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葬送一脉江山换得千古绝唱——李煜生平简介前言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影、莲峰居士,是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继位,世称李后主。975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身为亡国之君,李煜在治国方面是失败的;身为风流才子,他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博得了“千古词帝”的雅号。是昏庸的亡国君王也罢,是薄命的绝代才子也罢,关于功过是非,也已成为他在文学殿堂里重要地位的佐证。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第一章奈何错生帝王家公元937年8月15日,在东方国度中最浪漫的七夕夜里,漫天繁星,空气微暖,草木飘香。天上搭起鹊桥,牛郎和织女含泪相见。人间张灯结彩,善男与信女诚意祈祷。一位浪漫的皇帝也在此时睁开了望向这个世界的第一眼。彼时,古城金陵热闹喧嚣。在高高的王府高墙之后,在富丽堂皇的宅院之中,在忙忙碌碌的仆人之间,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发出一阵清脆激越的婴啼。此时,烟火正艳,他在最浪漫的时刻,忘了前世,款款走向今生。就此,“千古词帝”的一生,正式开始。相传,在从嘉降生之时,他的父亲甚为欢喜,因而为其取名“从嘉”,寓意让他一切从“嘉”。从嘉的故事有个传奇的开篇,还不仅关乎降生时间。当他的家人们相继抱起这个可爱的初生儿细细端详时,才发现他天生异象:天庭饱满,双颊丰腴,前面两颗门牙合二为一,其中一只眼睛有两颗瞳仁。在古代玄学中,从嘉的面相正是“骈齿重瞳”,是世间稀有的贵人相。在史书中记载,周武王与霸王项羽皆是此相。整个家族都洋溢着喜庆,也因此,从嘉字又为重光。重光自幼聪明懂事,对诗文颇有天赋,一首诗读下来,他不仅能背诵,还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他的家人发现后,都对他愈发宠爱有加。在从嘉跨入人生第七个年头的这一年,他的家庭发生巨变:他的祖父病逝,父亲继位。他与他的五个哥哥一同摇身变为和皇子。这并不是一个美好故事的开端,而是悲伤故事的序幕。生在帝王家的无奈叹息开始呼出,刻在青花瓷上的前尘往事渐渐浮现。从嘉的兄长——弘翼,年长他六岁的哥哥,在十六岁就被封为燕王。他沉默寡言的背后隐藏着极深的城府,并且能够当机立断、心狠手辣。为了确保自己的皇位,他甚至毒死了自己的三叔,也就是晋王。据说,起因只不过是皇帝李璟无意中提起自己打算将皇位传给晋王,弘翼就生生毒死了他。这桩案件在当年还是孩童的从嘉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他是那样恐惧他的长兄。他只能每天躲藏于文学的身后,以弘翼向来不以为然的事物来掩饰自己。渐渐地,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少年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男子,他生活在远离政治的天地里,心平气和的写着自己的词,悄无声息的作着自己的画。他爱上了这种安静祥和的生活。皇室的阴谋诡计,与他再无关系。他只求有朝一日悄然归隐。在那时,李煜将自己的号改为钟隐,别号莲峰居士。渔夫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对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蚕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李煜不求威仪天下,万古不朽;但求独善其身,性情而为!正如李煜所说,他崇尚的不是武力与征战,而是一种春风暖雨,落絮飞雁的诗意生活。第一章完第二章身处荣华覆烟云如前文所述,从嘉吃尽了苦头,将所有的风华都隐没,把原本风清秀雅的自己变成沉醉文学的庸人,才从其长兄弘翼手中保住了性命。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就在他以为要这样终其一生的时候,弘翼却病重不起。很快,这位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就抛下了所有未完成的梦想撒手而去,他原本是那样的强大,连他的父皇都对他无可奈何,只需几年,这就将会是他的天下了,可是,他再也无能为力,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为他人做了嫁衣。弘翼的心中,一定是痛恨这命运的吧。出于各种各样的缘由,除了弘翼,从嘉前面的几个哥哥大多都在未成年时就已经夭折。弘翼死后,排行老六的从嘉,成为了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理所应当地取代了弘翼,成为南唐的太子。尽管,这并非他所愿,却容不得他不从。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次的阴差阳错,才使得后来的南唐渐渐走向衰亡。961年,中主李璟病逝。从嘉在金陵登基,尊母亲钟氏为圣尊后,立妃周氏为皇后。即位后,从嘉将名字改为“煜”。煜字意为太阳升起,光明照耀,而他那叫做“重光”的字更能说明此时的他如同南唐的太阳一样,主宰南唐的命运。