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了解李斯其人及《谏逐客书》的背景。2、掌握《谏逐客书》的观点和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体会课文采用铺陈、排比和对偶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特色。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早年曾为小吏,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老鼠哲学”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史记·李斯列传》)后入秦,拜为客卿,为秦王嬴政推行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始皇死,与赵高矫诏杀始皇长子扶苏,立幼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被赵高陷害而腰斩。李斯之死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李斯陷害韩非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李斯不仅能理政、善文章,还精书法。现存《泰山刻石》不仅为李斯所撰,且为李斯所书。鲁迅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战国末期,秦、楚、齐等大国兼并战争十分激烈。•斗争的策略主要是“连横”和“合纵”。何谓“合纵”、“连横”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东西相连,故称连横。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的政策。“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弱国抵抗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与“合纵”针锋相对,战国时张仪等游说六国诸侯,让六国共同臣服于秦国。“合纵”、“连横”政策的实质是战国时期大国为拉拢别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李斯上《谏逐客书》的原因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史记·李斯列传》)战国末期,秦国不断进攻六国,大势趋向统一,当时六国有识之士纷纷到秦国为客。客卿的增多影响了秦国贵族的权势,激化了客卿与贵族的矛盾。赢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秦国贵族发觉韩国水工郑国入秦劝说秦王修筑注溉渠,其真实目的是借助修建浩大工程,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牵制秦国,延缓东伐韩国的进程。这一计谋被发觉后,秦国贵族借机煽动秦王驱逐一切客卿。他们认为来为秦国效力的客卿,都是为了他们各自的国家而离间秦国的。于是秦王下令逐客,身为客卿的李斯亦在被逐之列。李斯对秦王的举措十分痛心,为即将实现统一的秦国感到惋惜。于是就写下了这篇文章,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词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的心,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题解《谏逐客书》载于《史记·李斯列传》。“逐客”是指驱逐来自其他诸侯国而为秦所用之人。名之为“书”,是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1、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指出驱逐客卿的做法是错误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语气谦和,迎合日理万机、野心勃勃的秦王的性格。文章一开头便提出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给人以明快之感。观点明确,但语气婉转。他对秦王下逐客令的前后因由只字未提,只是对“逐客”发表看法,“窃以为”,用自谦、商量的口气,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臣闻吏议逐客”,针对官吏的议论发表看法,避免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秦王,让他有回旋的余地,便于收回成命。这样做的好处是去除了不必要的麻烦,为下文的展开提出了一个总纲。宋人李涂云:“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李斯上秦皇逐客书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文章精义》)此话虽然不无溢美成分,但这个开头的确很好。2、列举四位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暗示逐客之非。•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先写秦始皇十九代祖穆公由于任用客卿而成就了霸业。“昔穆公求士”是下四句的总提。作者连用四个排比句,渲染穆公如何重用客卿。“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由西到东,强调人才来自各个方向;“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由宋到晋,强调人才来自各个诸侯国。其弦外之音是:穆公对“客”采取“求”(取、得、迎、来)的态度,而你(秦始皇)却采取“逐”的态度,这正是鲜明的对照。接着归结为“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遂霸西戎”。“不产于秦”明点着一个“客”字。次写孝公用客卿成功的例子。他任用卫国人商鞅,实行了变法,人民因此富足,国家因此强盛,百姓愿意为国出力,诸侯亲顺听命,从而打败了楚、魏的军队,攻占了千里土地,至今统治巩固,国力强大。三写惠王用客卿魏国人张仪计谋成功的例子。先分写攻占韩国的三川,西并巴蜀两国,北收魏国的上郡,南取楚国的汉中等地。然后总写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占据了军事上的险要地带,又割取了经济上的富庶地区。作者突出方位,采用赋的铺陈笔法,造成了“东南西北”四面出击的弘大气势。写惠王向四面扩张,用“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等动词,灵活多变,又气势逼人。最后写昭王用客卿魏国人范雎成功的例子。他得到范雎之后,废黜穰侯魏冉,赶走华阳君,强固了王室的权力,杜绝贵族豪门干政的弊病,逐步吞并了诸侯,使秦能够成就帝王业。穰侯和华阳君都是昭王的舅父,他们依仗宣太后撑腰,在朝掌权三十多年。昭王用范雎之计,罢两人的官并将他们放逐,这是惊心动魄的斗争。文章的气势转向急迫,连用了几个简短有力的句子:“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顺理成章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进而合乎逻辑地断定,“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再宕开一笔,以假设的口吻,从反面进行假设和推论,“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李斯巧妙的笔锋唐彪的《读书作文谱》中有这样一段话:“文章说到此理已尽,似难再说,拙笔至此,技穷矣,巧人一转弯,便又另是一番境界,可以生出许多议论,理境无穷。