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 人教版新版部编版《邓稼先》
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毛泽东同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史,告诉我们国防实力的强弱决定国家的地位,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使帝国主义绝不敢胡作非为。今天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无数优秀的科学家为了祖国奉献了他们的一切,才赢得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在安享生活的同时,能忘了为之贡献青春的人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两弹元勋”邓稼先。杨振宁1.搜集、整理、交流有关杨振宁、邓稼先的资料;了解回忆性传记的特点。(重点)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作者取舍材料的艺术和谋篇布局的手法;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难点)3.学习邓稼先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重点)学习目标1966年至今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1986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1957年与李政道教授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80年获Rumford奖。1986年获自由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秋又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1996年1月,被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首次授予国家级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你知道他是谁吗?•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1998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2004年起定居北京。1947年,26岁,获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人称“娃娃博士”。1979年,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因癌症去世。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你知道他是谁吗?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振宁到医院看望病中的邓嫁先(左)。1986年摄于北京。邓稼先与杨振宁在美国留学时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得知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含泪写出这篇至情之文50年的友谊他们是同乡同学亲如兄弟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杨振宁和邓稼先在芝加哥大学1972年,邓稼先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全面领导核武器的改进和发展工作。这是7月1日,邓稼先(中排右一)陪同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访问的杨振宁博士(前排右五)。•邓稼先: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山河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张爱萍写作背景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gàn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人物传记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传记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本文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热泪盈眶可歌可泣鞠躬尽瘁彷徨殷红鲜红殷切鲜为人知宰割元勋诞生开拓署名挚友奠基难堪妇孺皆知孕育签字马革裹尸颤抖谣言截然不同筹划邓稼先(pánghuáng)kān(kuàng)(qì)(jūcuì)(yān)(xiān)(yīn)(xiǎn)(zǎi)xūndàntuòshǔzhìdiànrúyùnqiānguǒchànyáojiéchóujià锋芒毕露曛xūn铤tǐng燕然勒功lè萦带yínglù夐xiòng凛lǐn选聘pìnbèisòng背诵zhòu昼夜kūnlún昆仑至死不懈xiè当之无愧kuì家喻户晓yù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可,值得。很少被人知道。鲜,少。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锐气、才干全部无显露出来。比喻人有傲气,爱显露自己的才能。毕,全,完全。形容人人都知道。孺,小孩子。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了解。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贡献出全部精力,过度劳累,到死为止截然不同:知人之明:层出不穷:燕然勒功:完全不同。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能认识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接连不断的出现,没有穷尽。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元勋:宰割:筹划:彷徨:仰慕:挚友:难堪:立大功的人。元,为首的;居首的。比喻侵略、压迫、剥削。想办法,定计划。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走。敬仰思慕。亲密的朋友。挚,诚恳。①难以忍受。②难为情。文中指②。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妇孺皆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家喻户晓截然不同锋芒毕露知人之明层出不穷马革裹尸整体感知1.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2.邓稼先曾于1948—1950年赴哪国哪所大学读理论物理?3.邓稼先于何年因患何病逝世?4.用来与邓稼先作对比的那位外国杰出人物是谁?5.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年、月、日分别是什么?6.我国核武器试验的地点是哪里?(1924年,安徽省怀宁县)(美国,普渡大学)(1986年,直肠癌)(奥本海默)(1964年10月16日,1967年6月17日)预习阅读测试:(古罗布泊)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思考: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第四部分: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热泪满眶,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赞扬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品质。概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点明邓稼先是为民族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历史背景铺垫写生平简介概括写人物对比对比写感情震荡侧面写举例具体述写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巨大贡献。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戈壁沙滩创业特写热情赞颂总写邓稼先是一个忠诚坦白、从不骄人、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一生的祖国的伟大儿子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整体感知:考点链接新颖、醒目划分结构提示内容本文各个部分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一、历史背景(引子)二、生平经历和贡献三、人物对比(补充、延伸、扩展)四、巨大贡献五、沙漠创业六、热情赞颂(总结)(具体化)深入探究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甲午战争黄海大战日军屠杀大连、旅顺居民被带上枷锁的中国人八国联军攻陷的北京导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苏联──1949年8月29日;英国──1952年10月3日;法国──1960年2月13日;印度──1974年5月18日。中国人就从这一天开始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眺望火箭升空一级、二级火箭脱落火箭发射作者在这里是要展现人物生活的历史背景,让邓稼先这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处于厚重的历史之中,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突出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对祖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同时也表达出一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2、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1)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2)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3)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3、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奥本海默他们是各自祖国的原子弹之父: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忠厚平实奥本海默邓稼先国籍职务功劳学术水平文化背景性格为人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美国中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相当美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锋芒毕露善于辞令复杂的人妇孺皆知拔尖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纯”、朴实(同)(同)(同)(异)(异)(异)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职务功劳学术水平相当国籍文化背景性格不同奥本海默妇孺皆知锋芒毕露拔尖邓稼先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纯”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
本文标题:人教版新版部编版《邓稼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1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