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山雨_人教新课标 (共34张PPT)
第2课题解“山雨”,顾名思义,就是山中之雨。文章以此为题,揭示了要描写的主要事物,简洁明了,让人浮想联翩:听,一场山雨伴着湿润的山风悄悄地来临,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看,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满眼清新的绿色在雨中流动……,那么,这山雨究竟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韵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用心感悟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方向:⑴认识本课2个生字。⑵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2、能力方面: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3、思想品德方面: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课文简说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全文共10个自然段,第1至4自然段写雨来,主要描写了山雨来得突然,由远而近的雨声如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第5至7自然段写雨中,主要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绘了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声,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第8至10自然段写雨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如,将雨来时由远而近、逐渐清晰的声音比作“无字的歌谣”,将雨至时雨丝飘洒在山林的声音比作“优雅的小曲”,将雨过时雨珠滴落的声音比作“一场山雨的余韵”,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不同时段的山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突出了山雨所特有音韵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文是略读课文,选编意图一是感受有声有色的山雨的韵味,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是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积累;三是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作者简介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崇明县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等、报告文学集《新画》等六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作品曾数十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不少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多读,多想,多感受1.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中主要写什么?2.作者怎样把山雨的声音和色彩写具体的?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多音字调diào调动调离tiáo调色调料几jī几乎茶几jĭ几何几人同音字biàn辨辨认辨别辩辩论争辩辫辫子发辫shā沙沙尘沙哑纱棉纱纱布砂砂糖砂纸必会词语轻盈四面八方啼转余韵神奇奇妙无比飘飘洒洒优雅辨认清晰欢悦清脆凝聚词语解释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啼啭:zhuàn形容鸟婉转地叫。四面八方: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余韵:遗留下来的韵致。幽静:幽雅寂静。优雅:拼音:yōuyǎ形容词。优美雅致。1、(指物)优美雅致。优雅动听|环境优雅2、(指人)优美高雅。姿态优雅|举止优雅近义词:典雅高雅优美反义词:粗鲁粗俗轻捷—()忘却—()欢悦—()倾吐—()奇妙—()辨认—()幽静—()凝聚—()敏捷欢快忘记倾诉奥妙辨别寂静凝集近义词[倾吐倾诉]这两个词都有“完全说出”的意思。区别在于:“倾吐”强调尽量吐露,不藏在或憋在心里,一吐为快;“倾诉”强调尽情告诉,带较浓的感情色彩。例句:1、他把这些苦痛深深地埋在心里,从不向任何人倾吐。2、这对老朋友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互相倾诉内心的思念。【词义辨析】优雅①(指物)优美雅致。例句:他演奏的乐曲优雅动听。②(指人)优美高雅。例句:张老师举止优雅地走上了讲台。多义词湿润—()优雅—()轻盈—()清晰—()柔软—()忘却—()异常—()清脆—()干燥笨拙粗俗模糊僵硬牢记正常沙哑反义词•这句话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及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与文章开头相对应,写出山雨来时的特点,即“来得突然”“悄悄地来”。作者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突出了雨来时一种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①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重点句回味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是描写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作者发挥了奇特的想象: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琴键”,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轻捷柔软的手指”,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③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连用两个“流进”则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课文回顾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主要写了山雨来得突然,犹如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由远处而来。