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公共卫生与临床治疗一位老师这样说:临床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求医,是病人来求医生救命,他认为自己的命就掌握在医生手里,所以是医生掌握着主动权。而我们公共卫生所面对的对象是大众,我们要主动去找他们,帮他们解决问题,主动权掌握在大众手里,所以我们公卫的工作比临床实施起来要困难的多。临床医学的对象是个体,是针对个体身体各个部位的研究,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廉、保护劳动力。而我们公共卫生则是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权利,二是服务内容将根据国力改善、财政支出增加而不断扩大,三是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原则与核心理念。但是,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大体上呈“重治轻防”的局面,预防控制与救治体系发展不协调。近代以来人类健康的改善公共卫生的作用居功至伟。191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公共卫生学院,是公共卫生和医学机构分离的开始。尽管公共卫生的研究成果很多,公共卫生和医学在教育和实践上的分裂,削弱了公共卫生在维护大众健康中的作用。近代以来人类健康的改善,主要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包括农业进步以及公共卫生的实施,如传染病管理和免疫接种,特别是种痘预防天花,环境和劳动场所的卫生状况与妇婴卫生的改善,医疗措施的作用相对较小。由于17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早期带来的环境污染、居住拥挤、工作条件恶劣和传染病的猖獗流行,导致大众健康状况恶化。公共卫生的发展使环境改善,诸如下水道的敷设、自来水设施、工厂环境不断改良,生产有害物质的消除和防护,以及居住条件和营养的改善,加上19世纪细菌学的进展和免疫接种的推广,才使得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口增长随之而来的家庭职能和生育行为的改变使生育率下降限制了人口的持续高增长,这也是健康水平提高的因素之一。20世纪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下降,世界人口显著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系由于公共卫生的发展以及疫苗和抗生素的普遍应用。有公卫专家这样说,毕业生去医院做一个实习医生,能救治多少病人呢?而留在公卫,即使只做个卫生所人员,都能服务无数贫困大众。如有许多人愿意投入“事前预防”的公共卫生领域,总有一天,国家的医学资源将不再浪费在“事后治疗”上。但是,现在公卫的发展步伐远落后于临床治疗,要想实现所有疾病都能预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与医疗相比,公共卫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有组织的预防措施,而不是通过治疗来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或许有人说,预防有三级,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也是一种预防,这也就涉及公共卫生工作是否应当把医疗组织包括在内。公共卫生的预防措施一般主要指一级预防。二是以人口或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以个人为对象所以,这类学科又统称为人口卫生或人口健康亦称作人口医学。有组织的为大众健康而工作的预防性事务,当然责无旁贷地落在政府的肩上。公共卫生是根据人口的健康、疾病和死亡的统计数据及其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分析,做出社区诊断,按照健康问题的大小和轻重缓急选择重点,根据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资源配置实施计划,保障人口的健康水平。这里的人口可以小到少数一些人,大到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如对H1N1流感大流行所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就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学院的分立造成与临床医学分裂,结果严重削弱了公共卫生的作用,在传染病再次成为社会的威胁(如艾滋病),医疗费用不断上涨时,人们才深感弥补这个分裂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媒体关注的中国公共卫生几大新闻热点:中国检测出“超级细菌”引起滥用抗生素关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结果发布引起对中国控烟成效质疑;废止乙肝体检再次引起社会关注乙肝歧视问题;富士康员工14连跳引发对新时期心理健康关注;质疑奶粉致女婴性早熟;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世界第一,引起对慢病担忧;山西贴签疫苗引发对疫苗质疑;全国麻疹强化免疫提示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强化与大众的沟通;反式脂肪酸引起关注。这些事件无不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我们应全民重视公共卫生预防的必要性。就拿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感冒来讲,又称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引起。感冒虽然常见,但是我们专家却无法准确控制它的感染机制,因为感冒病毒具有高变异性,每次爆发流感,我们只有在病例发生后,通过研制疫苗来控制。由此,我们也知道公共卫生预防的潜在重要性!“维护公共卫生,必须建立公共卫生新思维,尊重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知情和参与权”。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今天提出的新观念。曾光强调,目前中国已进入网络化、多元化公共卫生信息时代,对每个特定的公共卫生事件,都会出现来自不同立场的观点和评论,其中可能涉及复杂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对媒体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责任心道义感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避免出现公共卫生信息的失实报道,曾光建议媒体发布新闻时要广泛收集不同意见,听取“长期从事该项工作,承担相应责任”、“了解相关学科研究进展”、“掌握流行病学数据,具有国际视野,无偏见和商业利益”的专家意见。欧美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比较完善和健全,例如美国,不断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系统。他们通过法制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指机构、完善的信息监控网络、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等包容其中,其在实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就像2003年的SARS美国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例74例,实现零死亡。当然,这就是我们的差距。不过,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已经在逐步发展,而且,我国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系统。一般来讲,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SARS、甲流、禽流感等等,都是由细菌、病毒引发的集体性感染的传染病。因为细菌、病毒的传染能力很强,可以大面积的使人体患病。故必然会表现出群体性的特点,这并非是临床医生所能控制的,必然要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通过研究、调查、收集病例、统计数据得出结论后,然后与临床医生结合,共同来彻底解决问题。在如今这个病毒、细菌大肆横行的时代,公共卫生及预防日益现出它的作用。而且人们越来越重视卫生健康,也有重视公众健康的意识。我们作为未来医学界的工作人员,有这个历史使命及责任来共同献身于我们伟大的医学事业,并为我们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本文标题: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4827 .html