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方法(tang)
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方法一、解题的基本要求①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要点。②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反复阅读题干材料,吃透题干精神。③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脱钩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选择。二.解题的基本思路解答政治选择题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三审”•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审查题肢,明确选项本身正误•审查题肢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联系“六排”•排谬法•排异法•排重法•排倒法•排乱法•排外法1、选择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1、审题干(1)审题型。要确定题型,是单项选择题,组合式选择题;是正向选择题还是逆向选择题。(2)审题意(抓住立意。全面理解题意,材料中心,注意:抓住中心词和中心句,长题干要读短,短题材要读长,除了题目设问时有明确的指向性,其他的都必须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不可断章取义)抓住材料中心的基本方法是浓缩。对复杂单句,主谓宾即为材料中心;对复句或是段落,第一层逻辑关系即为中心意思。沙柳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但是由于种植沙柳费钱费力,又无法带来经济效益,难以有效实施。针对这种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某地政府支持建立了以沙柳为原料的制板、造纸加工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大家争相承包荒地,种植沙柳蔚然成风。这一事实从哲学上说明,在防风固沙过程中()A、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的不足B、必需坚持发展的观点,不能静止地看问题C、要努力寻找事物间更深刻的联系D、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规律本题材料是一个复句,共3句,通过认真分析,第一层逻辑关系应确定在第1句与第2、3句之间。从整体上说明,沙柳不仅具有防风固沙的环保价值,还有经济价值,经济价值的实现有利于环保价值的实现,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存在着深刻联系,这与C吻合。B与C相权衡,选整体而不选部分,最佳选项应为C继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四国联盟”7月6日正式向联大提交安理会改革问题的草案后,以意大利、巴基斯坦、韩国等国为主的“团结共识”运动8日也正式向各国散发了他们关于安理会改革问题的决议草案。两大阵营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形成对决的姿势,充分说明A、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B、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C、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D、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此题有合作也有竞争和冲突,但中心思想是后者,因此不能选B,只能选C.(3)审范围(即审角度,题干的限定性、指向性。要着重弄清题干在时空、内容、逻辑三方面的规定性,以便确定题干规定性的知识范围。如时空范围的规定性是“现阶段”,还是“历史上”;是“社会主义民主”,还是“资本主义民主”。又如内容范围的规定性是“经济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人生观、价值观;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内容,还是有关“国家制度方面的知识”内容。再如逻辑方面的规定性是以果寻因,还是以因求果;是找区别点,还是要找共同点等。)例2:2005年11月29日—12月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做好2006年经济工作,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列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有①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②加强信贷总量调控,优化信贷结构③提高个人所得税应征税额④我国将继续发行中长期建设国债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②③④答案C。因为题干中强调的是货币政策,③④是财政政策。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一种新的执政理念。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强调依法执政是因为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C、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法制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答案A。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BD是国家知识,C是政治常识,而题中内容范围的规定是要求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4)审题眼(即关键词,它确定了题干的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这双鞋花了200元。这200元在这里:①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③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④是观念上的货币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答案D。这里的“花了”就是关键词。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又如:商店里的货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这里面的关键词,即“题眼”是“标价”、“货币”、“职能”。从这些词知道,本题是考察货币的职能,题肢必然与此有关。而“标价”进一步说明这是考察的是货币的哪一个职能。故答案选A。200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胡锦涛为此题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贺幛,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关键是把握好“两个共同”。坚持“两个共同”的根本原因在于A、各民族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B、各民族都是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C、经济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D、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答案:A。此题“题眼”是根本原因2、审题肢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说法是错误的,可先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第一、确定哪些是正确的题肢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3、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把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内在必然的直接联系,即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遵循以干求肢的原则以干求肢时要注意:第一、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即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第二、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有直接联系的),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2004年高考江苏卷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答案】c。A、B项只说明了矛盾双方的统一,而没有说明对立;D项只指出了矛盾双方对立;“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故C当选。以错对错,即逆向选择题。题干本身是错误的或荒谬的,题肢的设计符合题干中某个荒谬的观点,但本身是错误的,这个题肢也应选。这一类题虽不多,但也应引起重视。如:“心外无物”①、这是唯心主义观点②、它是说物质存在于意识之中……虽然②是错误观点,但符合题意也应入选。偷梁换柱。对已有的原理用于题干或题肢时改变一些条件,主要是通过“添枝加叶”即增加条件或限制语;或者是“缺斤短两”即减少条件或限制语,以考察学生对概念或原理把握的是否准确。例(2004年高考北京卷)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答案】D。题干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作用,亦即正确意识对物质的促进作用。A、B、c表述错误,只能选D。三、解题方法:方法一:直接选法。试用于相当容易而且有准确把握。方法二:排除法步骤一:抓住题肢的关键词,排除错误。步骤二:抓住题干的关键词,排除无关。第一,排谬法:排除题肢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但逆向选择题除外。第二,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须予以排除。第三,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而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这样的题肢须排除。第四,排倒法:如果题干与题肢属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因,谁为果,有无因果。无因果者排除,因果关系颠倒者排除,同义反复排除。其中因果关系颠倒者居多,故可称排倒法。第六,排外法:题肢中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的规定性,则予以排除。第五,排乱法:排除题肢的共性与个性同题干的共性与个性逻辑混乱的题肢。排除法:小结: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要注意与我们曾经练过的题目的区别:注意材料的区别,特别要注意运用知识的限定性的区别,回答问题指向性的区别。遇到没把握的问题时,首先要回课本,回忆课文中关于这一问题的有关知识,以及时政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十种情况题肢不选(1)表述有错者不选(2)肢干不符者不选(3)肢干双重者不选(4)因果相悖者不选(5)正误相混者不选(6)题干矛盾者不选(7)间接联系者不选(8)范围不符者不选(9)要求单一者不选(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本文标题: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方法(tang)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5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