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围棋思维与文化围棋故事和围棋礼仪武汉大学通识课今天的内容围棋的基本规则围棋的发展和现状围棋礼仪围棋与博彩围棋对局围棋基本规则棋子下在纵横交叉点上。现代围棋规定,由执黑子的一方先行(古代是常常由执白的一方先行)。没有“气”的围棋子不能存在于棋盘上。打劫时需要停一手。比方均认为棋盘上无子可下时终局。终局时,谁的棋子在棋盘占的地盘比对方多即为胜者。气“气”是棋子在棋盘上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指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没有“气”的棋子叫“死子”,不能在棋盘上生存。连在一起的棋子成为一块。一块棋有共同的气。这块棋的气数与棋形状有关。靠紧对方下棋叫“紧气”;接续已方的棋子下棋,使其增加气数叫做“长气”;紧得对方的棋子只剩最后一子称为“叫吃”;紧掉对方最后一口气,把对方棋子从棋盘上提走叫做“提子”。打劫打劫:盘面上双方能够互相打吃对方的情况。规则规定一方不能立即反提对方那一子,必须在别处下一着(找劫),等待对方应一手后才能提取(应劫)。打二还一:当提取对方两子时,被提子方能够立即反提一子。围棋如何计算胜负1.一方自愿认输。2.双方对弈均认为棋局结束后计算胜负。3.计算棋例:(有△标记的棋子为死子。)中国规则:白方:184¾=181+3¾。白胜(184¾-180½=)4¾子或黑方:176¾=180-3¾。黑负(176¾-180½=)4¾子日本规则:白方:134.5=90(空)+38(黑死子)+6.5(贴目)黑方:127=70(空)+57(白死子)白胜7.5目围棋在中国的发展围棋起源于4000年前。围棋到了东汉已经基本定型,据传,17道盘和19道盘已经共存于世。三国时期,围棋已经在贵族是非常流行,并出现了最早的围棋棋谱——“吴图”。两晋、南北朝围棋得到极大的发展。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帝王们喜好围棋,北魏太武帝、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隋唐时期不仅大量出现了围棋书籍和还完善了围棋理论。唐代自唐玄宗李隆基开创棋待诏。棋待诏隶属于翰林院,随时待命,或奉旨进宫陪弈,或相互竞技供帝王观赏。著名的棋待诏有王积薪、顾师言、刘仲甫、贾玄。到了明清时代,围棋已经成为平民的普通玩物。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是我国围棋发展的顶峰时期,出现了黄龙士、徐星友、范西屏、施襄夏等。至清末民初,中国围棋随国运而衰落。这时,日本近代围棋引入中国,强烈冲击中国围棋。新中国以后中国围棋开始追上并超过日本。现在与日、韩并驾齐驱。中国近现代围棋发展日本围棋开始影响中国。中国棋手意识到棋艺远远落后于日本。吴清源东渡日本。1951年夏,在国家副主席李济深的关照下成立了北京棋艺研究社,并兼任社长。1956底举行全国围棋表演赛(中国第一次全国性围棋比赛)。过惕生获冠军。1960年中日首次正式围棋交流。1963年陈祖德第一次在让先的情况战胜日本九段棋手杉内雅男,1965年陈祖德分先战胜日本九段棋手岩田达明。1974年以30胜2和24负第一次战胜日本围棋代表团。1985年中国取得第一届中国围棋擂台赛的胜利。1989年聂卫平痛失应氏杯。1995年马晓春获得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第六届“东洋证券杯”。2005年3月5日中国常昊九段执黑对韩国崔哲瀚九段,夺得应氏杯。2006年1月13日中国罗洗河九段执黑击败韩国李昌镐九段。中国棋手第一次夺得三星杯冠军,也创造了中国棋手在世界大赛决赛中首次击败李昌镐夺冠的历史。2007年3月25日古力九段夺得第六届春兰杯冠军。中国棋手第一次夺得春兰杯。2008年2月中国队常昊战胜韩国朴永训,第一次夺得围棋团体冠军(农心杯)。中国的若干围棋人物弈秋:中国有记载的最早国手。王积薪: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翰林院棋待诏。