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绘了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声,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写雨后的景色。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径。课文构思图山雨雨来雨中雨后来得突然——悄悄地来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音韵——优雅的小曲色彩——水淋淋的嫩绿鸟儿啼啭——雨珠滴落山林雨景美如画韵味绵绵寄深情这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山雨所带来的独特的音韵美和色彩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主题思想学习感悟一场多姿多彩的山雨把我们带进了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让我们在感受它如歌如画的韵味的同时,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秀美。其实,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倾听,就一定能发现。想象和联想是习作中常用的方法。想象是在原有感悟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联想就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由此及彼,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表象联系在一起。写作方法学习通过想象和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解难题为什么山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山林晴日里墨绿翠绿淡青金黄火红阴雨天嫩绿晴日里,阳光充分照射,因为光具有散射和折射的作用,所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七色光线就会形成不同的色彩变化。山林中树的分布不是特别均匀,加之树木有的处于向阳坡,有的处于背阴处,所处位置不同,因此受阳光照射的程度也不会一致,所以会产生“色彩层次”。如:处于阳光直射位置的树木,清晨旭日初升时,多为翠绿色;正午时便会是火红的颜色;夕阳斜照下一片金黄。反之,山的背阴处,晨雾笼罩时色彩为淡青;艳阳高照时则为墨绿。雨中因没有阳光的照射,山林的颜色差异较小,在雨水的滋润下,是透明且耀眼的嫩绿。课外词句积累滴滴答答淅淅沥沥牛毛细雨和风细雨斜风细雨阴雨连绵大雨倾泻瓢泼大雨暴雨如注雨急如箭雨幕茫茫狂风暴雨雷雨交加风雨交加雨过天晴春天的雨,是最柔和的。如果春雨来了,你试着让雨水拂拭自己的脸,那种感觉是温柔的,就像妈妈轻轻地摸着你的脸,非常舒适。而小草们、鲜花们有了春雨的滋润,一定会更加鲜艳了。春雨,是它们的营养品。夏天的雨,是最有激情的。雨打在屋檐上、玻璃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让人不禁认为夏雨就像一只发了疯的蜜蜂,不停地在鸣叫。被夏雨打到脸上的滋味可不好受,它像一块小石头扔到脸上,很疼的。综合学习一、描写雨的诗句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瞑》)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6.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二、雨的成因三、雨的趣闻天天下雨的地方巴西的巴拉城每天都要下几次雨。更奇怪的是,每次下雨都是固定的时间。因此,当地居民有个习惯,谈论时间不用钟表或太阳,而是用雨。他们不说上午几点钟,下午几点钟,而是说第几场雨后。终年无雨的地方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烈日灼人,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1845年到1936年,有91年没有下过雨,是世界的“旱极”。世界雨极印度,乞拉朋齐。1861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萨密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以后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记录,都远远落后于乞拉朋齐,可望而不可及!时隔99年以后,就是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绩,打破了它自己的记录,蝉联了世界“雨极”的荣誉!26461.2毫米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它比台湾省火烧寮于1912年创造的我国“雨极”记录8408.0毫米多18053.2毫米,比北京42年的总降水量还多。黄色的雨在我国的兴安岭地区,每年5~6期间,会落下奇怪的“杏黄雨”。其实,那是松花粉染色的结果。因为这时期,正当松花盛开的季节,林海上空的黄色花粉和水气粘在一起,便成了黄雨。还有一种“杏黄雨”,是龙卷风把地上的黄泥浆卷到天空,与雨水混合到一起降落下来。红色的雨1608年,在法国一个小城中,曾降落一场十分可怕的血雨。深红色的雨点哗哗地落下来,大地染上血色。后来知道,这场血雨是由大西洋的庞大气旋从北非沙漠地带,把大量微红色和赭石色的尘土带入空中,并和雨点相混,一起落下来的缘故。银币雨1940年,在前苏联的一个小村庄里竟然下了一阵银币雨,村民们争相拾拣,认为是“上天的恩赐”,其实是暴雨把古代埋在地里的银币冲刷出来后,被一股旋风卷到村庄上空降落下来的。因为相似的原因还曾在其他地方下过青蛙雨、麦子雨、珍珠雨等等。报时雨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土隆加贡,每天都要下两场非常准时的大雨:第一次是下午3点钟,第二次是下午5点半。人们把这种准时下的大雨,叫做报时雨。那些地处偏僻的山村小学,过去因没有钟,就以下雨作为学校作息时间:第一次是上学时间,第二次是放学时间。多少年来,大雨十分遵守时间,从未发生过差错。练习1、照样子写词语。例:水淋淋(ABB)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一阵阵()一缕缕()一首首()一丛丛()一()歌谣一()岩石一()树叶一()音符3、读比喻句,找出打比方的部分,体会它们的好处。(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作者将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及、由及的动态过程。哗啦啦湿漉漉白茫茫水涟涟水汪汪雾蒙蒙细雨青烟歌谣青草首块片个雨声远近轻重(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
本文标题: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山雨_人教新课标 (共34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1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