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时间:第3周课时:共3课时本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部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木兰诗》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木兰诗》的文学常识。2.读准字音和停顿。3.积累重点文言字词。能准确翻译课文。学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能准确翻译课文学习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乐府双璧”:南朝:《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了解常识何为“乐府诗”?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乐府诗的特点1.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和完整的故事情节。2.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的描写等。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4.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二.多层次朗读。朗读要求:第一步:读准字音。第二步:读出句意,读出节奏。第三步:大声朗读,读懂字词意。第四步:读出感情。第五步:理解全文。《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第一步:读准字音。唧唧胡骑军帖燕山戎机扶将红妆帖花黄傍地走著我旧时裳请读准字音:(tiě)(bàng)(jī)(jì)(yān)(róng)(jiāng)(zhuāng)(tiē)(zhuó)第一步:读准字音。朗读指导: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第二步:读出句意,读出节奏。《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第二步:读出句意,读出节奏。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平民女子,勤劳孝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对着门织布织布机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在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第三步:大声朗读,读懂字词意。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问女儿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呢?想也(木兰说)我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思考:1.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设置悬念2.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引出下文故事情节。国家征兵,父亲年迈,弟弟幼小。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册,每一册(都)有父亲的名字。征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正在)大规模地征兵,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出征。此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买为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到南边集市上买嚼子和缰绳,到北边集市上买根长长的马鞭。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战马和马具。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到东边集市上买一匹好马,到西边集市上买马鞍和鞍垫,理解互文: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说明当时战事频繁和紧急。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晨辞别父母上路,傍晚宿营在黄河边,离去,出征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的嘶鸣声。木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傍晚到达燕山头,思考: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旦辞”、“暮至”极言时间之短促,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连用两次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思考:写木兰的征途生活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写征途,渲染悲凉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征途之遥军情紧急—生活之苦—互文对偶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激烈悲壮理解:表现出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将军战士身经百战,有的不幸死了,有的胜利归来。奔赴过像北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2.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思考:1.写木兰的战地生活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之)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从前线回来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举行大典的朝堂上。理解:不慕荣华富贵,甘过平凡生活。希望骑上千里马,快快把自己送返回故乡。拜见想要骑上做朝廷为木兰记功很多次,并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表示不愿做尚书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对着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探究: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头发和在脸上贴花黄。木兰回到了原来的房间,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坐一会儿各个房间的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旧衣裙,思考:1.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2.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3.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理解:心思细密,机智活泼。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又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理解:这是附文,用比喻和反问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使诗歌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贴着怎么,哪里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眼常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思考:结尾一段的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最后一段引申而成的一个成语是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课时一有关习题;3.熟记课文下注释,默写第一二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2.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3.把握诗的结构和诗的主题,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写作特点。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2.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习难点:1.巧妙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2.把握诗的结构和诗的主题,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写作特点。《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第四步:读出感情。木兰诗朗读情感。(一)(二)(三)1.停机叹息2.代父从军3.出征准备征途跋涉4.十年征战5.辞官还乡6.合家欢聚7.比喻赞美沉吟忙碌缠绵苍凉从容欢乐诙谐(四)一、注意字词句意思。当户()唯()阿爷()市鞍马()旦()但闻()策勋()强()不用()著()裳()安能()对着门只父亲买鞍马早晨只听见记功有余不做穿裙子怎能1.通假字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1.对镜帖花黄(“帖”通“贴”,tiē,粘贴。)2.出门看火伴(“火”通“伙”,huǒ,伙伴。)本诗中的通假字3.著我旧时裳(“著”通“着”zhuó,穿。)二、文言文知识积累。①愿为市鞍马。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③双兔傍地走。④木兰不用尚书郎。⑤卷卷有爷名。(市:古义:买;今义:集市。)(但: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但是。)(走:古义;跑;今义:步行。)(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①昨夜见军帖。②对镜帖花黄。①愿为市鞍马。②东市买骏马。①出郭相扶将。②将军百战死。帖市将(文告、文书)(帖,通“贴”,粘贴、贴上)(买)(集市)(扶持)(将领)指难辨兔的雌雄。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别真相。4.成语:扑朔迷离:1.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哪些故事或场景?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三、理清故事情节,交流讨论:概括诗歌情节:1.代父从军(1-2)2.准备出征
本文标题:木兰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89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