要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朗诵相关网站推荐:中国诗歌网西克朗诵朗诵天地声之韵朗诵网天府配乐朗诵网中国主播网中国播客网谢谢观赏!情满中国专题朗诵会
本文标题:朗诵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2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