若要更进,未尝不可再转也。”李斯便是这样的“巧人”。前段文章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客何负于秦哉”的道理,论证了“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的论点,文意已尽,似已无话可说了。可李斯却巧妙地将笔锋一转,由回顾历史而写到眼前的现实,生出一段新的议论,真有如奇峰突起!3、由回顾历史转入现实。列举秦王爱外物、逐客卿的大量事实,进一步指出驱逐客卿的错误,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此段意思分为四层:第一层:“今陛下……何也?”这一层以珠宝等物为例,设问作结。用“今陛下”三字与上段的“昔穆公”照应。先从正反两方面铺陈秦王所用宝物均来自异国。“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连用七个排比句来铺陈,“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用词精确。并指出:“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隐含一个“客”字)“而陛下用之,何也?”一问,截住上文,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并引出下文。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西蜀丹青不为采”。这一层以玩物为例进行推论。作者提出“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这一假设,巧妙地承接上文,有力地转出六个“不”字句:“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西蜀丹青不为采。”连环推论,揭露矛盾。六个“不”字,有力地论证“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弊病。无论第一层用七个动宾句作正面铺写,还是第二层用六个“不”字句作推论,都是强调秦王重视异国珍宝,重物轻人,这与昔日秦君重视异国之才的作为,恰恰相反。第三层,“所以饰后宫……适观而已矣”,指出“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如果“必出于秦然后可”,则秦王喜欢的美女和音乐都无法享受了。两个“不”字句分叙“饰后宫”(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和“充下陈”(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以秦王重异国之色反衬出轻异国之才之荒谬。“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照应“娱心意、悦耳目者”。李斯指出敲击瓦罐瓦盆,弹奏秦筝,拍着大腿打节拍,呜呜呀呀地歌唱,娱乐耳目的,这才是道道地地的秦国音乐。而郑、卫之国的乐曲和《韶虞》、《武象》这样的高雅古乐,都是别国的音乐。如今抛弃敲击瓦罐瓦盆而采用郑、卫音乐,弃掷粗犷原始的秦声而欣赏高雅精巧的《韶虞》,揭示秦王欣赏异国之乐而轻异国之才的荒谬。“若是者何也?”的设问与第一层中的设问“而陛下悦之,何也?”相呼应,自问自答,“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回答紧接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同时也是对第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王对异国美色、音乐的喜爱,揭示出秦王对异国人才“一切逐客”行为之荒谬。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制诸侯之术也”。这层以秦王对待异国人才和物作比较,承接上文,“今取人则不然”,指出待异国之人不如待异国之物,明白指出秦王的态度的荒谬——“不问可否”,不查问具体的“客”可用不可用;“不论曲直”,不管逐客合理不合理,“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呼应题目之“逐客”。以下顺理成章,推出结论:“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这样看来,秦王您所看重的只是色、乐,珠、玉(“色、乐、珠玉”四字概括了本段所铺叙的宝物、玩物、美女、音乐等。),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这里李斯以成就秦统一天下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异国人才的错误。“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这斩钉截铁的结论,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这段举例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样,运笔酣畅流利,为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前人对此极为称誉,如宋代李涂云:“中间论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独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反覆议论痛快,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义》)第三段文字的精彩之处其一,设彩奇丽。“设彩”就是绘画中的着色。文章也是如此。设彩既可以使用有颜色的字眼,如“建翠凤之旗”的“翠”,“西蜀丹青不为采”的“丹青”。设彩也可以不靠颜色字眼的,如“昆山之玉”、“宛珠之簪”、“阿缟之衣”,“郑卫之女”等,是用著名产地来设彩。“随和之宝”、“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等,是用名牌来设彩;“灵鼍之鼓”、“犀象之器”等,是用质量优良来设彩。通过这样的多方设彩,宝物便显得琳琅满目,富丽珍奇。此处设彩所运用的词藻,虽不免给人以夸饰之感,但却是贴近秦王的宫廷生活的,因为秦王平时所服用的宝物和所爱好的美女就是丰富繁多的。其二,句多排比。“致昆山之玉”等七句,每句字数相同,结构完全一致,是一组很好的排比,它将秦王喜爱珠宝的特性表现得十分突出。文章读来,但觉其气势充沛,不可遏制。“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等六句,也极有气势,表达效果很强。4、由论述事实转入论理,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先从正面说理,“臣闻地广者粟多”连用三个比喻,暗示人才众多对国家有利。这一组排偶句,推出下列三组排偶句:“是以泰山不让土壤……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以高山、大海为喻是陪衬,为了引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暗示秦王应该王者不却众庶”,不拒绝客卿的归附。这
本文标题:谏逐客书(改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1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