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第四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2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分异知识整合知识点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地域分异规律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就是地域分异规律。基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和因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自然带:地域分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带状分布。2.自然带的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项目内容含义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形成基础因素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一定作用根本因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分布显著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的自然带苔原带和针叶林带(高纬度),热带雨林带(低纬度)中纬度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内部中部:亚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两侧: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2)经度地带性项目内容概念各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形成基础以水分的变化为基础根本因素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垂直地带性项目内容概念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形成基础热量和水分影响因素纬度位置、相对高度自然带更替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类似于从低纬向高纬地区的水平地域分异明显分布区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深化拓展1.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2.“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规律实际上,自然带的分布极其复杂,不便于我们掌握,如果地面上排除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的干扰,自然带在平地上的分布应是相当规则的,这种假设条件下的大陆,就是“理想大陆”。“理想大陆”自然带具有两种水平分布规律,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如右图)。特别说明:①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②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中纬度地区大陆开阔,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形成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的依次更替。3.例证主要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原因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南段东侧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高原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高原东南的热带雨林带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是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形成的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无陆地分布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考点探究探究一:我国自然植被分布及发展变化所反映的规律下面两幅图为模拟的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年)的可能分布状况。读图探究下列问题。(1)图例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2)图1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答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答案:从沿海到内陆(经度地带性)水分(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述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答案:位置上,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范围上,寒温带针叶林几乎从中国消失;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面积将明显缩小;热带季雨林面积扩大。全球变暖。解析:根据当前气候条件下,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的分布图可知,A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温带草原。图1中从C到D,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也越来越少,植被逐渐由草原过渡到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对比两幅图可以发现,图2中不少自然带的分布北界都朝北方推移了;具体而言,我国寒温带针叶林消失,热带季雨林的面积显著扩大。这显然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探究二:诗歌中的地理规律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思考下列问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什么地域分异规律?(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什么?答案:该诗句描述了较低纬度的江南与较高纬度的塞北之间的景观差异,反映了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塞北和江南的纬度不同,从而导致两地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存在差异,即两地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热量。探究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性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探究(1)~(2)题。(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多少?(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怎样变化?答案:52°N~58°N答案:逐渐降低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垂直自然带中的针叶林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的范围距42°N约1100~1800km;在地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大约相差110km,计算可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52°N~58°N。(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随着纬度的增加,山麓地带的热量也逐渐减少,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会逐渐降低。核心解读重难点1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如下图所示。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的发展是统一的,每个要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果某一个地理要素发生了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当地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全球目前都比较重视保护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就是因为亚马孙平原的森林影响着全球的水分和热量平衡。重难点2表解自然界的三大物质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物质循环简图能量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光合作用化学能分解呼吸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意义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重难点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特例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沿纬线延伸、沿纬度更替非洲沿20°E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分布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更替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高度沿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更替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易误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几个要点(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据此可知:①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下图);②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山地自然带类型越多。(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地,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上,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①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③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经典借鉴试题:(2009·上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带。(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径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乙丙乙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地形海陆位置学生答题得分纠错分析(1)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分答题较好本题考查气候、自然带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甲地位于30°S~4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在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地位于高大的安第斯山区,因海拔高、气温低,易受冰雪冻害影响。丙地位于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缺水较严重。在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的相对高度较大,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丙地位于降水较少的温带荒漠带、丁地则位于温带草原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带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差异导致的,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由上述分析可知,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等。(2)乙丙2分(3)乙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4分(4)地形海陆位置2分答题启示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许多自然带的名称是根据植被的名称来命名的。命题视角考查目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应用【例1】(2009·安徽)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答案: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答案: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答案: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规律·方法·技巧】(1)地势高低的判断:“水往低处流”,因此判断地势高低时可根据河流流向进行,河流的发源地海拔较高,河流的流向即地势降低的方向。(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
本文标题: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6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