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孙楚仁
《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2期“一带一路”专题“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孙楚仁张楠刘雅莹摘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成果。本文利用1996-2014年期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并结合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且对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同质性产品的影响,且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我国与“一路”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利用微观数据实证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确实有助于提振我国的出口贸易,区分不同类型进行实证拓展更论证了这一倡议的政策针对性。关键字:一带一路;出口增长;双重差分引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GDP保持年平均近10%的高速增长。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中深层次矛盾也逐渐凸显。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长期以来,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创造中国经济奇迹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内而言,当前阶段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同时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也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从我国撤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我国出口的国际环境也不容乐观,欧美国家的总体经济依旧较为疲软,难以走出低迷形势;新兴经济体发展后劲不足,分化趋势严重。总体上看,我国出口的外部需求放缓。我国目前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依托新的经济发展结构并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是当下的重大任务之一。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分别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共同建设21世纪“海[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城市贸易结构空间分布研究”(71273167);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我国城市比较优势形成机制研究”(14SG51)。本文部分内容曾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报告。感谢林桂军、王义桅、张幼文等学者的宝贵意见,但文责自负。孙楚仁: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611130电子信箱:sunchuren@foxmail.com;张楠: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刘雅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83DOI:10.13510/j.cnki.jit.2017.02.008《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2期“一带一路”专题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恰逢其时,主要涉及包括中国在内的65个国家①,总人口约44亿,年生产总值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2.5%和28.6%,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着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条国际大通道,即“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包含两条路线,即“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沿路沿线的这些国家大多数是处于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而且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地缘政治复杂,缺乏多边自贸安全体系和有效投资合作。除此之外,这些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差的情况,投资环境也并不理想。图1为2014年各国GDP和GDP增长率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较大,但是GDP增长速度较慢;而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然GDP较低,但是增长速度较快,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相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够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与沿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大部分学者持积极态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会增强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金融合作,在共建中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互信互助。也有少部分学者持“唱衰”的态度,认为抑制我国出口发展的消极因素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包括国内低成本优势削弱、制造业吸收外资能力下降、全球经济复苏疲弱等。此前,学界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①“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国家并非一成不变,相关国家会随政策实施而有所变化和侧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出资开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欢迎任何国家加入。图12014年全球各国和地区的GDP及GDP增长率示意图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指标计算得到。--84《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2期“一带一路”专题问题进行了考察,但大部分只是历史性的回顾,或者对实施、发展规划、战略意义等进行定性分析,而鲜少有在贸易方面的实证研究。赵华胜(2014)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问题和地区间的合作提出了建议。龚新蜀和马骏(2014)对1992-2002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交通运输设施和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樊秀峰和余姗(2015)从物流绩效方面对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考察。也有部分学者对属于“一带一路”国家范畴中的部分区域和国家进行了贸易方面的考察。赵翊(2014)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中国对阿拉伯国家联盟中的20个国家2001-2010年间的货物贸易出口数据,测算了中国同各国间的贸易潜力。韩永辉和邹建华(2014)在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对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进行了研究。韩永辉等(2015)利用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分析了我国与西亚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发现双方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谭秀杰和周茂荣(2015)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考察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并分析了其中的影响因素。杨立卓(2016)对金融危机前后两个时间段的进出口数据,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的三维视角,就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波动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然而,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才正式提出,限于数据可得性,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出口具有何种作用的研究很少。本文则基于中国1996-2014年对世界各国的出口统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是否会促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出口贸易增长。本文剩余内容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及彼此间的互补情况,第二部分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的机制与解释,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实证拓展,第五部分为本文结论。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互补分析“一带一路”规划涉及众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有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整体而言沿路沿线国家的情况复杂。本部分将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以及彼此间、特别是和我国产品结构间的互补情况。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中亚五国矿产资源丰富,资源以石油和天然气、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为主,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采矿、电力、有色金属、机器制造等为主的重工业和加工工业产业格局,工业占比较高。其中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而中国的大型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投资分布于采矿业、制造业、地质勘探业和金融业等。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西亚国家是中国最大原油来源地,而中国的轻工业产品、机械和制造业材料等产品同时也满足了西亚新兴经济体的需求。而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海湾产油国大都是在七八十年代石油发现以后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经济体总量小,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从长期发展来看需要可以起到带动和联动作用的强大经济体。综合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内陆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为矿物燃料、金属矿物和制品、粮食皮毛等初--85《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2期“一带一路”专题级原料,而主要的进口产品则为机械设备、电子电器、交通工具等工业成品和日用生活消费品。与这些沿线的内陆地区相比,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占据重要地位的东南亚地区逐渐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目的地,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主要出口电子电器、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工业制成品,主要进口的是油气、金属原材料、塑料化工等初级产品。我们利用BACI2005年的双边贸易数据和Abegaz&Basu(2011)的分类标准,根据技术技能分类将产品划分为五种类型:(A)非矿物燃料初级产品、(B)资源密集型制造品、(C)低技能技术密集产品、(D)中等技能技术密集产品、(E)高等技能技术密集产品、(F)矿物质燃料以及(G)未分类产品,比较中国以及日本、美国、英国等OECD国家和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亚五国的进出口产品中各类产品的数量和价值的所占比例,以此观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结构的特征。如图2所示,美英日等OECD国家以出口“中等技能技术密集产品”和“高等技能技术密集产品”为主,而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则以“非矿资料来源:作者根据BACI数据计算得到。图22005年中国、OECD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不同类型产品比重示意图--86《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2期“一带一路”专题物燃料初级产品”、“资源密集型制造品”、“低技能技术密集产品”为主。即便如此,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出口侧重还是各有不同,仍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机制与解释《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一带一路”项目涉及到了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基础设施发展、工业和次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合作和人员交流等。在本文所研究的贸易主题上,一般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主要来源于国家间贸易成本的降低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贸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更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对方国家或地区市场需求的增加也会使企业出口规模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所处发展阶段虽不同,但大多需借助外部资金流动和产能合作来推动本国的经济调整和经济发展,作为主导方的中国具备巨大的外汇储备,对外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能力强。本文试图从降低企业预期风险、降低贸易成本、释放市场潜力等途径解释“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出口的促进作用。(一)初期阶段企业预期风险降低促进了国内企业的出口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不断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各层面政府积极布局,18个省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明确了衔接方案,在2015年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包括新疆在内的20个省份将“一带一路”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政治、法律、政策风险的评估,提前建立预警机制,逐步完善的涉外服务保障体系,都会为我国企业出口提供相应的保障。同时,政府推进口岸建设及通关便利化,为企业出口提供各项政策支持。自2013年末以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采取多项措施,有倾向性地将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和资源投向了“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领域,制定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重点国家、重点行业差异化支持举措来保障企业出口。政府作为将大幅度降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预期风险,使得更多企业利用先发优势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拓展新的出口市场或者重新启动中断的出口关系。这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初期阶段会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即会表现为相比于非一带一路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增长将更为显著。(二)贸易壁垒的减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贸易成本降低除关税等显而易见的贸易成本外,地区间文化、制度、法律的差异及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都会影响贸易成本。“一带一路”倡议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例如,2015年4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十大海关关长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合作协议》,构建区域通关监管
本文标题:-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孙楚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7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