第二章完第三章芳魂翩然绝尘去在婚姻上,李煜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他没有重蹈前人的悲剧,在爱恨纠缠中了断一生的情。在李煜登基之前,他就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娥妃。娥妃是怎样的妙不可言,千年之后的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凭借历史上的文字、李煜亲身描绘下的诗词在猜测,那个令李煜神魂颠倒的女子一定是一个风情万种而又不失纯善的女子,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够在李煜心中坚不可破的占据着半壁江山。李煜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个儿。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yì)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láo)涴(wò)。绣床斜凭娇无那(nuò)。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这一点,从她修复《霓裳羽衣曲》就可以看出。《霓裳羽衣曲》创于大唐,原本是宫中所有,只供帝王权贵欣赏,随着唐王室日益衰落,这首曲子也被传到了宫外。然而,时光斑驳,战乱纷纷,时至南塘,这支曲子已经残破不堪,成了绝响。在当时,南唐的许多音律奇人都想要修复此曲,可结果都不尽人意。可是,经过了多日的钻研推敲,娥皇凭借着自己深厚的乐曲功底,还原了这首《霓裳羽衣曲》,这首自盛唐而来的宏伟曲乐,在几百年后,再现与风雨潇潇的南唐。964年,娥皇突然染上重病,卧床不起。即使有着再好的大夫,有最好的药材和环境,有深爱的丈夫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她的病情仍然未曾好转。李煜曾写了一首词,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早日安康,如同过去一样,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花赏月,人月两团圆。后庭花破子李煜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只是再美好的愿望,最终只是成为一个空愿。李煜愿望还没成为现实,这个家庭又经历的一次深重的打击。娥皇巴德病重不愈已经给这个家庭蒙上了阴影,谁都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孩子仲宣在此时夭折而亡。这个噩耗原本是瞒着娥皇的,李煜下了命令,谁也不准把这个消息告诉皇后。可是最终,这个消息还是传到了娥皇耳中,娥皇听到这个消息后悲恸无比,病情很快就恶化了。过了不久,娥皇也撒手人寰了。第三章完第四章乱世劫难烟雨江南多年以前,李煜的先祖李昪建立了南唐,将之前的亡国之君送离金陵。当时,作为胜利者的李家,欢喜之中无人想到那个被送走之人的凄凉。多年后,他们的子孙也成为亡国之君,惶恐如丧家之犬班走上离国的路。风水同样萧萧索索,两岸青山的样貌都没有变化,仿佛唯一变化的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宋军船队带着曾经的君王逆流而上,穿过遥遥的青山和绿水,奔赴另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汴梁。亡国之后的李煜被软禁你在汴梁,每当宋王有欢宴,就召来李煜,令他写一首赞颂的词来歌颂太平,也歌颂帝王的大恩大德,俨然成为了赵氏的御用文人。其实他写或不写,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以一个亡国君主的身份,只需如此,就足够让席上的帝王沾沾自喜。这是胜利者的骄傲,亦是失败者的耻辱。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他只能忍气吞声,毕竟他寄人篱下,连性命都掌握在他人手中。除了忍辱负重,他还能做什么呢?•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子夜歌李煜人生仇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第四章完终章粲然锦花随风散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公元978年七夕之夜,李煜42岁生日,他命歌妓在小楼作乐,声泪俱下地演唱了这首《虞美人》。宋太宗闻知,龙颜大怒,传旨赐酒,李煜奉命饮下,当夜中毒,全身抽搐,状极痛苦,于翌日凌晨驾鹤西去。至此,千古词帝的悲惨一生走到了尽头。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当一切都已成为往事,这不能说是不怅然的,所有的是非功过、黑白对错都不再产生任何反响。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荡不起任何涟漪。谁的痛、谁的伤、谁的欢喜、谁的有仇,在过往的分分秒秒里,都是那样鲜活地存在过,最后一切却都要归于尘土。全文完
本文标题:一生的故事——李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7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