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食品标准与法规1.绪论
13328868326QQ:16050817791605081779@qq.com池玉芬联系方式课程内容《食品标准与法规》是研究与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市场准入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它涉及食品与农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即“从农田到餐桌”。课程主要讲授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食品标准与法规基础知识(6学时)第二章中国食品法律和法规(4学时)第三章国际和部分发达国家食品法律与法规(2学时)第四章标准化与食品标准(4学时)第五章中国食品标准(6学时)第六章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食品标准(2学时)第七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6学时)第八章食品法规与标准文献检索(6学时)网上学习资源食品伙伴网:中国食品标准商务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食品安全网中国标准服务网中国农业质量标准网中国食品政策法规网食品质量安全现状令人担忧食品质量安全现状令人担忧•据政府统计1992-1996年,由于农药不规范使用,全国发生农药等中毒247349例,死亡24612人。专家估计仅占实际发生数据的1/10。近几年来,蔬菜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养殖猪、牛、羊、黄鳝、甲鱼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的事件不断发生,有的甚至已经接近急性中毒的水平。•2006年,合肥地区仅8月份一个月内就发生329例农药中毒,非常罕见,创历史新高。•三聚氰胺事件(自08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英国的疯牛病、香港的禽流感等引起世界震惊。•食载或水载)痢疾每年两百万人死亡。食品安全性事件2006年以来,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武汉的人造蜂蜜事件、台州毒猪油事件、南京“口水油”沸腾鱼、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河北的“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三聚氰胺的毒奶粉等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11年上半年来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瘦肉精险些拖垮中国最大肉类企业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几乎置整个中国于猪肉安全恐慌中。事件的罪魁祸首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案件虽然最终告破,但该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缺失。据了解,“瘦肉精”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作用非常好。瘦肉精让养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亚硝酸盐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两个月。最终该事件确认为亚硝酸盐特大投毒案件。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一般腌制品、发酵的食物、咸鱼、腊肉、熏肉、酸菜等中会存在亚硝酸盐,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是头一次,误食亚硝酸盐后可造成心脏呼吸衰竭,心肌受到创伤,形成心肌炎;亚硝酸盐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牛肉膏•合肥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牛肉膏”添加剂,可以将猪肉加工成“牛肉”。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专家指出,食品添加剂在一定安全剂量内食用,并无危害,但若违规超量和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三聚氰胺•2011年3月25日,警方接到线索,重庆吉喜达食品有限公司用于生产冰糕、雪糕等食品的原料奶粉中涉嫌含有三聚氰胺。接报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第一时间封存扣押了该公司库房的16.25吨原料奶粉,顺藤摸瓜查封了储存于重庆外运储运公司仓库内的10.475吨剩余奶粉。经采样送检,证实该批原料奶粉含有超标三聚氰胺。警方查明,该公司于2011年3月16日购进三聚氰胺超标奶粉16.25吨,因该企业正停产对设备进行检修,该批次奶粉尚未流向生产及销售环节。塑化剂•今年4月,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酞酸双(2-乙基己基)酯),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又名浑浊剂、乳浊剂、增浊剂)内。昱伸公司供货的公司、农场和商行有近30家,可能制造数十种食品贩售。岛内食品药品管理机构现已确认,悦氏、“Taiwanyes”等运动饮料,及“SunKist粒粒柠檬果汁等,共16批饮料、冲泡饮品含DEHP。上述这些上镜率较高的丑闻不过是中国食品行业问题的冰山一角。“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从这些典型事例中参悟出什么食品安全标准的缺失?食品安全法规的缺失?食品安全监管的缺失?食品生产商、经销商的良心丧失?标准使世界更安全全球三大权威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专利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食品质量需要标准保证食品安全需要法规保障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意义第一章食品标准与法规概论1法规与标准概述2食品法律、法规与市场经济3食品法规的渊源与体系4食品法规的制度和实施5食品行政执法与监督项目一、法规与标准概述标准: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社会规范规范的分类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规范,如法律针对人们如何利用自然力、生产工具、交通工具等应遵循的规则,重点调整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标准从本质上属于技术规范范畴。特点:(1)标准是一种特殊规范。(2)标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并服从和服务于人们的社会实践。(3)标准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是一定经济要求的体现。(4)标准是被社会所认同的规范,这种认同是通过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平等协商达到的。标准有特定的产生(制定)程序、编写原则和体例格式。法规: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的总称。1、法律广意的法律,是指一切规范性文件。而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法规的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地方国家权利机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法规二、法规2、法制和法治法制是国家的法律与制度的总称。