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红碱淖1、概况红碱淖属高原性内陆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新街镇刀劳窑村陕蒙交界处,属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管辖。是毛乌素沙漠内一淡水内流湖,其水源补给来自7条季节性河流。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面积41.8平方公里,素有“大漠明珠”之称。2、美丽传说红碱淖又被称作“昭君泪”。据说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走到尔林兔草原,即将告别中原,下马回望,想到从此乡关万里,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回还,顿时千般感慨、万般惆怅汹涌心间,这一驻足,便流了七天七夜的眼泪,于是就形成了这一汪红碱淖。王母娘娘为此感动,便派七仙女下凡,仙女们各持一条彩带,从七个不同的方向向其走去,于是就有了七条季节河同时流入“昭君泪”。3、名称之变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红碱”是指湖水里碱性物质和水藻类生物混杂在淤泥当中,经太阳暴晒就会形成红色的碱土,因此得名红碱淖。这一名称,既体现了蒙汉杂居的地域特色,又反映了其地理成因的自然属性,称呼起来贴切传神、引人遐想。同时,这一名称相传久远,极具盛名,对红碱淖的品牌传播十分有利。后来“红碱淖”又有新的称呼“神湖”。改名神湖有两层意思,一是神湖是毛乌素沙漠中的一个大湖,处处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二是神湖地处神木县境内,他是神木人心中的圣湖。但这个名字反映不出一个地域的历史人文个性和独特的底蕴色彩。如今,景区随处可见“神湖”与“红碱淖”合并使用,概念混淆。4、积极开发(1)淖上波光粼粼,环境宜人,景色壮观,融草原风光与江南泽国景象于一体。为此,神木县加大了对红碱淖的开发,形成了水上观光区、岛屿观鸟区、湖岸旅游区、配套休闲度假服务区四大板块。(2)红碱淖盛产多种淡水鱼类,共有16种,主要经济鱼类是红碱淖大银鱼,红碱淖鲤鱼、鲢鱼、草鱼、鲫鱼。(3)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共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鱼鹰、野鸭、鸳鸯等。5、存在问题(1)缩水上世纪70年代,红碱淖水域面积达10.5万亩。近年来,红碱淖持续“缩水”,目前水域面积仅剩6.7万亩,水位每年降20~30厘米。(2)生态问题水位下降,水质的污染和盐碱化,PH值上升,造成鱼类资源基本枯竭,加速了周边地区荒漠化进程,导致遗鸥的食物在逐年减少,旅游活动开发(鸟类繁殖期间的观鸟游)和气候变干导致近年来遗鸥数量急剧下降。6、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2)人为原因:①环湖路网。环湖混凝土道路、高速公路、省级公路和地方道路等在红碱淖四周通过。这些近距离的路网建设,无疑对红碱淖的自然生态是一种破坏。②拦截上游。内蒙古在红碱淖的两条主要补水河流营盘河和蟒盖兔河上分别修建两座水库蓄水,导致红碱淖地表汇水量减少。③资源开采。地下水抽采直接造成汇集到红碱淖的水流量变小。煤矿开采加剧,使地下水流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暗河,导致红碱淖水系进入煤矿采空区而大面积水域减少。洗煤厂、火电厂、焦化厂等大量存在,红碱淖的内蒙古周边,仍有10多个污染厂。而且内蒙古正兴建投资巨大的马泰壕煤矿,距下游的红碱淖湖岸仅3公里,距离更近的一个天然气井正在钻探中。7、对策(1)面对持续湖水面积“缩水”的现状,神木县禁止红碱淖周边建设任何企业。2007年~2008年,神木县投资近200万元对境内的4条河流进行了恢复治理,使其全部注入红碱淖。(2)有专家重提“引黄济红”的方案,即把黄河水引入红碱淖,但该方案因为距离远、成本大等难题始终没有进入操作层面。(3)专家建议,解决红碱淖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应从当前和长远两方面考虑。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就是提请水利部、环保部出面协调,解决内蒙古方面截流水源和污染水源问题。从长远考虑,成立跨省的红碱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申报国际湿地,做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陕蒙双方利益评估,依法保护生态,保护沙漠奇观和遗鸥生息。(4)专家提出的在红碱淖周边地区常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5)在遗鸥繁衍生殖期间,红碱淖风景区管委会购买了3万元的食物,定期派专人投放到遗鸥的觅食区域,进行人工喂养。面对自然,面对红碱淖的生态危情,还要以更高的智慧来化解,希望它不要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本文标题:红碱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3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