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课件-第1章-绪论(人民邮电出版社-尹隽-主编)
第1章绪论学习目标1.1旅游目的地定义1.2旅游目的地类型1.3旅游目的地基本要素1.4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趋势学习目标了解国内、国外关于旅游目的地的定义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定义及类型掌握旅游目的地基本要素掌握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趋势1.1旅游目的地定义1.1.1国内外的各种定义1992年世界旅游环境中心做出的定义:乡村、度假中心、海滨或山岳休假地、小镇、城市或乡村公园;人们在其特定的区域内实施特别的管理政策和运作规则,以影响游客的活动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冲击。英国学者布哈利斯的定义: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与规划的政策司法框架,也就是说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1996年保继刚等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集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2002年崔凤军的定义:是具有统一的和整体的形象的旅游吸引物体系的开放系统。2002年张辉把旅游目的地定义为:是拥有特定性质旅游资源,具备了一定旅游吸引力,能够吸引一定规模数量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张辉提出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可以满足旅游者某些旅游活动需要的旅游资源;二是要拥有各种相适应的旅游设施;三是该地区具有一定的旅游需求流量。2003年魏小安和厉新建指出,旅游目的地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从效用的角度看,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产生动机,并追求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1.1.2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定义旅游目的地是指能够对一定规模旅游者形成旅游吸引力,并能满足其特定旅游目的的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的空间集合。1.1.3旅游目的地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别旅游目的地有宏观和微观之分,但界限不是很清晰。宏观目的地如美国包括几千个微观目的地,包括地区州、城市、镇、甚至镇内的旅游目的地。微观的旅游目的地是指能独立形成单一的旅游吸引物,并能据此吸引游客前往的目的地1.2旅游目的地的类型1.2.1按空间范围大小进行划分按空间范围大小进行划分,旅游目的地可分为国家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型旅游目的地等四种类型。1.2.2按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和旅游需求划分按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和旅游需求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观光旅游目的地、度假旅游目的地和特殊需求旅游目的地三种类型。1.2.3按旅游目的地构成形态划分按旅游目的地构成形态不同,可以划分为板块性目的地和点线性目的地。1.2.4按开发时间和发育程度划分按开发时间和发育程度可以划分为成熟目的地和新兴目的地。1.2.5按关系紧密程度划分按关系紧密程度可以划分为紧凑型目的地和松散型目的地1.3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1.3.1CUNN五要素观点认为能够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地区应具备以下条件1.拥有一定距离范围的客源市场;2.具有发展的潜力和条件;3.对潜在的市场具有合理的可进入性;4.其社会经济基础具备能够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最低限度水平;5.有一定规模并包含多个社区等。1.3.2COOPER的“4A”观点1.吸引物(Attractions);2.康乐设施(Amenities),如住宿设施、餐饮业、娱乐设施业和其他服务设施;3.进入设施(Access),如交通网络或基础设施;4.附属设施(AncillaryServices),如地方旅游组织。1.3.3魏小安和厉新建的三要素说魏小安和厉新建认为旅游目的地要素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1.吸引要素吸引要素,即各类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直接的基本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旅游景区(点)是“第一产品(PrimaryProducts)”;2.服务要素服务要素,即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旅游地的其他设施及服务作为“第二产品(SecondaryProducts)”将会影响旅游者的整个旅游经历,与旅游吸引物共同构成旅游地的整体吸引力的来源。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服务要素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条件,这其中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排污系统、道路系统等公用设施,医院、银行、治安管理等机构以及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等将构成“附加产品(AdditionalProduct)”,并与旅游吸引物等共同构成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1.3.4旅游目的地要素的核心内容有独特的旅游吸引物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支持能提供系统、完备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要有目的地当地居民的认同、参与并提供各种支持保障旅游目的地须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1.4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1.4.1游客的需求是旅游目的地的出发点和归宿1.4.2旅游目的地要消除季节的影响1.4.3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需要走强强联合之路1.4.4旅游目的地营销将是更广大领域的产品开发丝绸之路有16个国家正在参加由WTO/UN1ESCO组织的丝绸之路项目。人们已经设计好丝绸之路的宣传牌,也得到了公立和私立部门的采用。关于这16个国家的宣传手册和促销录像已经制作出来,26集电视系列片也由新西兰传媒集团拍好。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旅游批发商也是纷至沓来,正在协手合作提供“无缝产品”。大量针对各种细分市场——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和探险旅游等市场——的新产品被开发出来,还使用了不同的饭店标准和旅游运输方式。人们定期举办活动和会议,讨论诸如放松旅游限制、改善运输条件、保护文化遗产和沿着这条路线发展手工艺品复制中心等问题。1999年2月,丝绸之路沿途国家还在“东地中海地区国际旅行和旅游展览会”上首次共同举办了展览(EMITT99)。案例分析黑奴之路1994年,UNESCO在非洲首创“黑奴之路”旅游项目,目的是发展跨文化合作、重新强化人权概念、提供教育机会以及开展对历史和文化意识的研究和调查等。UNESCO还与WTO一起发起了一项“文化旅游项目(CultureTourismProject)”,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保存纪念物、古迹和奴隶交易场所等值得纪念的地方。通过在非洲、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黑奴之路”旅游线路指南手册,身临其境的文化被广泛促销。非洲、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与黑奴贸易有关的地址也重获新生。有关各个黑奴主题博物馆的地址和收藏品的数据库已经建好;黑奴主题博物馆网络和黑奴贸易的旅行展览也正在筹办过程中(WTO,1998年)。[分析提示]“黑奴之路”独一无二,其意义不仅仅是在寻找到特色的资源形成了一系列的旅游目的地项目,更重要的是通过“黑奴之路”带动一系列的强强联合式旅游项目合作。问题讨论目前我国国内的旅游目的地分别有哪些类型?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讨论。
本文标题:《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课件-第1章-绪论(人民邮电出版社-尹隽-主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0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