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必修课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新人教版必修1
1高中化学远程研修专题三必修课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专题简介:一线老师在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具体的解决对策是怎样的。本专题首先梳理了必修课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然后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三维目标如何有机融合,如何有效选择和组织素材,如何进行课题的整体单元设计。本讲主题:一线老师在实施必修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本讲首先梳理了必修课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然后结合金属钠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结合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案例分析了如何有效选择组织素材、确定核心教学思路。1必修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徐敏:由于新课程必修模块中的元素化合物内容、组织体系均发生了变化,导致一线老师在实施必修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怎样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融合?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材中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功能有何差异?为什么把元素周期律放在元素化合物之后?没有了元素周期律,以什么样的线索来进行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何选择和组织素材?新课程给的课时紧张,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深广度如何把握?唐建华:北京新课程实施顺利,主要因为培训一步到位,由专家直接进行培训。另外北京教研室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典型课例的系统研究,每章课例都进行全市教师能够参加的研讨活动。每次活动由一线老师精心准备,现场教师交流研讨,邀请专家进行深入点评。从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的角度分析,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有:教师具有了三维目标的意识,但三维目标的整体把握和有效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中的丰富素材?主持人:由此可见,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2内,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如何有机融合?如何有效选择和组织素材?如何进行课题的整体单元设计?2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徐敏:一线老师在三维目标融合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是,由于对具体知识的价值和功能理会不到位,导致不能较好挖掘知识能够承载的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功能;原来用元素周期律支撑元素化合物教学,现在元素周期律放在了元素化合物教学之后,支撑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概念原理改变了,应该向学生渗透什么样的思想和方法?另外,老师普遍感觉较难选择好的教学情景,并且对教学情景的挖掘不到位,利用情景的角度、节奏把握不好,导致三维目标落实出于割裂状态。胡久华:实验区老师对三维目标的制定未能落实,尤其是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较泛化,几乎每节课都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另外可以惊喜地看到实验区的元素化合物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教师的教学已经尽量避免孤立地知识教学,已经呈现教学情景,已经有过程与方法内容,已经体现三个维度的教学内容;但是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方面的落脚点不明确,实效差。唐建华:在实现三维目标融合方面北京的具体做法。老师可以通过问题线索和活动线索帮助学生认识的深化和发展,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老师可以从学科、方法、STS思想的体现三个方面来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金属钠的教学案例1的介绍“金属钠”教学的引入,是通过真实的新闻事件。由于原来的新闻材料中的信息是杂乱的,结构是不良的,教师首先对新闻报导进行了文字处理,并且根据需要对材料内容做适当的删减或增加,将容易引起学生误解或纠缠不清而又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内容去掉,强调的、暗示性的、与化学教学相关的细节使之重复出现。在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了经过修改的新闻报导:大洋网讯2001年7月7日,广州市珠江河上出现神秘“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记者赶到黄埔大道东东圃石溪路段时,在广东正大饲料公司旁边的石溪涌内看到了一个漂浮的白色金属桶。交警已经将现场封锁,6辆消防车则一字排开。3一旁戒备的消防队员说,早上已经有一个同样的金属桶爆炸了,爆炸的威力很大。据现场一位围观的群众讲,早上一个已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并不停地冒着气泡。10时多突然从铁桶内窜出亮黄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一位妇女惊讶地说。随后,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蘑菇云有近十几米高。据悉,早在前日,珠江水面上就发现了两个铁桶,其中一个在江面上爆炸了,另外一个则在石溪水面被路过的船只发现。据说,晚上18时45分左右,该船曾经将铁桶打捞上船,本打算清洗过后使用。但是当船员把盖子一打开,桶内马上冒起白色烟雾,而且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刻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桶推到江里。一遇到水,这个桶就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珠江水面上尚有3个一触即发的“水雷”漂浮着,消防队员、民警及广州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赶来聚在一起,紧张地研究处置“水雷”的对策。在学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总的驱动任务:如果你是《化学学报》的特约记者,你将如何用化学家的观点写这篇报道?为了让学生有针对地深入思考,教师提出了第一个驱动问题:从现有资料来看,你还想做哪些调查?你能否根据新闻中的信息对这些疑问提出自己的一些假设或推测?小组进行交流。学生提出了种种疑问,如为何会爆炸?钠有何性质?爆炸会产生什么后果?未爆炸的铁桶如何处理?这些装有金属钠的铁桶从何而来?有何用途?学生并且提出了种种假设:已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一遇到水,这个桶就爆炸了——爆炸应该与金属钠和水有关;不停地冒着气泡,有爆炸发生,应与产生的气体有关;从元素的角度来看:气体不是氧气就是氢气,可能是氢气爆炸,也可能是氧气使金属钠剧烈燃烧而爆炸;双手立刻感到剧烈疼痛——有强烈腐蚀性的物质;一个已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可能钠的密度比水小。教师立即整理了学生的问题和假设,并引导学生从一个普通的新闻材料,深入到新闻背后的化学本质的探讨。明确第二个驱动问题:钠与水能反应么?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假设。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总结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学生的结论: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钠外观像石头,灰白色。钠很软,可以用小刀切开;切开金属钠的断面,能观察到金属银白色的光泽,但光泽很快4变暗,重新变成灰白色;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变成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音、有气体产生、有白色烟雾产生等。