顾师言:唐代会昌、大中年间翰林院棋待诏。黄龙士、徐星友:清顺治年间围棋高手。范西屏、施襄夏:清乾隆年间围棋高手。吴清源:旅日棋手,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围棋手。刘棣杯、过惕生:新旧中国交替时围棋国手。陈祖德、聂卫平、马晓春、常昊、古力:新中国培养的围棋国手。孔祥明、芮乃伟、张漩、丰云、杨珲:新中国培养的女棋手。林海峰、王立诚:旅日棋手。段琪瑞、陈毅、应昌期:对围棋有贡献的人物。罗洗河、周鹤洋、陈耀烨、王檄、邱峻、胡耀宇、刘星、彭荃、谢赫、黄奕中、王尧、李喆、朴文尧、周睿羊、古灵益、柁嘉熹:现役活跃棋手。弈秋孟子曰:“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王积薪生于武则天时代。唐代棋坛第一高手,开元、天宝年间翰林院棋待诏。少年时家境贫寒,父母早亡,以砍柴为生。因劳作勤奋,常常使家里的柴草堆积如山,故以“积薪”为名。那时候佛教盛行,王积薪上山砍柴时常常看庙中僧人下棋。僧人见他聪明好学,便教授他棋艺和棋图。很快地,王积薪学弈勤奋,便在乡里没有对手。常外出寻人对弈。《云仙杂记》记载“王积薪每出游必携围棋短具,画纸为局,与棋子并盛竹筒中,系于车辕马鬛之间,道上虽遇匹夫,亦与对手”。开元中,与高手冯汪在太原慰陈九言的“金谷第”中连弈九局,多胜,被推为第一名手。后被推荐进入翰林院,做了棋待诏,封为九品官。著有《金谷园九局图》一卷(一说徐铉著)、《凤池图》一卷、《棋决》三卷。著名的是围棋《十诀》,为后代棋手奉为金科玉律。顾师言唐代棋手,生于武则天时期。从小家境贫寒,会昌、大中年间翰林院棋待诏。《忘忧清乐集》中载有与棋待诏阎景实争夺“盖金花碗”对局,称晚唐第一高手。唐苏鹗《杜阳杂编》及南宋王应麟《玉海》等均载:大中年间(847--860)日本国王子来朝,顾奉唐宣宗之命,与棋对局,至三十三着还未决胜负;顾“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则谓之镇神头,乃是解两征势也”,使对方瞠目缩臂,中盘服输。是中日古代围棋交流中有影响的传说。此事亦见于《旧唐书·宣宗本纪》,但未记细节,弈棋时间为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三月间。黄龙士和徐星友名虬,字龙士;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人。生于1651年,中年早逝,其死因不明。黄龙士十六岁而闻名于国内。黄龙士性格磊落,技艺超群,行棋轻灵多变,局面开阔,气魄宏大。当时棋界无人能敌,被棋界尊称为“棋圣”。著有《弈括》一书。黄龙士的棋力到底有多高,众说不一,有人说他的棋力相当于现代围棋段位的十三段。与黄龙士同有一位棋手,徐星友。徐星友年长于黄龙士,但学棋较晚。后从学于黄龙士。双方经过不断的切磋,徐星友从被让四子逐渐减少到三子。著名的“血泪篇”记载了黄龙士授徐星友三子的十局棋。徐星友自此以后棋力大长,也成为一代国手。黄龙士中年突然销声匿迹,且死因不明,卒于何年仍是棋界的谜。徐星友,名远,钱塘人,生于1644年(清顺治元年)。徐星友学棋较晚,从学于黄龙士。经“血泪篇”十局后,棋力大增,大器晚成。徐星友的棋艺特点是“平淡”。他自述道:“冲和恬淡,浑元融和”,“制于有形,不若制于无形”,“善战而胜,曷若不战屈人”。著有《兼山堂弈谱》。范西屏和施襄夏范世勋(1708-?),字西屏,浙江海宁人。范西屏天资聪明,七、八岁时就能启蒙老师抗衡。后拜俞长侯为师。十五岁时,俞长侯以让先与其对弈十局。范西屏取得全胜。从此范西屏棋艺大长,16岁已经成为一代国手。范西屏属“天才型”的棋手,反应灵敏、落子如飞,棋风奔放幽远,想入非非,不拘泥于前人之法。著有《桃花泉弈谱》等著作。施定庵(1709-1770),字襄夏,与范西屏同为浙江海宁人。施襄夏与范西屏同从师于俞长侯,但大器晚成,到30岁以后才成为一代国手。施襄夏棋风稳重,棋路精密细腻,棋理精深透彻,深谋深算。著有《弈理指归》、《弈理指归续篇》等。施襄夏属“功夫型”的棋手,一向反对随手落子,下棋时常陷于冥思苦想。施范二人下棋时:“施敛眉沉思,或日昳未下一子,而西屏嬉游歌呼,应毕则咍鼾去”。