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流行性感冒防控知识内容基本知识近期监测情况暴发处置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以空气传播为主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为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之一。潜伏期短,起病急、症状重,常于数小时内出现高热、畏寒、全身乏力、头痛、咽痛、咳嗽和全身关节肌肉酸痛。暴发病例通常根据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初步诊断,散发病例只能通过实验室确诊。流感概述流感病原学目前已发现流感病毒有四种类型:甲型人、某些动物(血凝素H-18,神经氨酸酶N-11)乙型人、海豹(Victoria、Yamagata)丙型人、猪丁型牛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紫外线、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流感传染源1、患者2、隐性感染者3、(动物)传染期: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初2-3天最强流感传播途径1、飞沫传播2、直接、间接接触传播流感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流感临床特点潜伏期一般1-7天,多数为2-4天疾病表现:1、单纯型流感2、肺炎型流感3、中毒型流感4、胃肠型流感等相关定义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近期流感样病例监测情况2017年第12月1日至31日,我市2所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ILI480例,门急诊就诊病例为39093例,ILI占就诊病例比例为1.228%。本月衡水市ILI%水平高于上月(1.213%),高于去年同期水平(0.534%)第12月病原学检测阳性率(26.76%)明显高于上月(1.02%),检测出甲型H1N1、季甲3、B-Yamagata病原。阳性标本中以B-Y为主,占阳性标本的71.93%出现了暴发疫情2起,病原以B-Yamagata,占暴发疫情阳性标本的92.31%。流感疫苗部分脱靶。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一)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核实。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疫情事件的相关信息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三)对于报告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核实为流感暴发疫情后,所有实验室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均要进行个案网络直报,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承担检测工作的流感网络实验室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录入疫情样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负责暴发疫情调查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采样及检测结果统计表”,并根据实验室检测开展情况,对填报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同时,按照要求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暴发疫情调查(一)流行病学调查(二)样本采集(三)样本检测(四)疫情性质判断暴发疫情调查-流调接到疫情报告后,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根据流感样病例定义进行诊断,核实是否为流感样病例暴发,已核实的暴发疫情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暴发疫情调查一流调1.疫情发生单位基本信息与相关因素调查:内容包括:疫情发生的集体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疫情波及人数;单位部门(学校班级)分布情况、卫生条件以及生产活动形式(教学方式,如全日制、夜校和寄宿等);近2周因病缺勤(缺课)情况;事件发生前一周及事件发生后集体活动情况;环境状况(通风、清洁状况、宿舍情况)等。必要时可开展专项调查,收集影响疾病传播的相关因素,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暴发疫情调查-流调2.病例搜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专业人员通过查阅晨(午)检记录、缺勤记录、医务室或医疗机构就诊记录以及逐个部门或班级调查等方式主动搜索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调查-流调3.个案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参照“流感样病例调查一览表”和“流感重症和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流感样病例进行个案调查。4.疫情追踪:疫情处理期间,疫情暴发单位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本单位每日新增病例数。必要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新发病例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准确掌握和评估疫情趋势,调整防控措施。暴发疫情调查-标本采集对于达到报告标准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须采集暴发疫情病例样本。1.采样种类。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必要时,可同时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样本。暴发疫情调查-标本采集2.采样要求:应采集发病3天内的呼吸道标本,优先采集新发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根据病例分布特征,均衡选择采样对象,避免集中在同一部门或班级、宿舍。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标本尽量全部采集。若符合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的标本较少,为明确疫情性质,可适当扩大采样范围,采集体温为37.5℃-38℃伴咳嗽、头痛或肌肉酸痛等症状的病例。每起暴发疫情应采集至少10份的呼吸道标本(如果现症病例不足10例,应全部采样)。不能明确病原学诊断的疫情,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暴发疫情调查-标本采集急性期血清采集对象:发病后7天内的流感样病例。恢复期血清采集对象:发病后2-4周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调查-标本采集3.样本的保存和运送:标本采集人员填写“流感样病例标本原始登记送检表”(附件5),随同标本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样本的保存和运送具体方法参见《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中疾控疾发〔2011〕381号)暴发疫情调查-样本检测样本检测: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暴发疫情标本后,要求在24小时内利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具备流感病毒分离能力的网络实验室要进一步对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具体方法和要求参见《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暴发疫情调查-疫情性质判定原则疫情性质判断原则暴发疫情的性质应结合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疫情控制(一)病例管理(一)病例管理。1.发热(体温≥38℃),或体温≥37.5℃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者劝其及时就医,根据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治疗。休息期间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患者所在单位指派人员负责追踪记录住院或重症病例的转归情况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患者可正常上课或上班。疫情控制(二)强化监测(二)强化监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指导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做好流感样病例监测报告;指导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学校及托幼机构强化每日检查制度、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流感样病例短期内异常增多,应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根据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信息来源的报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疫情趋势,发现流感暴发苗头时及时预警。疫情控制(三)环境和个人卫生(三)环境和个人卫生。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集体单位和公共场所应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注意个人卫生,勤晾晒被褥,勤换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或接触病人时要戴口罩疫情控制(四)健康教育(四)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在疫情发生单位可采用宣传画、板报、折页和告知信等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疫情控制(五)药物治疗(五)药物治疗对于实验室确诊的流感重症病例和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流感高危人群,要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药物可首选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无条件的地方可参考当地耐药性监测结果选用烷胺类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是否进行预防性服药,需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疫情控制(六)其他措施(六)其他措施。流感样病例暴发期间,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婴幼儿等高危人群要减少或避免参加集体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可减少或停止学校和单位的集体活动,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与发病学生、员工接触,避免全体或较多人员集会,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必要情况下可根据专家建议采取停课、放假等措施。疫情评估与总结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疫情形势,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评估,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时,应按相关预案及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机制。连续1周无新发病例,可判定为暴发疫情结束,结束后1周内,负责疫情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内容包括疫情报告的及时性、信息完整性、处置的规范性等方面。谢谢!
本文标题:流行性感冒防控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4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