法治是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当个人意志与法律发生矛盾冲突时,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志。3、市场主体法市场主体法是市场主体组织形式和地位的法律规范。市场主体就是以企业为主的法人,以及事业性质的法人。主要法律包括公司法、合资企业法、国有企业法、集体企业法、个人企业法、破产法等。市场主体行为规则法是关于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的法律规范。市场管理规则法是关于市场平等竞争条件,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具有普遍性的法律规范。市场体系法是确认不同市场,规定个别市场法规的法律规范。三、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法规就是专门研究与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如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各类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等。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研究对象是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法规与食品标准化相互交叉的部分,它与食品标准化研究对象的层次、加工产品门类和加工过程要素有重要、必然的联系。属于一门新兴的技术管理学科。标准与法规的关系相同之处•一般性•公开性•明确性和严肃性•权威性•约束性和强制性不同之处•法规具有基础性和本源性的特点•法规涉及各个方面,标准主要涉及技术领域•法规较宏观和原则,标准较微观和具体•法规稳定,标准经常补充修改•标准更具民主性•标准的强制力源于法规的赋予•标准形式上有文字也有实物标准不等于法规,但标准与法律有着密切的内在的联系。要保持市场经济良好的秩序,还必须要有完善的标准体系来支撑法规体系的实施,否则,再好的法规也难以实施到位。只有法规与标准互相配套,各自发挥特有的功能,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健康运行,全面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法规与标准的关系项目二、食品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一、食品法规与市场经济1、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规范作用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规范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明确什么是合法的,或者法定应该无条件执行的;什么是非法的,或者是必须明令禁止的。2.以宪法为基础,保证法制的统一建立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宪法是建设市场经济法规体系的依据和基础。3.市场经济与法治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治经济,即市场经济的秩序必须通过法治来形成和维持。因此,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特征。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表现的两个方面1.利益保障•市场经济关系的各种行为,大多为了实现一定的物质利益,法律通过急事制止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来保障市场经济。2.秩序保障•法律引导和促进市场行为在一定的秩序中正常进行,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4.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二、食品标准与市场经济食品标准是判断食品质量安全的准则。制定技术标准的实质是制定竞争规则,目的是把握市场的控制权。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的法人。我国标准化管理改革,最重要的有两项:1)产品性能符合强制性标准外,由企业自主决定衡量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2)企业制定产品质量标准。1、食品标准化的作用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主要依靠标准化1)标准化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2)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时效性的需要3)是合同、契约和纠纷仲裁的技术依据4)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市场与顾客需求。标准化的作用之一就是要能够赢得市场竞争。2、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就应该走好三步:第一步,制定或修订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第二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运转的企业标准体系。第三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使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即对市场的应变能力。3、标准化与国际贸易——合格评定,是指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达到技术法规或标准的相关要求的任何程序(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质量标准认证、HACCP体系认证以及GMP认证等都属于合格评定的内容)注释:合格评定程序特别包括取样、测试和检查程序;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它们的综合的程序。——技术贸易壁垒,指能产生贸易障碍的规则、标准(包括对包装、标志、标签等的要求)、检测与证明程序和其他非关税壁垒。(常见的有: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绿色技术壁垒、计量单位、卫生防疫与植物检疫措施、包装与标识等)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通行证4、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产品能否进入市场的重要依据是标准”——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要求。——包装材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食品标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GB7718-2004以及其他特殊食品标签标准的要求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科学性就在于狠抓源头。市场准入制度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凡是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二是,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出厂销售;三是,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
本文标题:食品标准与法规1.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7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