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诲人不倦课件.ppt
《论语》选读之诲人不倦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字音知(同“智”)zhì骞qiān隅yú谄chǎn磋cuō倩qiàn反(同“返”)fǎn句读提示: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6.1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女与回也/孰愈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5.9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11.22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11.22谁诲人不倦?为什么要诲人?诲人为什么要不倦?诲什么人?用什么诲人,诲人有什么方法?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原则教师素养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若[如果]抑[不过、只是]为[做]云尔[如此、这样]【评点】顾鸿安《论语解读》孔子认为自己不是超凡入圣的人,也不是仁人君子,但只是学而不厌,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罢了。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智者的表现,诲人不倦是仁者的风范。公西华说得好,“这正是我辈弟子无法达到的人生境界。”从公西华的赞叹来看,他对老师是十分了解和敬服的。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人的天性(性情、本性)习:习染(习惯、习性、习俗)“……也,……也。”表示判断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唯:副词,通“惟”独、只有知:通“智”;上知:上等的智者下愚:下等的愚人移:改变文本研读:关于教育的作用【读解】一方面,“性相近,习相远。”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句话是密切相关的。“性相近,习相远”是对我们一般人,或者借用孔子在《雍也》篇里的词语,叫做“中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而言的。所有的中人天赋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后天的教养习染不同而相差很远了。但“上知”与“下愚”的人却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上知”就是“生而知之者,是天才,生来就有某种天赋才能,而不是靠后天教养才取得的。而“下愚”则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的人。即便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了都还不愿意学习,这样的“下愚”,你有什么办法去改变他呢?所以,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而唯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可改变的。关于教育的对象(原则)15.39子曰:“有教无类。”种类、类别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评析」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实行“有教有类”,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层,由贵族垄断。孔子却向这种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亦即主张人人有受教育权,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域,都可以入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见7.7)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我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这是对“有教无类”最好的注释。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有教无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何种观点?并详述理由。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孔子招收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冶长.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诚如斯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孔子并未因品行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照样收为弟子,他们后来都成为孔子最好的学生。这些事实说明,朱熹将“有教无类”解释为人不分善恶,都可以进行教育,这也是符合孔子的教育实际的。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种特殊观点。他从训字入手,认为“有教无类”中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意思;“教”应释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类”则是“族类”的意义,是贵族实行世袭统治的社会基础。他得出的结论:凡是贵族,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赵纪彬《赵纪彬文集第二卷》)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因为它是以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为基础的,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孔子时代的人们有这种需要,孔子于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原则,并大办私学,广招学生,满足了人们这种基本需要;今天我们的政府提出对所有学龄儿童和少年实行义务教育,对全体国民实行广泛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在智力或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同样是满足了人们接受教育,完善自我的基本需要。返回关于教育内容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用,介词教:省略“之”,代“学生”文:指文献、古籍等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信:以实之谓信,与人交往讲诚信的意思「评析」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于:向,介词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而:表承接关系闻:听说远:离开,保持距离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诗》就是《诗经》,由孔子删削编定,在孔子看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不仅,‘思无邪”而且“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在当时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无论是外交谈判还是社交场合,引《诗》蔚为风气,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译文: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返回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而[却,表转折的连词]作[创造]信[相信]古[指古代文化]窃[私自、私下]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反[同“返”]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得到整理]雅》《颂》[原是《诗经》中两类不同诗的名称;因《诗经》中的诗为了演唱都配有乐曲,故这里的《雅》《颂》便指乐曲中分类的类名]《雅》《颂》是直接有关祭祀等重要仪典的诗。使他们得到正确位置,表示继承了周公制礼作乐的事业,维护了传统的礼制。你读出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方法和原则?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要义:因材施教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诸:兼词之乎如之何:怎么惑:疑惑退:退缩进:使动用法“使……进”,指鼓励他大胆干兼人:好勇过人退:使动用法“使……退”,指给他一些约束【读解】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既是因材施教.也是对症下药。在《雍也》篇里,孔子曾经批评冉求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对于道德学问抱退缩的态度,所以在这里继续鼓励他前进。《公冶长》篇曾经记载说,子路听到什么还未能行动起来,就又唯恐听到什么。反映出子路急躁冒进的性格,所以孔子要在这里压压他。告诉他说,你的父亲和兄长都还在世.听到什么应该先问问他们的意见,然后才行动,而不要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明确】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内心欲明而想不通悱(fěi):内心欲言而说不出发:启发反:指回过头来加以验证复:再成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启发式教学法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女:同“汝”,你孰:谁望:同“方”,比较以: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可不译与:同意,赞同弗如也:省略了代词“之”,代“颜回”激励式教学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谄:chǎn,巴结、奉承如:好像切用刀切断磋:用锉锉平琢:用刀雕刻磨:用物磨光其: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斯之谓:宾语前置形式,其中“之”是提宾的标志往:动词活用为名词,过去的事来:动词活用为名词,未知的事【读解】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其实,无论是贫而无诌,富而无骄,还是贫而乐,富而好礼,都做了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但二者又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差别。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说一个人虽然穷困,虽然倒霉了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去巴结讨好人;虽然富有,虽然发财了但还是不以财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骄奢淫逸。能做到这一步当然是很不错的了,但严格说来,做到这一步还只是限于对贫富本身的计较。进而上升到对礼乐之道的追求了。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像《吕氏春秋》上所说的那样:“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孔子“
本文标题:诲人不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2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