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基础知识宣贯培训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第三章“六性”主要标准简介第四章应用课程目标•理解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概念和基本应用、了解主要相关标准内容•提升结合GB/T19001\GJB9001B标准正确使用的能力,提高审核的有效性第一章概述一、“六性”的基本概念二、与“六性”相关的主要标准三、《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和GB/T19001\GJB9001B标准对“六性”提出的要求一、“六性”的基本概念“六性”: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特性的的简称。二、与“六性”相关的主要标准1、GJB450A《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2、GJB368B《装备维修性工作通用要求》3、GJB3872《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4、GJB2547《装备测试性大纲》5、GJB90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6、GJB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三、《条例》和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对“六性”提出的要求《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共有3条:第十一条武器装备论证单位应当根据论证任务需求,统筹考虑武器装备性能(含功能特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安全性等,下同)、研制进度和费用,提出相互协调的武器装备性能的定性定量要求、质量保证要求和保障要求。三、《条例》和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对“六性”提出的要求第二十条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运用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安全性等工程技术方法,优化武器装备的设计方案和保障方案。第二十四条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和产品质量评审制度。对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应当进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安全性以及计算机软件、元器件、原材料等专题评审。三、《条例》和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对“六性”提出的要求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共有6处:1、4.1总要求适用时,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工作过程。2、7.1g)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要求;三、《条例》和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对“六性”提出的要求3、7.1注3: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可考虑以下方面:------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参见GJB450、GJB368、GJB3872、GJB2547、GJB900、GJB4239、GJB1909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计划可以包含在质量计划中或单独编制。4、7.3.1h)运用优化设计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专业工程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三、《条例》和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对“六性”提出的要求5、7.3.3g)适用时,给出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设计报告。6、7.3.4必要时,进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以及计算机软件、元器件、原材料等专题评审。第二章术语和定义1、与可靠性有关的术语和定义(9个)可靠性、寿命剖面、任务剖面、基本可靠性、任务可靠性、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可靠性使用参数、可靠性合同参数第二章术语和定义1.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分为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定性要求:如采用成熟技术、简化、冗余和模块化等设计。定量要求: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第二章术语和定义1.2基本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基本可靠性反映产品对维修人力的要求。确定基本可靠性参数时应统计产品的所有寿命单位和所有故障。如:反映使用要求的平均维修间隔时间(MTBM)、用于设计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等。第二章术语和定义1.3任务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中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如:平均致命故障间隔时间(MTBCF)、任务可靠度R(t)等。1.4使用可靠性—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可靠性。它反映了产品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用可靠性使用参数及其量值描述。如:平均不能工作事件间隔时间(MTBDE)、第二章术语和定义平均致命性故障间隔时间(MTBCF)、平均维修间隔时间(MTBM)、平均拆卸间隔时间(MTBR)。1.5固有可靠性—通过设计和制造赋予产品的,并在理想的使用和保障条件下所呈现的可靠性。如:可靠度R(t)、成功概率P(S)、故障概率P(F)、故障率()、平均故障前时间(MTT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确定可靠性定量要求的原则:(8点)1、应全面考虑使用要求、费用、进度、技术水平及相似产品的可靠性水平等因素;2、应全面考虑装备的任务使命、类型特点、复杂程度及参数是否能且便于度量等因素;3、在满足系统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的可靠性参数数量尽可能最少且参数之间相互协调;4、基本可靠性要求应由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导出,按GJB3872和GJB1909的规定,协调权衡确定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系统及其资源等要求,以满足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第二章术语和定义5、任务可靠性要求应由装备的任务成功性要求导出;6、在确定可靠性的过程中,应充分权衡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要求,以最终满足系统战备完全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7、在确定可靠性要求时,必须同时明确故障盘踞和验证方法;8、订购方可以单独提出关键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对于订购方没有明确规定的较低层次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有承制方通过可靠性分配的方法确定。