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常用训诂学术语一、释义的术语(一)曰、为、谓之这几个术语,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于对同义词或近义词加以细微的区别。被释词放在其后。略等于现在的“叫做”。格式:释语+“曰、为、谓之”+被释词《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无室曰榭。四方而高曰台,陕而修曲曰楼。”《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尔雅•释宫》:“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另外,“谓之”又可作“之谓”,意义不变。《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乐记》:“德音之谓乐”。(二)谓用来标明被释词所指的对象或范围,也可以用来串讲文意。主要用于以一般释特殊,以具体释抽象,以分体释总体等。被释词放其前。格式:被释词+“谓”+释语《诗经•邶风•谷风》:“何有何亡”,毛传:“有谓富也,亡谓贫也。”《诗经•邶风•柏舟》:“母也天只”,毛传:“天谓父也。”《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三)言常用来串讲文意、句义或词义。《诗经•邶风•柏舟•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诗经•墉风•君子偕老》:“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毛传:“有子若是,可谓不善乎?”郑笺云:“子乃服饰如是,而为不善之行,于礼当如之何?深疾之。”孔疏:“云如之何乎,言其宜善也。今之夫人,何以不善而为淫乱,不能与君子偕老乎?”(四)犹使用这个术语的时候,被释词与释语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说文》:“仇,犹应也。”段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所谓“义隔而通之”,就是说释语与被释词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大致相当于今之“等于说”除了用于意义相近的词释义外,还可以用于以引申义释本义,以本字释借字。格式:被释词+“犹”+释语《诗经·卫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厓也。”《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歧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五)貌“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使用时,被释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即“……的样子”《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传“愠,怒也。悄悄,忧貌。”(六)之言、之为言使用这两个术语的时候,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外,释语和被释词之间有同音的关系,或者是双声叠韵的关系。《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所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二、拟音的术语(一)读若、读如一般用来说明被解释词的读音。《说文》“读”下段注:“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说文·口部》:“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礼记·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郑玄注:“匪读如四牡騑騑。”又作“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传注多用“读如”,其余则见于《说文》。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对此多持异议。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潜研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说》)王筠《说文释例》和张行孚《说文发疑》都认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一概而论。洪颐煊《说文读例》则认为“读若”除释字音、通假借外,还有训字义的作用。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说文》中“读若”的基本作用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读若字与被释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况的字又往往是比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晓的成语方言,因此读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释字的假借字,或与被释字意义相通。对传注中的“读如”,意见较为一致,即:不但拟音,而且指明假借。例如《周礼·春官·男巫》:“春招弭。”郑玄注:“杜子春读弭如弥兵之弥。”《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若‘屈伸’之‘伸’,假借字也。”杜、郑即以“弭”、“信”为“弥”、“伸”的假借。读若、读如等都有以本字相释的情况。有时是该字一音数义,用读若、读如等指出该字在此处应是某义;有时该字虽然只有一音一义,也用读若、读如引出常语俗词明确该字的音义。前者如《周礼·天官、大宰》:“六曰主,以利得民。”郑玄注:“利读如上思利民之利。”(二)读为、读曰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意思是改读为某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变化主乎异,字异而义撩然也。”所谓“易字”,即换用本字以释借字。《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注:“泮读为畔。”《尚书·舜典》:“播时百榖。”郑玄注:“时,读曰莳。”“时”无种植义,所以以“莳”读之则意义了然。《汉书·成帝纪》:“天下虚耗,百姓罢劳。”颜师古注:“罢读曰疲。”后代训诂学家在注释中单言“读”或“音”,其作用有时与读为(读曰)的意思相同。例如《汉书·息夫躬传》:“……,未有能窥左足而先应者也。”苏林注:“窥音跬。”意谓跬为正字,窥为借字。“跬”是半步的意思。与读若(读如)一样,读为(读曰、读、音)也有以本字为训的情况例如《汉书·高帝纪》:“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苏林注:“下音下书之下。”“字旧有上去二音,此说既定其音为去声,实际上也就明确其义,指出“下”是送下的意思。这种情况后来学者称为“破读”。“读为”“读曰”与“读如”“读若”的区别在于: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后者则一般是用于主音,但有时也用于本字破借字。