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Texas《梦断德克萨斯》---曾晓文•曾晓文,海外华人女作家,加拿大中国笔会会长。祖籍湖南,1966年生于黑龙江。获南开大学文学硕士、锡拉丘兹大学电信与网络管理硕士,曾旅居美国九年,2003移民加拿大多伦多;现从事多信息系统管理工作,为加拿大中国笔会会长,是加拿大华人“多伦多小说家群”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梦断得克萨斯》(2006,即《白日飘行》)、《夜还年轻》(2009)。自1991年起发表小说、散文、诗歌、随笔五十余万字,其作被收入《旋转的硬币》等多种文集。短篇小说《网人》获中央日报文学奖(1996)、短篇小说《旋转的硬币》获第二十六届联合报系文学奖(2004),游记《布拉格的爱与神秘》获“首届世界华人游记大赛”第三名(2008),短篇小说《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年度小说选《2009短篇小说》。•在曾晓文20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梦断德克萨斯》中,女主人公与恋人在美国艰苦打拼,他们作为股东的饭店刚刚隆重开业,意想不到的牢狱之灾就降临,漂亮能干的女孩因为签证过期和非法雇用无身份的华工被囚禁了98天,男友则被拘禁半年⋯⋯•这些,都是曾晓文的亲身经历。所以这本书算是她的半自传长篇小说。•新移民小说新移民小说•上世纪末,新移民小说的书写大体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所谓“输出的伤痕文学”,写尽当年在国内外时的那些苦难岁月;一是表达初到异国他乡的见闻感受、惊讶失落、愤懑悲观以至奋起拼搏的种种经历和情感。这些作品,应该客观地承认,无论在题材范围还是艺术水平上,还未能超越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台湾留学生为主的“留学生文学”。而留学生文学”也仍存在着视野狭窄,题材单一,基调过于悲观的弊病。•新世纪十年,以大陆出去的新移民作家为主的新移民小说为代表的新移民文学,已经完全改观,焕然一新了。尽管往事记忆,大陆回眸,仍占大量篇幅,但因视角转换,视野高远,题材出新,特别是加大了历史的蕴藏量,使这方面的新移民小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可以引领当代小说,与国内的那些优秀小说共同傲居于中国当代文坛的巅峰。•曾晓文则属于“海外伤痕文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的海外华人都曾经历类似的苦处:文化休克、语言障碍、学业挑战、感情失意、生意失败、居无定所⋯⋯所以,海外华人圈里但凡动了创作念头的,往往都从自身坎坷的经历写起,以至于这一代海外华语作品,被笼统冠之以“海外伤痕文学”。•在琳琅满目的移民文学作品中,作者曾晓文独辟蹊径,以特殊的视角探索女主人公的心灵成长史。讲述了一个关于奋斗、痛苦、流浪和选择的故事,但它并没有早期移民小说的成功或团圆的结局。有始无终的婚姻•十年前,嘉雯是海津大学读中文系的研究生,韩宇是物理系的高材生。他们邂逅于一次大学生画展中,相恋一年后的他们毕业了,也结婚了。婚后的他俩成了北漂,在一间9平米大的租房里,韩宇准备他的托福和GRE,嘉雯则为他准备一日三餐。•嘉雯考上了著名《环球商报》的记者,而韩宇不同意她去就职。最终因为韩宇的两句,话嘉雯放弃了她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出国是我的梦想。我们是一家人,要比较谁的梦想才更重要。”“嘉雯,我很需要你,需要你帮我,我没有时间洗衣做饭,我要全力以赴准备考试。”两年后,韩宇到了美国纽约州的雪色佳大学读博士,半年之后嘉雯申请到了赴美“陪读”的签证。•来到美国后,由于不会英语,她完全无法和周围的美国人沟通。读博中的韩宇并不珍惜她,依旧把她当作洗衣做饭的工具,对她爱搭不理。却在学校和一位叫荔曼女人互生情愫,虽然始终不愿承认他背叛了嘉雯。不被丈夫所重视疼爱的嘉雯渴望读书,渴望学历,渴望工作,为了挣学费她去了一家中餐馆打工,由此结识了打工仔阿瑞。三只旅行箱、两行泪和一页简历•在辛劳打工期间,嘉雯在异国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经过痛苦的挣扎后,她毅然告别了婚姻,选择了阿瑞,离家出走。