乾隆四年(1739年),平湖围棋世家张永年聘请范、施二人到家教棋。这一年,二人在张家进行了十局对抗。二人呕心沥血,竭力施展平生绝技,局面出神入化,留下了“当湖十局”这样的不朽棋谱。当湖十局将我国古代对子局的水平推到极至。吴清源又名吴泉。1914年生于福建福州。小时候随父亲学会围棋。1923年已经能够与京中高手汪云峰、顾水如、刘棣怀等高手对抗。早期曾得到大军阀段祺瑞的资助。1928年漂洋到日本,从师于濑越宪作,开始其围棋生涯。1933年与日本名人秀哉对局时,前三手分别下在“三·3”“星”和“天元”,震动了棋界。同年与好友木谷实共同推出了轰动棋界的“新布局法”。1939年开始与木谷实的十番棋比赛,以5胜一负的成绩将日本第一人木谷实打到降级的份上。1941年,吴清源在与前辈棋手雁金准一的十番棋中,以4胜一负领先,因照顾雁金准一的声誉和健康中止了比赛。随后又与5位年轻棋手进行的十番棋中,将这些新锐棋手均打到降级。孤身奋斗15年,直到遭遇车祸才使其成绩下降。吴清源在四十年代曾陷入邪教组织“玺宇教”。吴清源一生致力于围棋创新,假造了大量的新定式,如著名的大雪崩内拐定式。吴清源先生留下了800多局棋谱,著有《黑布局》、《白布局》、《吴清源自选百局》等。吴清源先生的棋艺博大精深、奇兵屡出、变化万千,有如神龙,更兼意境高远,全局在胸。一生孜孜不倦,终成为一代名师。直到本世纪初,80高龄的吴清源先生还提出“廿一世纪围棋理论”——“六合的调和”。世界围棋现状围棋在隋唐时期或更早的时候,先后向流球、高丽、西藏和西域等周边地区扩展。早在14世纪,握有国家实权的日本幕府将军们,设立“棋所”,每年定期举行“御城棋”比赛。到了德川幕府时代(15世纪),只有本因坊、安井、井上和林四大家庭才能参加“御城棋”。进入明治时代(19世纪),随着幕府的消失,棋手们也失去生活来源。以本因坊秀哉名人为首的八名棋手组建了日本棋院。以中川龟三郎八段为首的六名棋手组建的方圆社。以雁金准一六段为首的四名棋手组建的裨圣会。1937年,本因坊秀哉名人提出引退,并决定把世袭的“本因坊”头衔转让给日本棋院。日本现代围棋在上世纪中叶达到顶峰。日本人对围棋进行了一些许多改革,如取消座子,使围棋变得更复杂,更有趣。日本人还对围棋进行了理论研究,才形成了现代围棋。韩国,在赵南哲的努力下,现代围棋取代顺丈围棋。曹薰铉夺得首届“应氏杯”后,韩国掀起了一股围棋热。特别是围棋天才李昌镐的出现,现在韩国围棋水平超过日、中两国,成为围棋世界的主力军之一。现在围棋在西方国家也得到了极大发展。若干国外围棋人物本因坊算砂:寂光寺和尚,法名日海,日本第一世本因坊。本因坊丈和:十二世本因坊,被日本棋界誉为“后圣”。本因坊秀策:十四世本因坊,对近现代围棋理论有深远影响,被称为日本棋圣。本因坊秀哉:成为最后一届世袭本因坊。木谷实:20世纪著名围棋手,创办的木谷道场对棋界有深远影响。藤泽秀行:曾有“前50步天下第一”之称,为推动中国围棋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板田荣男:60年代现代围棋的领军人物。武宫正树:以“宇宙流”名闻于世,局面气势磅礴,中腹行棋有其独到的功夫。赵治勋:作风顽强,有”围棋胜负师“之称。赵南哲:韩国现代围棋之父。曹薰铉:韩国围棋走向世界这领军人物。李昌镐:20世纪另一围棋天才。刘昌赫:业余围棋的楷模。李世石:21世纪围棋天才。本因坊算砂日本第一世本因坊,俗名叫加纳与三郎,生于嘉靖年代(1557左右)[围棋天地1999.5]。算砂八岁时,为了躲避战火,他父亲便把他送到寂光寺去当和尚,法名日海。日海小和尚聪明绝顶,极具棋才。他在颂经念佛之余,对围棋大感兴趣。这时日本的第一高手名叫仙也。日海得空就去请教,数年功夫便青出于蓝,取代了仙也日本第一高手的位置。当时的统治者丰臣秀吉也爱下棋,认为弈理与兵法相通。在秀吉的协助下,日海扩建改造了寂光寺,自己改号为本因坊,改名为算砂。成为日本第一世本因坊。本因坊丈和(1787-1847),十二世本因坊。本姓户谷,又姓葛野,幼名松之助,生于信州水内郡。少时入本因坊门,为十一
本文标题:围棋思维与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9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