第二章术语和定义2、与维修性有关的术语和定义(6个)维修性、任务维修性、固有维修性、使用维修性、维修性使用参数、维修性合同参数第二章术语和定义2.1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维修性分为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定性要求:为使产品维修快速、简便、经济,而对产品设计、工艺、软件及其他方面提出的要求,一般包括可达性、互换性与标准化、防差错及识别标志、维修安全、检测诊断、维修人素工程、零部件可修复性、减少维修内容、降低维修技能要求等方面。第二章术语和定义2.2可达性—指维修产品时,接近维修部位的难易程度。2.3互换性—两个或多个产品在性能、配合和寿命上具有相同功能和物理特征,而且除了调整之外,不改变产品本身或与之相邻产品便能将一个产品更换成另一个产品时所应具有的能力。定量要求:应反映系统战备完好性、任务成功性、保障费用和维修人力到呢个目标或约束,体现在保养、预防性维修、修复性维修和战场抢修等诸方面。不同维修级别,维修性定量要求应不同,不知名维修级别时应是基层级的定量要求。第二章术语和定义2.4基层级维修(又称外场级维修)—由使用人员或团以下部队维修机构对装备所进行的维修。主要完成装备的维护检查、小修或规定的维修项目。2.5中继级维修—由中继级维修机构对装备所进行的维修。主要完成装备中修或规定的维修项目。注:1)又称野战级维修。2)中继级机构指军师(旅)、后勤分部的修理机构。2.6基地级维修—由基地级维修机构对装备进行的维修。主要完成装备大修(舰船中修)、改装及规定的维修项目。注:1)又称后方级维修。2)基地级机构指总部、、军(兵)种和军区(海军基地)的企业化修理厂以及装备制造厂。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维修性定量参数分为三类:维修时间参数—如平均修复时间(MTTR)、系统平均回复时间(MTTRS)、平均预防性维修时间(MPMT)等。维修工时参数—如维修工时率(MR)测试诊断类参数—如故障检测率(FDR)、故障隔离率(FIR)、虚警率(FAR)、故障检测隔离时间(FIT)等。2.7维修性使用参数—直接与战备完好性、任务成功性、维修人力和保障资源有关的一种维修性度量。其度量值成为使用值(目标值与门限值)。如:平均修复时间(MTTR)、平均维护时间(MTTS)。2.8维修性合同参数—在合同中表达订购方维修性要求的,并且是承制方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参数。其度量值称为合同值(规定值与最低可接收值)。如:平均停机时间(MDT)、维修工时率(MR)、平均修复时间(MTTR)。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确定维修性定量要求的原则:(4点)1、应全面考虑使用要求、费用、进度、技术水平及相似产品的维修性水平等因素;2、应全面考虑装备的任务使命、类型特点、复杂程度及参数是否能且便于度量及验证等因素,参数之间应相互协调;3、维修性参数应由系统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维修人力和保障资源等要求导出,在反映维修性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最少的维修性参数,按GJB3872和GJB1909的规定,协调权衡确定维修性、可靠性、保障系统及其资源等要求;4、订购方可以单独提出关键分系统和设备的维修性要求,对于订购方没有明确规定的较低层次产品的维修性要求,有承制方通过维修性分配的方法第二章术语和定义3、与保障性有关的术语和定义(23个)保障性,系统战备完好性,综合保障,初始作战能力,使用方案,规划保障,规划维修,人力和人员,供应保障,保障设备,技术资料,训练与训练保障,计算机资源保障,保障设施,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保障,保障资源,保障系统,保障方案,保障计划,使用保障方案,使用保障计划,维修方案,维修保障计划。第二章术语和定义3.1保障性—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3.2综合保障—在装备的寿命周期内,为满足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综合寿命周期费用,综合考虑装备的保障问题,确定保障性要求,进行保障性设计,规划并研制保障资源,及时提供装备所需保障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活动。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综合保障要素包括:规划维修,人力和人员,供应保障,保障设备,技术资料,训练与训练保障,计算机资源保障,保障设施,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保障。3.3使用方案—装备任务要求、部署、使用方式及环境等的描述。3.4人力和人员—平时和战时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人员的数量、专业及技术等级。是综合保障要素之一。第二章术语和定义3.5供应保障—规划、确定并获得备件、消耗品的过程,是综合保障要素之一。3.6保障设备—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的设备,包括测试设备、维修设备、试验设备、计量与校准设备、搬运设备、拆装设备、工具等。是综合保障要素之一。3.7保障设施—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是综合保障要素之一。第二章术语和定义3.8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保障—为保证装备及其保障设备、备件等得到良好的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所需的程序、方法和资源等。是综合保障要素之一。3.9保障资源—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的全部物资与人员的统称。3.10保障系统—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的所有保障资源及其管理的有机组合。第二章术语和定义3.11保障方案—保障系统完整的总体描述。它满足装备的保障要求并与设计方案及使用方案相协调,一般包括使用保障方案和维修方案。3.12使用保障方案—完成使用任务所需的装备保障的描述。3.13维修方案—装备采用的维修级别、维修原则、各维修级别的主要工作等的描述。第二章术语和定义3.14保障计划—装备保障的详细说明。一般包括使用保障计划和维修保障计划。3.15使用保障计划—装备使用保障的详细说明,包括执行各项使用任务所需的装备保障工作的步骤、方法及保障资源等。3.16维修保障计划—装备维修保障的详细说明,包括执行每一维修级别的每项维修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所需的保障资源等。第二章术语和定义保障性定量和定性要求:定量要求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针对装备系统的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如使用可用度、能执行任务率等;第二类针对装备的保障性设计特性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维修性(含测试性),如平均维修间隔时间等。设计特性参数又分为使用参数(平均不能工作事件间隔时间等)和合同参数(平均故障前时间等);第三类针对保
本文标题:六性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4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