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1/42《国际贸易》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对外贸易产生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国际贸易的产生必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国家间交换的剩余产品;另一个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2.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时期国际贸易有何特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得以建立并广泛发展。而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商品产量大大增加,可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多,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大机器工业使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当代国际贸易有何特点?(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档化、智能化和软件化(2)国际贸易集团化趋势增加(3)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发展2/42(4)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4.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有何区别?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直接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参与贸易,即进出口两国直接达成的交易。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贸易活动。转口贸易又称为中转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国作为中介参与商品的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物转移,即商品可以不经过转口国而由生产国直接运输到消费国。从事转口贸易的大多是地理位置优越、运输便利、贸易限制较少的国家和地区。转口贸易额列入转口国家的贸易统计中。5.如何理解贸易值和贸易量?对外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又称对外贸易值。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对外贸易额,也称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3/42一。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而且绝大多数国家采用FOB价计算出口额,按CIF价计算进口额(CIF价=FOB价+运费+保险费),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和较准确地反映国际贸易的规模,国际贸易额或世界贸易额用各国和地区的出口额之和来表示。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物价经常变动,各国货币的币值也经常波动,因此,用价值表示的对外贸易值或国际贸易值并不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如果用贸易量,即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等表示,则可避免这种缺陷。具体计算方法是以某一固定年份为基期,用进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各个报告期的贸易额,所得数值就是报告期的贸易量。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6.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有何区别?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与趋势。国际贸易有时也泛指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并在这个意义上与世界贸易(WorldTrade)是同一个概念。对外贸易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在某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4/42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也把对外贸易活动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Trade)。此外,对外贸易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Trade)、进出口贸易(ExternalandExportTrade)或输出入贸易。第二章思考题1.什么是绝对优势理论?所谓绝对优势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2.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加国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都一样。5/42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3.里昂惕夫之谜是如何形成的?不少国家在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显得愈来愈脱离实际,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里昂惕夫在1953年和1956年的两次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理论,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4.生产要素稟赋理论的假设条件是什么?(1)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中,每种产品至少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即2×2×2模型。(2)自由贸易假定。假定没有运输成本、关税以及其他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障碍;6/42(3)要素流动性假定。生产要素只能在一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因而,国内劳动力和资本收益相等。(4)完全竞争假定。假定两个国家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实现完全竞争。在长期内完全竞争市场商品的价格等于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同时等于商品的边际收益;(5)规模收益不变假定。假定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保持规模收益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f(tK、tL)=tf(K、L);(6)技术相同假定。假定两国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投入同样数量的生产要素生产同等数量的某种商品。强调技术不是不变,而是,两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技术保持相同(7)要素密集度假设。假设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一种为劳动密集型,另一种为资本密集型。两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两国同种产品素密集度相同(8)消费者偏好相同假定。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形状和位置上一致。在假定7、8的基础上,要素禀赋的两种计量方法是确定一致的(9)资源充分利用假定。假定两国在贸易前后都能生产出最大可能的产量,生产点总是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5.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是什么?7/42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强调需求因素在决定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上的重要作用。穆勒阐述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这两个概念,明确提出相互需求法则,指出了贸易条件的决定和贸易利益大小的决定,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但是该理论以两国贸易平衡作为贸易条件决定的前提,但两国贸易平衡并不容易实现;而且只能应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需求对国际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两个国家。它的假定前提是物物交换下供给等于需求,实际上出口和进口不是以物易物同时进行的,而是彼此分离的。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叫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主张通过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扩大贸易顺差的方法实现国家的富强,因为贸易顺差可以使外国的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流入国内。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金银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地扩大出口,减少甚至限制进口。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什么区别?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他8/42们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甚至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这种思想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把货币看成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的源泉来自流通领域,主要是贱买贵卖;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国家应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以保证金银财富的流入。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是对资本主义最初的理论考察。晚期的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和总体上的贸易顺差,他们认为,一定时期的贸易逆差可以被允许,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是顺差即可。这种思想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来达到本国财富的增加,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具体来说,就是允许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必须保持对外贸易最终的顺差,为此,他们主张执行保护关税政策,大力发展能生产在国外畅销商品的工场手工业。3.中心外围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1.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2.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3.外围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4.为了实现工业化,外围国家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4.战略贸易理论的主要理论是什么?9/42(1)利润转移观点。它是指本国政府通过各种保护性的贸易措施使本国企业从国外寡头垄断厂商那里攫取利润租金,以增加本国福利的思想。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特别是在寡头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某些行业的企业存在着因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形成的租金或超额垄断利润,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或进口的贸易干预,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者的行为,改变国际竞争的格局,从而从国外寡头厂商抽取租金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达到增加本国净福利,并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目的。这些政府的资助可能促进某些行业的企业战胜外国对手取得成功。(2)外部经济观点。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因而有时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这是由于市场对一些企业的外部经济效应缺乏足够的反应,由政府干预来克服这种反应的不足,可建立一种环境,使某些企业的行为给其他企业带来好处,从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5.评析凯恩斯主义的超贸易保护主义。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理论在一定时期内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为资产阶级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但抹杀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掩盖了失业和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只注重有效需求而忽视解决供给方面的重要性,只强调刺激需求以缓和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0/42各个国家从本国利益出发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而一国的限制进口必然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各国之间的相互限制进口及互相报复的贸易战,会使各个国家都无法扩大出口,使世界贸易量减少或停滞不前,对各个国家都有害无益;他没有看到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作用并不等同,忽视了对外贸易发挥乘数作用的条件;此外,它是为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服务的,因而会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致使南北矛盾更加尖锐。6.简评幼稚产业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提出,确立了保护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标志着从重商主义理论分离出来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学派的完全形成。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为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历史主义的解释,并为德国和其他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幼稚工业保护论的许多观点代表了后起国家的经济利益,对落后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幼稚工业保护论在理论上虽然成立,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例如保护对象、时间、手段的选择问题,而且保护的代价也非常昂贵,其效果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并不十分理想
本文标题:《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7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