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古诗二首乌衣巷 画眉鸟
——刘禹锡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xi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诗仙:_____诗圣:______诗鬼:_____诗豪:______诗佛:_____诗魔:______朱雀桥: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朱雀桥遗址在清代已难寻觅。人们为追忆朱雀桥,往往把镇淮桥当作昔日的朱雀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曾经繁华一片。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展现出一片荒僻气象。这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嚣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曾是名门望族聚集之地萧瑟的野草花在朱雀桥边盛开,一抹惨淡的残阳洒在乌衣巷。当年这里曾经是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交通要道。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片衰败苍凉的景象。今日的衰败景象“旧时王谢”:指这条古巷曾居住的王、谢两个显赫的宰相家族。一是王导,辅佐创立了有百年历史的东晋王朝;另一位是谢安,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符秦百万大军。作为一代名相,王、谢足以令后人追怀。王谢两户大家族在这里居住了三百年,出现了一批对晋朝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飞在王导谢安住所里那高高殿堂的燕子,如今已飞上了平常百姓人家那低矮的房梁。事实上,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作者抓住了燕子有栖息旧巢的特点,用“旧燕”唤起读者想象昔日乌衣巷的繁荣、王谢家族的显赫,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二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全诗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写作背景本诗作于诗人为滁州知州之时,其间,欧阳修经常徜徉于滁州山水,并写出了《醉翁亭记》与《丰乐亭记》等名作。而在欣赏滁州风景之间,一种灵巧善鸣的鸟儿——画眉鸟,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吟七绝《画眉鸟》一首以发感慨。字义及其读音啭(zhuàn):鸟婉转地啼叫。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始知:现在才知道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不及:远远比不上那时候在林间飞来飞去,随自己喜欢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里翩舞,在万紫千红的山花丛里穿行。现在才知道关在华美的金笼里,怎比得上树林中的自由欢欣。诗歌赏析:1、2句:描绘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鸟。3、4句:描绘陷入囚笼、失去自由的画眉鸟。前后对比,以鸟作比,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的憎恶之意。
本文标题:古诗二首乌衣巷 画眉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9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