如果不出走,她可以顺理成章地当“博士太太”、“陪读夫人”,但她只能过着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而她选择了爱情,选择了温暖。可是,对于身居异国他乡的弱女子来说,出走,注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第二年,嘉雯拿到了雪色佳大学的硕士学位。经过多年的拼搏,她和阿瑞一起在德克萨斯维卡市开了第一家亚洲风味的自助餐馆,但灾祸也从天而降。他们以“非法居留、窝藏移民”罪蒙冤入狱。因为他们不知道“华美”的三名员工没有合法身份,再三替自己辩护也终究没能避免被送上法庭的命运。在“自杀监视室”里嘉雯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求生的意志、亲情爱情使她拒绝了死神的邀请。在之后的数月里,她被手铐、脚镣锁着,被监视、被喝斥,被一回回送上法庭,又被一次次押进监狱;不断地拍照、按手印、体检,接受精神状况调查。她叫喊、诅咒、哭泣、恳求、辩解,体验了千情万绪。•当她终于被无罪释放,她又失去了生意、住处和汽车,为给阿瑞聘请律师而变卖了最后一点家当。98天炼狱般的生活,使她重新认识了生命的价值、美国梦的虚幻以及一个人成长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她渴望逃避一直困扰自己的噩梦,在阿瑞出狱后决定移民加拿大,从此等待他们的是更漫长的离别。•9年的美国生活浓缩成“三只旅行箱、两行泪和一页简历”。读后感•这本书为读者打开了又一扇了解美国,特别是美国司法领域方面的窗口,对我们客观认知美国社会提供帮助。•当我读罢这本书后,说实话对于封底的这番评价没有多少感受,反而对主人公嘉雯的个性和抉择感触颇多。一个传统的为了老公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到美国,经历重重磨难却得不到老公的任何疼惜,转而投入另一个除了温暖和疼爱什么都给不了她的男人怀抱的女人。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她没有选择金钱和富足安逸的生活,却坚定的选择了和那个一无所有的打工仔相厮守终生,即便经历了牢狱之灾,依然没有让两人分开,至少是心灵上的。•究竟是哪种神奇的物质让陌生男女情定终身?有人说,只要一个男人能让一个女人感到被人疼惜,这个女人就不会离开这个男人了。女人实在是太容易满足了,我们需要的只是被人重视!或许这就是有些女人的选择,如嘉雯,不爱荣华富贵,只爱花前月下。也如嘉雯所说,女人最大的心愿是被人疼爱。这也是嘉雯所追寻的。你选择了a,就得到了a,同时失去了获得b,c,d的权利。这就是生活吧。•这种选择也是特殊环境的产物,倘若嘉雯和韩宇还是在中国,我想定会延续白头偕老的童话,只是在美国,在那个陌生环境里,被人疼爱被人重视成了最大的奢侈品,也成了最必需的东西。•书中并没有具体写嘉雯和打工仔阿瑞的生活具体是怎样的幸福。或许下面这段话能证明到底哪块石头是最适合你的“世间没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也没有两个同样的男人。韩宇这块石头,被嘉雯放在怀里,捂了六年,终究没有捂热,而阿瑞,是一块本身发热的石头,只要嘉雯一挨近他,她的寒冷就会从头到脚吸走,她甚至听得到自己的灵魂被这突如其来的火热烘烤而发出的嗞嗞的快乐叫喊”.我不知道这能否称做爱情,但我能肯定这叫做幸福。百花文艺出版社评价•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是一位美丽而天真的女性,一向以丈夫为自己的生活中心。由于一桩偶然事件,她从对婚姻表面和谐的幼稚陶醉中骤然惊醒,毅然出走。那么,娜拉出走以后到底怎么样?易卜生并无回答也没有解答的责任。这个难题从作品问世的1879年至今,始终困惑着人们。根据鲁迅先生1923年底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的分析,娜拉走后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读罢旅加作家曾晓文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梦断得克萨斯》,我们为当代的“娜拉”找到了第三条出路,那就是在艰难中勇敢地生活下去。Thankyou~
本文标题:《梦断德克萨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4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