学生产生的新问题:为何钠要放在煤油里?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其表面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钠在水面上为何会四处游动?发出声音?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钠为何会变成光亮的小球?白色烟雾是什么?钠消失了,说明与水反应了,但生成了什么?金属钠能与水反应,但爆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面对学生产生的各个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三个驱动问题:金属钠在水中爆炸的原因是什么?从元素守恒来看,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氧气。那么是产生的氢气爆炸了?还是产生的氧气使金属钠燃烧剧烈而爆炸?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第四个驱动问题:腐蚀性物质是什么?亮黄色火焰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的分析:腐蚀性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用酚酞可以验证;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应该还有一种钠的化合物,又有腐蚀性,应该是氢氧化钠,可以用指示剂检验,也可以用铜离子、铁离子等检验;氢气燃烧应是淡蓝色火焰,不是亮黄色。推测可能是钠燃烧的火焰;是否可能是煤油燃烧的火焰呢?学生通过金属钠燃烧实验和燃烧产物检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在上面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水雷”爆炸的原因,总结金属钠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教学的结尾,教师讲道:“看来‘水雷’之谜我们已经揭开,但这些装有金属钠的铁桶从何而来?又有何用途?还未爆炸的3个铁桶该如何处理?面对这样的危险化学药品在储运和应急处理上应有怎样的规范,公众应得到怎样的提示呢?请你以《化学学报》特约记者的身份,详细地为公众描述这次‘水雷’爆炸的过程和其中的化学原理,并调查金属钠在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的?可能的用途是什么?在对此次事故的善后处理提出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对公众提出处理危险品——金属钠的建议。”金属钠的教学案例2的介绍引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回忆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认识了哪些主要物质?以其中的一种物质为例,说说它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这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研究5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展开:让学生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在实验中用感官或仪器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分析、思考和综合。例如,观察什么,在这个实验中要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的相对大小、密度的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观察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例如,思考和综合: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思考与结论1.浮在水面ρ水ρ钠2.熔成小球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3.四处游动4.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剧烈、生成气体5.溶液由无色变红反应生成碱性物质结束:小结与反思①:在观察过程中,我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优良的表现?有什么不足?小结与反思②:在实验过程中,你有什么方法上的收获和启示?小结与反思③:请将观察到的有关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小结一下。对两个金属钠案例的分析唐建华:这两个案例很好地将三维目标进行了融合。将知识融合到具体的情景中或者具体的过程方法中学习,知识变“活”了。新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出与金属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与金属钠性质密切相关。从方法角度展开金属钠性质学习,给学生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形成规律性内容,将学习内容进行提升。徐敏:第一个案例,教师在向学生传达一个观念:要从生活中学习化学,从生活现象中提取化学问题。第二个案例是方法线索为明显,可以再灵活些,例如先让学生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在此基础上总结观察、实验的方法和程序。胡久华:如何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要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核心知识有机结合,要想能够做到这一点,老师需要充分挖掘核心知识能够承载的过程方法功能、态度情感功能。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是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重6要过程方法内容,通过与物质性质密切相关的STS内容,将核心知识与物质性质内容有机融合。3教学素材的选择与使用徐敏:我在备课时候,通常先有了核心的教学思路,然后去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例如我想通过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让学生建立从化学视角分析生活问题的观念。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将跟二氧化硫相关的生活问题作为课题的引入。因此我认为素材的选择和使用与核心的教学思路相切相关。老师要确定核心思路和教学观念,然后查找相关素材。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素材,分析相同内容在不同教材中的思路和素材,进行优化组合。当教学思路不明确时,通过网络、媒体、教材查找相关素材,有助于确定教学思路。唐建华:老师在选择和使用素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取的素材一定要贴近核心的教学内容,不要在枝节上做文章,更不要一味贪图素材的丰富,而忽略了素材的作用,素菜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关系;另外,选取的素材一定要贴近学生,选取学生较熟悉,并且对其学习有帮助的素材,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此外,选取的素材要贴近现实,有新鲜感,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胡久华:老师在素材选择和使用时,通常有两种思路:①首先确定教学的核心观念和目标,然后寻找支撑核心观念的素材;②起初没有思路,通过寻找相关素材确定教学思路。老师要关注教材中的素材,尤其是教材中的资料性栏目,如化学与生活,身边的化学,拓展视野,为老师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现在有三套教材,关于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教材提供的素材可能不一样。例如关于硫及其化合物,有的教材以硫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为背景,有的教材以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为背景,有的教材以空气质量报告或酸雨为背景,这为教师开拓思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当教材中没有提供素材时,老师要有效寻找素材,尤其要关注课程标准中呈现的学习情景素材,例如关于非金属元素,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它们在生产生活及环境中的应用与问题;关于金属元素;课程标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必修课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3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