例如:《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此外,某字某某同、古声某某同、某某义同、某与某古字通、以某为某、谓某为某、名某为某【指明被解释字的通假字或本源字。】三、正误的术语:当为、当作这两个术语是用来表示声误或字误的,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凡易字之例,于其音之同部或相近而易之曰‘读为’,其音无关涉而改易字之误则曰‘当为’,或音可相关义绝无关者,定为声之误,则亦曰‘当为’。”“当为者,定为字之误、声之误而改其字也,为救正之词。”“字误、声误而正之,皆谓之当为。”字之误,即因二字形体相近而误;声之误,即因二字声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周礼·天官·小宰》“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郑玄注:“杜子春云,‘宫’皆当为‘官’。”宫、官即因形近而误书。当为(当作)既为“救正之词”,所以也为后代校勘学所沿用。《周礼·掌客》:郑注:“牲当为腥,声之误也。”《礼记·丧大记》:“胥当为祝,字之误也。”此外,或为、或作、本作、本或作、本亦作、本又作、一本作、某本作【用来校勘文字异同。】四、说明虚词的术语:辞、词、语助古代训诂中把虚词叫做“辞”或“词”。东汉以后又叫做“语助”。《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传:“忌,辞也。”《说文•只部》:“只,语已词也。”《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杜预注:“繄,语助。”《左传•隐公三年》:“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杜预注:“命出于义也。夫,语助。”五、其他术语(一)破读读破如字破读是用本字去改读古书中的通假字,也称为“破”“破字”“易字”。《周礼·天官·疡医》:“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刮去恶疮的脓血)杀之齐(剂)。”郑玄注:“‘祝’当为‘注’,读如‘注病’之‘注’,……‘注’谓附著药。”贾公彦疏:“云‘祝’当为‘注’读音,疾医非祝说之官,为‘祝’则义无所取。故破以‘注’。‘注’谓注药于中。”读破即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化。改读声调、声母、韵母。或同时改变。出现“读破”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是词义的引申发展,由于语言中某一个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或新的语法功能,为了在读音上也有所区别,使表达上更加明确,就把这个字念为另一种读音以示差异。读音不同,意义及语法功能也就有别,所以改读不是任意的。“如字”是与“读破”相对而言,即读字的本音。一个字有两个以上区别意义的读音,合乎当时习惯中最常用的那个读音和意义的就是“如字”。《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经典释文》:“知如字,又音智。”(二)浑言、析言浑言指对同类事物的统称,着眼于其共同性,不计较其中细微的差别,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等。析言指所谓的近义词同中有异,而强调其异的一面,又称对文、对言。用来区别同义词或近义词,或具有上下义关系的词。“析言则殊,统言不别。”《说文·走部》:“走,趋也。”段玉裁注:“《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别也。”《说文·鸟部》:“鸟,长尾禽总名也。”段注:“短尾名隹,长尾名鸟,析言则然,浑言则不别也。”《说文·草部》:“茅,菅也。”段注:“按统言则茅菅是一,析言则菅与茅殊。”《诗大序》:“声成文谓之音。”孔颖达疏《正义》:“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与音别……对文则别,散则可通。”又古人用事物义类相近的单音节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通常总是统称。析言之,则意义不完全相同,见于前代古书的训诂,例如:言语《诗经·大雅·公刘》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商贾《周礼·大宰》郑玄注:“行曰商,处曰贾。”陶冶《尚书·梓材》伪孔传:“治土器曰陶,治金器曰冶。”离别《楚辞·离骚》王逸注:“近曰离,远曰别。”绵絮《急就篇》颜师古注:“精者为绵,粗者为絮;新者为绵,故者为絮。”这些复合词后代一直使用,相沿至今也就不细加分别了。(三)通语、凡语扬雄《方言》中的常见术语。通语指非地区里通常共同说的词语。见于汉扬雄所作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通语”是对“方言”来说的,即不是一方一地之言。例如《方言》卷一说:“娥、,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间谓之。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关而东,河济之间谓之媌,或谓之姣;赵、魏、燕、代之间曰姝,或曰妦。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曰妍。好,其通语也。”扬雄所说的“通语”就是各地能通行的普通词语,含义也是一般性的,跟各地特有所指的方言词语不同。在扬雄书里“通语”有时也说“凡语”。凡语指各地一般普遍说的词语。见于汉代扬雄的《方言》。例如《方言》卷一说:“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犹)女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这里所说的“凡语”就是一般通行的都可以这样说的话。在扬雄书里有时也说“通语”。(四)转语、代语扬雄《方言》中的术语。转语指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转变的。有音转而义不变的,如《方言》卷三:“庸谓之倯,转语也。”庸、倯是叠韵相转;《方言》卷十:“,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火也。”“、、火”是双声相转。有音转义变而分化为不同的词的,如《尔雅·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晋代郭璞注《尔雅》、《方言》每每说“语声转”,或说“语转”、“声转”。自从郭璞解释语词提出“语转”、“声转”的观念以后,清代学者研究训诂,就从声音转变而意义相通这一条规律去说明见之于古书中的音义相关的各类语词,或为古今语,或为方俗语。清代戴震有《转语二十章》。其书不传,可是有序一篇,载于《戴东原集》。他把声音的变转,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位”,一类是“位同”。“同位”为正转,“位同”为变转。这都是就声母来说的。“同位”就是发音部位相同,“位同”就是发音方法相同。如“端”、“定”两母相转是同位,如“端”、“精”两母或“定”、“从
本文标题:常用训诂学术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2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